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迎紅
摘 要:師生互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但就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師生互動的收效甚微,仍需進一步改進師生互動的方法,以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方法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語文學習中,充分體會語文的獨特魅力,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下面,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方法展開探討。
一、轉變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應對新課程標準進行充分理解,將以往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充分改進,加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水平都得到穩(wěn)步提高。其次,師生之前的關系應有所轉變。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僅能服從,在新時期,教師應從學生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探究,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針對性地進行互動, 師生間應是合作、引導的關系。
二、用生動的語言和多媒體結合語來促進師生互動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就需要發(fā)揮自己語言的魅力,將抽象的文字,通過自己生動活潑的語言表達,形成形象美麗的畫卷映射到學生的頭腦中,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學古詩《詠柳》時,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春天的美景圖片和相關視頻資料,使學生對于春天的美好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然后再對詩詞中句子的相關含義進行闡述講解,學生就能理解作者在詩詞中對柳樹的贊美,從而引出對春天的歌頌。在情景結合的教育中,學生理解了該詩的意境,背誦該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增強師生之間的話語溝通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加強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學生的不同特點針對性地提問。如,在講解《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問是否了解蒲公英、豌豆這些植物,是否知道他們的媽媽是誰,用層層深入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給予總結,并適時引導學生思索答案。其次,用情境法加強互動。如,在學習《曹沖稱象》一課時,可以課文為藍本,讓學生用水桶、石子、玩具再現稱象的過程,使學生在互動實踐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師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楊靖東.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語言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