張海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敝挥屑訌娂彝ズ蛯W校的聯(lián)系,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關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學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育的目的。
一、家庭教育不能推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孩子極易受家庭的影響。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脫離,家長不了解孩子在校接受教育的情況,學校不了解學生回家后的表現(xiàn)。部分家庭重視家庭教育,家長重視分數(shù),重視書本知識的掌握,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了高分低能、兩耳不聞窗外事。部分家庭重視教育投入,重視孩子的發(fā)展,而忽視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道德素養(yǎng)以及社會技能,教育子女方式簡單傳統(tǒng),使家庭教育面臨著兩難選擇。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到周末就給孩子找各種補習班,但卻從不過問孩子在補課班的學習狀況,不與老師溝通。這種做法只會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學習負擔,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不少家長總以工作忙、應酬多或自己不懂教育為借口,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給學校。家庭教育貫穿一個人的始終,那種以為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就是把教育的責任轉交給學校的做法很不負責任,這不僅對孩子成長不利,也影響親子關系。我曾經(jīng)教過一名父母離異的學生,從初一到初三家長從未來過學校,家長會也從未參加過一次。該生本來是中等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成績下滑到落后生。這名學生的家長如果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多盡一些為人父母應盡的義務,這名學生以后的命運或許將是另外一個樣子。
二、教師與家長應多溝通
愛,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與家長的及時溝通,與家長之間一次短短的接觸,一個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更加公平地看待學生,更加恰當?shù)亟逃龑W生。教師用期待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捕捉和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可以使他們在表揚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受教師信任和期待?!皽贤ㄉ倭?,一方面家長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家長也不能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蔽以谂c家長的接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家長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而對與學校溝通心存畏懼。“不少家長不能正確理解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行為,害怕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以為打電話就是學校告孩子的狀,學校不打電話家長反而放心了?!奔议L和教師因長期不溝通才會讓學生出現(xiàn)問題,而學生一旦在學校出現(xiàn)問題,家長就把責任一味推給學校,出現(xiàn)了家長指責學校教育工作不到位等看法。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自我意識開始抬頭,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和信任程度也開始降低,對周圍同齡的朋友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容易從其同齡朋友身上尋找自我。這樣,如果家長和校方缺乏溝通,或者家長較少參加學?;顒?,更容易增加孩子的疏離感,這會使孩子在走出校門后又逃離家庭,寧愿在外面閑逛,也不愿意回家。家長應多和學校溝通,再忙也要向學校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在學校的各種表現(xiàn),盡量往學校多打一個電話。只有雙方共同努力,相互溝通理解,讓家長掌握了解孩子的心理與情感需要,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發(fā)展。
三、重視溝通的方法
在溝通教師和家長思想的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研究教育措施。
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聯(lián)系的途徑和方法有:
1.家長會。根據(jù)學校工作進程,一般期中、期中考試結束或舉行大型活動之前,召集家長面對面進行溝通,它能使家長了解到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xiàn)。家長也可以單獨與老師溝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電話家訪。電話家訪能協(xié)調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fā)展,能協(xié)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及時阻止學生不正常的心理問題的發(fā)生。隨著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普及,每個學生家里都有電話,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長們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計,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更習慣于用電話聯(lián)系。電話聯(lián)系既省去了交通費用,還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家校聯(lián)系卡。家校聯(lián)系卡是學校與家長保持經(jīng)常書面聯(lián)系的一種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寫上該生近階段各方面的表現(xiàn)、取得的進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家長支持配合的意見或建議,讓學生帶回家,再由家長寫上學生近階段的表現(xiàn),以及對學校的建議等,然后簽名,由學生帶到學校,以便及時交流信息,統(tǒng)一要求。
4.班級博客。這是一種新穎的家校聯(lián)系方式。班級博客是以班級為主的網(wǎng)絡空間,將與班級有關的活動照片、文字、學生作品、家長育子心得、教師教育心得等上傳發(fā)表。對家長來說,班級博客可以發(fā)表自己個人生活的感悟、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經(jīng)驗,以網(wǎng)絡的形式與其他家長交流溝通,互相開拓思路,取長補短。
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做好家長工作,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相互配合,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