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
?
車損險代位求償模式下賠付及追償計算的探討
□于忠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
2015年3月20日,中國保監(jiān)會印發(fā)了《深化商業(yè)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保監(jiān)產險〔2015〕)24號),對商業(yè)車險改革進行了整體部署,并確定黑龍江、山東、青島、廣西、陜西、重慶等六個地區(qū)為商業(yè)車險改革試點地區(qū)。同日,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發(fā)布了《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機動車輛商業(yè)保險示范條款(2014版)》,進一步明確了包括代位求償在內的三種車輛損失索賠方式。同時,保險行業(yè)進一步完善了機動車輛損失險(以下簡稱“車損險”)的代位求償模式操作實務。本文將對車損險“代位求償”賠款及追償計算進行分析和探討。
“代位求償”是指,發(fā)生車損險保險責任范圍內事故后,針對應該由責任方賠償的損失,車損險的被保險人直接在車損險合同范圍內向自己的承保公司先行索賠,同時將向責任方追償的權利轉讓給保險公司,并積極協助保險公司向責任方進行追償的一種車損險的索賠方式。《保險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爆F行2009年版的車損險條款也約定,“因第三方對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必須協助保險人向第三方追償”。但是,車損險條款中同時約定,“保險人依據被保險機動車駕駛人在事故中所負的事故責任比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據此有人認為,只有在有責情況下才可以賠付,無責是沒有賠償責任可以承擔的。正是由于條款中的這些限定條件,導致“代位求償”的實施推廣不暢,從而導致消費者在無法或很難向責任方索賠而需要向自己投保車損險的保險公司提出使用“代位求償”索賠方式時受阻。
《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機動車綜合商業(yè)保險示范條款》(以下簡稱“車險示范條款”)將原來車損險條款中含糊不清、容易混淆、易引起歧義和影響實施“代位求償”的有關“按責賠付”的表述刪除,從而保證了條款的嚴謹性、規(guī)范性。車險示范條款第十八條明確約定,“因第三方對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向第三方索賠的,保險人應積極協助;被保險人也可以直接向本保險人索賠,保險人在保險金額內先行賠付被保險人,并在賠償金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從而進一步明確了車損險的三種索賠方式:一是由受害人直接向責任方索賠;二是根據《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的規(guī)定,責任人可以請求承保本車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向受害人直接賠償,或者是在責任人怠于請求賠償時,受害人可以直接向責任方的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承保公司索賠;三是受害人向其車損險承保公司申請按照“代位求償”方式先行賠付,并將向責任方追償的權利轉讓給保險公司。這三種索賠方式依次遞進,保證受害方及時、方便、全面地獲得賠償。從條款的約定看,代位求償只是車損險被保險人就其車輛損失的一種索賠方式,而不是唯一的索賠方式,被保險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進行索賠。
(一)車損險代位求償的適用條件
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制定的《機動車輛損失險代位求償操作實務(試行版)》(以下簡稱“行業(yè)代位求償實務”)中明確規(guī)定,被保險人申請車損險代位求償索賠時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一是投保了車損險且發(fā)生車損險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二是事故責任明確,未得到責任方的賠償,而且按照《保險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未放棄對責任方請求賠償的權利;三是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要求按照代位求償索賠方式先行賠付車輛損失。
(二)車損險代位求償的理賠處理流程
被保險人就其車輛損失向車損險承保公司(即代位保險公司)申請按照代位求償方式進行賠償時,按以下流程進行處理:一是被保險人(受害人)向其車損險承保公司就其車輛損失提出代位求償索賠;二是代位保險公司根據車損險條款約定計算賠償金額,并支付給被保險人;三是受害人取得代位保險公司的賠款后,就未取得賠償的部分且應由責任方承擔的損失,繼續(xù)向責任方或責任方的保險公司進行索賠;四是代位保險公司在其支付給受害人賠款金額內計算出應由責任方承擔的責任金額即追償金額,并向責任方或責任方的保險公司進行追償;五是責任方的保險公司(即被代位保險公司)根據條款約定計算出應賠償的金額,并與代位保險公司進行協商或通過行業(yè)平臺進行互審,確定被追償金額后支付給代位保險公司;六是代位保險公司就其尚未追償成功的代位賠償金額向責任方繼續(xù)進行追償。
(一)車損險代位求償賠償金額的確定
