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中暑多器官功能衰竭伴二次昏迷治療成功1例病例報道
周軍, 馮憲真, 張俊杰, 徐仲卿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 急診科, 上海, 200336)
關鍵詞:重癥中暑; 多器官功能衰竭; 昏迷
1臨床資料
患者,男,43歲,入院前半天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作業(yè)時出現頭暈不適、惡心嘔吐,隨即出現呼之不應,遂送入本院急診并收入EICU, 入院查體: T 39.1度,P 112次/min, R 28次/min, Bp 106/60 mmhg, 昏迷,皮膚干燥,雙側瞳孔大小約3 mm, 對光反應遲鈍,雙側呼吸音粗,未及明顯干濕羅音,心率112次/min, 律齊,四肢肌張力略高,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規(guī): WBC為20.7×109/L, N 76%, Plt 120×109/L, 后血小板進行性下降,最低為26×109/L。電解質:血鉀2.7 mmol/L, 鈉139 mmol/L,氯106 mmol/L; 肝功能: ALT 21 U/L, AST 46 U/L, TB 9 μmol/L, DB 3 μmol/L, 后呈進行性上升,最高TB 159 μmol/L, DB 92.8 μmol/L,ALT 1 832 U/L, AST 1 723 U/L, 血AMY 461 U/L, 腎功能: BUN 7.9 mmol/L, Cr 107 nmol/L; 心肌酶譜: CK 1 568 U/L, LDH 3 772 U/L, CK-MB 13.8 ng/mL; 血氣分析: pH 7.38,p(CO2) 4.13 kPa, p(O2) 10.2 kPa, HCO3-22 mmol/L, PT 35 s, APTT 50.5 s。否認既往慢性疾病史,入院診斷為:重癥中暑熱射病,多器官功能衰竭,電解質代謝紊亂。治療措施:給予冰袋、降溫毯等物理降溫,納洛酮、醒腦靜催醒,甘露醇脫水減輕腦水腫,泮托拉唑預防應激性潰瘍,輸注血漿及血小板預防和糾正DIC, 抗生素預防感染、血必凈血液凈化清除炎癥介質,糾正水、電解質代謝平衡,護肝抑酶、保護心肌等全身多臟器綜合治療及大量能量補液營養(yǎng)支持等?;颊哂谌朐汉蟮?天,意識開始恢復,能簡單對答,但第6天再次出現昏迷,予以保肝藥物及血必凈等清除炎癥介質的藥物加量使用,第7天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開始好轉,至第8天患者再次意識恢復,可對答,第16天肝功能正常,第35天患者出院,出院時,神志清,氣平,對答正常,四肢活動稍無力。
2討論
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其特點為起病急,危險性大,對機體有廣泛的損傷作用,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統(tǒng),其病死率相當高。本例患者成功救治,個人認為以下幾點是關鍵: ① 第一時間給予患者降溫毯以及冰袋放置頸部、腋下及腹股溝大動脈處等措施迅速降低體溫,從而減少組織耗氧量,降低對臟器的損傷; ② 大量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從而及時有效恢復循環(huán)血供,可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及進一步惡化,降低病死率; ③ 及時全面對全身多臟器功能綜合治療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昏迷好轉后再次昏迷,首次昏迷考慮是因為中暑高熱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能引起大腦及脊髓細胞的快速死亡,繼發(fā)出現顱內壓增高和昏迷,入院后及時給予甘露醇脫水后,昏迷好轉,后因出現肝衰竭等多臟器功能衰竭,致患者再次昏迷,經對全身多臟器綜合治療后,患者意識恢復; ④ 凝血功能紊亂的及時糾正,防止DIC也是成功治療重癥中暑的關鍵,凝血功能紊亂后,出現的微小血栓,阻塞了各重要器官的微循環(huán)血供,導致臟器進行缺血,因而誘發(fā)做器官功能損傷; ⑤ 近年來,很多研究表明內毒素血癥和全身炎癥性反應均可能是重癥中暑的發(fā)病機制之一,所以給予患者抗生素使用預防感染,抗炎癥介質藥物血必凈的應用來血液凈化清除炎癥介質,也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
綜訴
通信作者:徐仲卿, E-mail: zhongqing_xu@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15-02-13
中圖分類號:R 13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15-199-01
DOI:10.7619/jcmp.2015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