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亞靜 姜淑君
摘 要:課本劇主要是對課文中的一些敘事性的文章進行改編,以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語文教學手段。課本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本理解方法,被教師廣泛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推動了語文教學工作順利、有效地進行。課本劇的使用,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文本接受者身份中解放出來,學生轉變?yōu)槲谋镜膭?chuàng)造者。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不僅被教師認可與使用,更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與支持。就針對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課本??;語文課堂;應用
課本劇是對語文課本中的敘事類的文章進行改編,在不改變文章的原意的基礎上,通過戲劇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文章的主要內容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熱情,將課本劇的教學方式移到了語文課堂中。學生在課本劇的教學方式影響下,開始主動地去創(chuàng)造劇本,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語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課本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
課本劇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使用,促進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比如,以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揠苗助長》這篇文章為例,將學生分成多個不同的小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劇本進行編寫,然后小組之間進行劇本的討論。而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經常會因為某一細節(jié)問題而爭論不休、互不相讓,有的學生甚至大膽創(chuàng)新,從而促進了創(chuàng)造力的鍛煉與提高。然后,就是角色的選擇以及道具的準備工作。在學生的精心準備下,學生進入到設定好的角色扮演中,將劇本中的人物形象演繹得生動、逼真。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收獲了知識,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另外一種不一樣的語文學習方式。
2.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圍繞著認字、組詞以及造句等一些比較固定的教學模式進行的。而課本劇的廣泛使用,則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廣大師生對語文學習的觀念與態(tài)度。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以及學會生活,這是源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對于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同時,課本劇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鍛煉平臺,學生文學欣賞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鍛煉,獲得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畢竟,在演出的過程中會涉及大量臺詞的背誦與記憶,并且還要冠上不同的語氣與情感態(tài)度,這就要求學生必須非常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等人物形象特點,因而學生的欣賞能力與分析能力便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提升。此外,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戲劇的形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各自的特長。課本劇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表現力、活動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個很好地鍛煉與提高的機會。因此,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助于推動學生更加全面地成長與發(fā)展。
二、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建議
1.注重課本劇的選擇
由于課本劇的準備工作比較復雜、麻煩且比較注重學生口頭能力的表達,忽視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等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改進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情況,確保語文教學順利進行。首先,就需要注重課本劇的選擇。要想充分發(fā)揮課本劇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本劇的選擇:(1)選擇可操作性強的課本劇進行劇本的表演;(2)編寫劇本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而不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限制;(3)進行課本內容的改編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4)教師應堅持正確地、科學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學習課本劇;(5)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的表演環(huán)境與表演平臺;(6)教師對學生課本劇的編寫以及表演活動,要進行總結,推動教學活動更有效地進行。
2.規(guī)范課本劇的教學
此外,還需要規(guī)范課本劇的教學過程。這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實現的:(1)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本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不能為了追求課本劇的教學效果,而將一些不適宜采用課本劇教學的課文納入課本劇的教學模式中來;(2)教師要在充分研究課文的基礎上,有序地組織課本劇的編寫與表演;(3)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不能將學生的思維限定在某一個固定的形式中;(4)教師要關注主體的想法與感受,不能忽視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5)教師在充分保證學生自由想象的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與指導;(6)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這種教學活動中來,而不是課本劇的完美表演,這是課本劇教學的目的所在。
通過本文關于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的分析,我們了解到課本劇的選擇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是非常關鍵的,另外,還需認真把握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相信本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課本劇在當前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更加高效地應用。
參考文獻:
韓佳佳.游戲精神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3.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