被保險人申請代位求償索賠后,代位保險公司應根據車險示范條款第十九條的約定,在車損險及附加險約定的責任范圍內計算出被保險人車輛損失的應賠付金額。被保險車輛發(fā)生全部損失時,車損險賠款=(車損賠款+施救費用賠款)-絕對免賠額。其中,車損賠款=(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本車損失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施救費賠款在被保險機動車損失賠償金額以外另行計算,最高不超過保險金額,施救費賠款=(核定施救費-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施救費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與代位求償賠付相關的附加險主要有新增加設備損失險、車損險附加不計免賠率險。當新增設備的“實際修理費用”等于或高于新增設備損失險保險金額時,新增設備賠款=(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當新增設備“實際修理費用”小于新增設備損失險保險金額時,新增設備賠款=(實際修復費用-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車損險附加不計免賠率險賠款=(車損險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賠償金額)×事故責任免賠率。被保險車輛發(fā)生部分損失時,車損賠款=(實際修復費用-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本車損失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附加車損險的不計免賠率險賠款=(實際修復費用-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賠償金額)×事故責任免賠率;其他賠款項目計算方式與車輛全部損失情形相同。
(二)向責任方保險公司的追償金額的確定
代位保險公司代位賠付被保險人的車輛損失后,對應由責任方或責任方保險公司承擔的部分進行追償,應追償代位賠款金額=代位求償方式下車損險及附加險賠款金額-按常規(guī)索賠方式車損險及附加險應賠付金額。應追償代位賠款金額向各責任對方計算分攤追償金額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先交強險、后商業(yè)險;二是超出交強險部分,按各責任對方的事故責任比例,分別計算向各責任方的追償金額。
(三)責任方保險公司賠償金額的確定
責任方保險公司應根據追償方保險公司(代位保險公司)的請求,按照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制定的《交強險理賠實務規(guī)程(2009 版)》規(guī)定的分攤原則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及附加險條款約定進行理算賠付。責任方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責險項下被多個權利人追償或索賠的,且金額之和超出責任限額的,應優(yōu)先賠付人身傷亡損失。人身傷亡損失賠付完畢或不存在人身傷亡損失的,應按照各個權利人財產損失賠償金額占總財產損失賠償金額的比例在第三者責任險的責任限額內分攤賠償金額。
(四)代位保險公司未能向責任方保險公司全額追回應追賠款的,對剩余部分有權向責任方追償。
(五)受害人(車損險被保險人)從代位保險公司得到賠款后,就未取得賠償部分可以繼續(xù)向責任對方進行索賠。
案例:A車在甲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輛損失險、交強險、保額10萬元的商業(yè)三者險及不計免賠率險;B車在乙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輛損失險(未投保車損險附加不計免賠率險)、交強險、保額10萬元的商業(yè)三者險及不計免賠率險。雙方發(fā)生互碰交通事故,A車全責,B車無責;A車損失40000元,B車損失150000元,事故中無人傷,無其他財產損失。B車向乙保險公司申請車損險代位求償。
依據上述計算原理,乙保險公司在車損險項下賠付B車損失150000元;賠付后向全責方A車的甲保險公司交強險項下追償2000元,商業(yè)三者險追償10萬元;向A車追償48000元。甲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項下賠付A車損失100元,在車損險項下賠付A車損失31920元,在交強險項下賠付乙保險公司200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及附加不計免賠率險項下應賠付乙保險公司10萬元。A車因未投保車損險不計免賠率險,車輛損失與保險公司賠款的差額7980元自擔,A車還需支付乙保險公司48000元的代位追償款。B車可以從乙保險公司得到賠款15萬元。
由于2009版車損險條款中沒有對代位求償模式下賠款金額的計算進行明確約定,因此保險行業(yè)對賠付計算標準存在爭議,主要有“加法”和“減法”兩種計算方式之爭,計算結果也不盡相同?!凹臃ā庇嬎愕倪壿嬍?,代位保險公司車損賠款=按責賠付方式計算出的車損賠款+責任對方交強險應賠付金額+責任對方商業(yè)三者險及附加險賠付金額。筆者認為,“加法”計算賠款方式不盡科學,因為與車損險條款的賠償計算精神相矛盾。更為科學的方式是按照行業(yè)代位求償實務及車損險條款約定的計算邏輯和精神,參照2014版條款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減法”計算方式。以2009版A條款為例,由于保險金額有三種確定方式,可區(qū)分不同方式進行計算,即:如果發(fā)生車輛全部損失,車損賠款=(核定修理費用或保險金額或出險時被保險車輛實際價值的低者-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本車損失賠償金額)×(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如果發(fā)生車輛部分損失,車損賠款=(核定修理費用-被保險人已從第三方獲得的本車損失賠償金額)×(保險金額÷投保時保險車輛的新車購置價)×(1-事故責任免賠率)×(1-絕對免賠率之和);施救費賠款計算方式同車損賠款;其他賠款計算原理同2014版行業(yè)示范條款。
科學合理地制定代位求償賠款及追償金額的計算方式,統一行業(yè)計算標準,是代位求償機制平穩(wěn)運行的基本前提。只有準確地進行代位求償賠款及追償金額的計算,才能有效避免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之間的理賠糾紛,避免代位保險公司與被代位保險公司之間的追償金額爭議,真正發(fā)揮代位求償的作用,提升行業(yè)車險理賠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發(fā)揮保險的作用和價值,更好地服務保險消費者、服務經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