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少教多學”理念的提出,所反映的是人們對于教學實踐以及教與學的關系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少教多學”的提出,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一個趨勢。一直以來,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系都是教師較為頭疼的一個問題,而“少教多學”的提出對于這一關系進行了大大的改善,使得高中語文教學的時效性大大提高。因此,對于“少教多學”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少教多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做出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少教多學” 教學實踐 高中語文教學
一、前言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在高中階段,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單純地依靠教師的培養(yǎng)是不夠的,還有賴于學生自己在語文學習的實踐中不斷地養(yǎng)成,只有將二者充分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得語文教學有所成效。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倡導“少教多學”的理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和思考,將學習變?yōu)閷W生的事,讓學生在思想上擺脫對于老師的過度依賴,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少教多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注重課前預習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直接進行講讀,沒有讓學生直接進行研讀,而且許多老師也沒有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或者學生沒有進行有效的預習,這就導致教師在講讀時,許多的學生的對于老師所講的內容完全陌生。由于學生沒有進行有效的預習,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師也會非常累。所以,教師應當積極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告訴學生預習的重要性,并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使得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以學生的研讀為主。這樣盡可能減少教師“教”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自主地“學”,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特征,對于教材中的內容,不必每一篇都為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講解,而要適當地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課文來進行精講,而剩下的一些課文,應當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比如說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幾篇體裁相同或者相近的課文,教師可選取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講解,而剩下的相同的或者相似的課文就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這樣既節(jié)約了教師的時間,也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的課文為例,這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寫景狀物的散文,一共有三篇文章,分別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與《囚綠記》,對于《荷塘月色》與《故都的秋》教師可以進行仔細的講解,最后一篇《囚綠記》則可以讓學生在已經學習了前兩篇的基礎上自行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由此可見,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選取應當是有針對性的,而不應該是面面俱到,應當留給學生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間,才能使其自主地進行學習和探究。
3.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
“少教多學”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探究,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少講,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多思考,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設置問題情境并進行提問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主動地去進行探究。比如說在進行《胡同文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課堂上,為了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胡同文化對于北京市民的影響,可以提出以下一些問題:北京市民之所以會形成胡同文化心態(tài),其內在的原因是什么?從現代的角度來看,胡同文化是應該全盤繼承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通過探究這些問題,學生對于該文章的掌握將會變得更加全面,對于胡同文化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4.適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因為個人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不是一定完善的,所以在進行學習探討的時候,學生有可能做出不正確的結論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必立刻指出學生的錯誤,最好是耐心傾聽學生的理由和理解,然后再針對錯誤提出問題,促使學生自己思考錯誤之處。很多老師都會組織學生討論學習《祝?!芬晃?,針對祥林嫂的故事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的回答各式各樣,有關于反封建的角度,有關于人物思想精神的分析等等,其中不乏錯誤的理解。此時,教師就需要針對錯誤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明白錯在哪里。比如針對祥林嫂是否有反封建思想一問,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祥林嫂撞香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最后可得出,原因在于抵抗婆婆將其再嫁的行為,認為再嫁是不光彩的。有這樣的想法根本在于封建禮教的管制。所以經過分析可知,祥林嫂撞香并不能反映出祥林嫂的反封建思想。通過類似這樣的指導和引領,學生學習語文,分析文章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也更加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的角色定位。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語文教學應當遵循多學多想的原則,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通過提出問題或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最終促使教學目標更快實現。
參考文獻:
[1]周瑞.“少教多學”能夠使高中語文教學更高效[J].學園,2014,(6):112.
[2]郭紅霞.“少教多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旬,2014,(6):140.
[3]王樹慧.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少教多學[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