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華娟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通篇貫穿了“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fā)展為本”的指導思想,要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本文正是順應《綱要》要求,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動手、動腦,還幼兒以游戲的權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 游戲 自主 自由
游戲是幼兒的本能,是幼兒生活的基本活動,這是由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決定的?!坝螒蚴菍τ變哼M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幼兒園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游戲。我國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的確如此,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甚至吃飯睡覺都在玩,玩就是生命,他們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滿足。在游戲中度過了他們自我陶醉的時刻,而這個時刻無不傾注了孩子們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
一、孩子心中的游戲
(一)游戲是幼兒內心一種輕松愉快、自愿、自由的活動夢想
幼兒總是在情緒積極時做游戲,通過游戲獲得更大的快樂。所以它是沒有負擔的活動,是人的一種精神和身體的享樂過程。比如:孩子們在玩沙的游戲中,小朋友欣欣把自己想象成司機,把沙子想象成煤,將自己置身于運煤的快樂中,平時愛哭的他此時完全沉浸在游戲的角色里。
(二)游戲不以結果為目的,而游戲的過程卻快樂無比
有一種說法說經常游戲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由于幼兒對游戲有著強烈的直接興趣,沉湎于游戲過程而不追求什么明確的目的,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因此幼兒在游戲中總帶有愉快的情緒體驗。例如:在一次撕紙活動中,為了使游戲更有趣,我又為孩子們提供彩色的紙片,提示他們做出豐盛的菜肴,這樣孩子們覺得自己在當小廚師,這樣一來他們撕得更加認真了。
(三)游戲中幼兒注重的是活動的手段而不是活動的最終目的
游戲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幼兒提出來的而不是由個別人強加的,不需要別人批準,活動的最終目標會隨幼兒的愿望而發(fā)生改變。如:在捏橡皮泥時,本來我要求孩子搓面條,可孩子們搓著搓著就變了,有的將面條切成了小段,有的團成了小蛇,有的壓成了餅,真是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這離我的目的好像遠了,可孩子們卻玩得不亦樂乎。
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作用
(一)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fā)展
幼兒正處在意識、記憶、思維、想象等各種心理機能及個性形成與發(fā)展的時期,幼兒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從而游戲能激發(fā)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在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中,幼兒的各器官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tài),對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游戲能促進幼兒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
把握好幼兒個性自發(fā)形成的關鍵期,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就可為幼兒未來個性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應從幼兒期開始。游戲是幼兒自由結伴進行的,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有的孩子不愛護玩具,不能做到輕拿輕放。我就說:“有個玩具生病了,今天不能跟小朋友玩了,為什么呢?”再講原因:“是小朋友把我摔倒在地,身上流血了。”“我們把玩具送到玩具醫(yī)院,等治好了病再和小朋友玩?!比缓蠼M織幼兒討論。形象化的語言孩子容易接受,在游戲中改掉了小毛病,而且還進行了愛心教育。游戲可以縮短幼兒掌握道德行為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扮演角色,提高了他們的道德認識,激發(fā)了道德情感,實踐了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則,有利于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掌握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品質。
(三)游戲能促進幼兒美感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游戲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反映著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美好形象,使用藝術語言,從事著音樂與美術的活動,這些都是增進幼兒美感的活動。我在教幼兒認識“三原色”時,為使幼兒明白紅、黃、藍是三種基本的顏色。每次繪畫時,我都給幼兒變一個“顏色魔術”。在游戲中幼兒還時常依據自己的意愿去美化游戲的環(huán)境,并用語言、動作歌舞等方式去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這都有利于幼兒審美能力和美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三、讓孩子真正“自由”起來
(一)保證自由活動時間,實行玩具開放
根據幼兒園的特點,充分利用入園早、課前課后、戶外活動時間多的特點,組織幼兒自由活動,他們自由選擇玩具,自由結伴,按自己的喜愛和意愿進行游戲。歡聲笑語蕩漾在幼兒園上空,孩子們開心地笑了。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每一次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yōu)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智能
為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我們可以開展扣鈕扣、系鞋帶、扎蝴蝶結、拼布塊、做錢包、釘紐扣、縫衣褲等活動,孩子們興高采烈,樂此不疲,非常認真,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我們還可以準備燈泡,導線,在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自己動手連接線路,做小實驗,從小培養(yǎng)了科學探究的能力。通過這些游戲,自我服務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自主、自由、開放的游戲活動,教師需制定周密的計劃
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各種游戲活動時,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fā)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游戲結束,要提醒幼兒整理好玩具,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管理。另外,要建立良好的活動常規(guī),制定必要的游戲規(guī)則,使游戲活動在寬松、友好、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總之,幼兒教育離不開游戲,俯下身來,貼近孩子,以游戲伙伴的身份參與孩子的游戲,以現實同伴的身份來欣賞孩子的游戲。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是教師向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所以要求幼兒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使游戲能發(fā)揮最大的教育作用,讓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心中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