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娟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比較受忽視。碰到寫作,學生發(fā)怵,教師犯難。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結(jié)合自己在教學上的摸索,分析了如何通過挖掘和利用課本的閱讀素材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閱讀素材;分析總結(jié);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9-008-01
一、存在的問題
寫作一直被認為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要求最高、難度最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中
考中,針對學生寫作技能進行的考查---書面表達所占的分值也越來越大。然而,在現(xiàn)實中,寫作教學卻是中學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沒有教學方面的指導(dǎo),教師對如何有效開展寫作認識不深,對教授寫作感到迷茫;二是很多老師對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中關(guān)于寫作教學的編排體系認識不足,好的寫作素材得不到有效利用。很多老師感覺新教材的難度明顯增加,尤其是閱讀的篇幅明顯增加,在課時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寫作往往被列入最后一課時,又或是作為課后作業(yè)或試卷最后一題呈現(xiàn)。這種方式既保證不了寫作的數(shù)量,更不能保證寫作的質(zhì)量。 美國著名的寫作教育家唐納德·格雷弗斯曾說過,如果我們不讓學生經(jīng)常寫作,就不要期待他們能寫出好的文章(轉(zhuǎn)引自傅丹靈,王志軍2012)[1] 。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寫作的質(zhì)量,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教師要學會立足課本閱讀素材,對閱讀素材進行分析總結(jié),充分挖掘其對學生寫作的指導(dǎo)作用。
二、解決的方式
顧素芳(2013)指出,“從某種程度上看,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讀可悟?qū)?。閱讀是語言的感知和理解過程,是掌握詞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chǔ)。沒有閱讀的積累,寫作猶如空中樓閣”[2]。而初中教學中,由于課時的安排,課外閱讀少之又少,這使得對課本中閱讀素材的輸入,變得更加珍貴,更有價值。Webb在談閱讀關(guān)系時指出,閱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是寫作的“彩排”,閱讀材料為寫作提供了彩排的道具(轉(zhuǎn)引自董越君,2012)[3]。通過閱讀,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從三個方面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進而模仿:一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即文章是如何謀篇布局的;二是文章的邏輯,即文章是通過什么順序來展開的;三是文章的字詞句,即經(jīng)常說的好詞好句。
三、閱讀文本,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寫作的要求中提出:學生能根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4]。而課堂上對閱讀素材的分析,便是學生收集和準備素材的好時機。人教版《Go for It》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呈現(xiàn)不同的文本材料。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dǎo)學生分析不同的文本材料,進而歸納出相關(guān)話題可寫的內(nèi)容。
以九年級Unit3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為例。這個單元的話題是談?wù)摴?jié)假日。其中Section A 3a介紹的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在閱讀前可提問學生中秋節(jié)的時間,學會農(nóng)歷的表達方法。閱讀第一段后,讓學生回答:1. Wh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2. Whats the meaning of mooncakes? 學生回答Chinese people時,教師可以點下,這句交代了慶祝節(jié)日的人(地點)。而學生在回答The mooncakes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時,提示學生,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學生能答出是月餅的寄意(象征)??焖匍喿x第二段,提問:Whats the second paragraph about? 學生很快能回答:Its about the folk story of Change。讀最后一段,學生很容易歸納出其內(nèi)容是中秋節(jié)人們的活動。整篇文章讀完后,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如果寫一個節(jié)日,可以包括哪些方面?學生會想到:1)時間;2)地點&人;3)活動;4)意義或象征;5)故事(提醒學生寫作文時可以略寫或省略)。利用這個框架,學生馬上閱讀2d,完成表格(()為填空部分)。
Name The Water Festival
Time (From April 13th to 15th, the time of the Thai New Year.)
Place (Chiang Mai, Thailand)
Activities (go on the streets to throw water at each other)
Meaning/Symbol (The new year is a time for cleaning and washing away bad things. Then youll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找到答案后,馬上可以根據(jù)表格形成一篇關(guān)于潑水節(jié)的文章。The Water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__________ from ______ to _______, the time of the Thai New Year. During this festival, people go on the streets to_____________, becaus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new year is a time for ____________. Then you will_________ in the new year.
有了這個框架,Section B在教授外國節(jié)日時,同樣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分析每個節(jié)日。經(jīng)過幾個節(jié)日的操練,學生已經(jīng)非常熟悉節(jié)假日的話題及可寫內(nèi)容,這樣就為節(jié)假日的寫作積累了很好的素材。學生在碰到類似的寫作時,腦子里能快速反應(yīng),即使是基礎(chǔ)弱的學生也有東西可寫,從而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熱情。
四、閱讀文本,理清文章的邏輯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寫作的要求中還提出:學生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guān)系。在確立了話題所覆蓋的內(nèi)容后,如何讓這些內(nèi)容按照一定順序組織起來,是教師和學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過渡句(詞)的使用,可使文章清晰流暢,自然而別致。
以八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3a 為例。在介紹Jane的習慣時,由好習慣到壞習慣,文章用了However, she has some bad habits, too.過渡。七下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 2b在描述police artist這個職業(yè)時,作者運用He wants to 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 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 這句話過渡,進而敘述這個職業(yè)困難的原因。這些過渡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讓文章自然順暢,結(jié)構(gòu)清晰。
除了過渡句外,過渡詞在作文中同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八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2d在介紹Russian soup的制作過程時,用First,then,next,after that,finally等詞把制作的步驟串起來,順序一目了然。七下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B 2d在介紹周末時,用on the first night,the next morning等表示時間的詞,帶領(lǐng)讀者重溫其周末所發(fā)生的事情。在七下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2b中,作者用All in all,it was an exciting day. 來總結(jié)學校郊游,教師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擴展in short,in general,to sum up等表示總結(jié)的詞組。 類似的過渡詞還有很多,如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表示舉例,用and,also,as well,not only···but also···,both ···and···等表示并列關(guān)系,用but,however,instead,though等表示轉(zhuǎn)折對比的關(guān)系,等等??傊?,教師的及時點評和擴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詞匯,便于其在寫作時能更好地應(yīng)用。
五、閱讀文本,學習文章的語言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結(jié)構(gòu)清楚,過渡自然外,語言的多樣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教師在文本的教學中,也要指導(dǎo)學生理解、拓展、記憶和應(yīng)用一些好詞好句,積累語言材料,進而豐富自己的作文。
比如八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 中在介紹博物館時,第一句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 就是一個很好的句子。它是Ive ever been to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 和Its the most interesting. 兩句的組合。通過對比這兩句,學生可以體會到復(fù)雜句的魅力。另外,通過對描述詞most interesting 和地點的改變,學生可以模仿出很多類似的句子,如The most fantastic/amaz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 進而這個句型可以改為The most beautiful city/country/··· Ive ever been to is···等。又如Section B 2b在介紹新加坡時說到,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is a wonderful and safe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通過改變位置Southeast Asia,可以介紹廈門、青島等類似的島嶼;通過改變take a holiday,可以凸顯在這個地方可做的活動,等等。又如九年級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3a在表述困難時,作者用了The teacher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her most of the time. 在表述計劃時,作者講到I want to learn new words and more grammar so that I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ovies. 這兩句中so···that···和so that···都是很好的詞組。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翻譯或造句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其用法,進而熟悉和應(yīng)用,從而在寫作時有“英雄用武之地”。
當然,除了替換、翻譯、造句等方式,教師也可以通過挖空復(fù)述等方式,重點突出好詞好句,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操練,達到熟悉和記憶的目的,為寫作做準備。
人教版《Go for It》所提供的文章,不僅是教的藍本、讀的范文,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也是習作的樣本。教師如果能充分挖掘這個寶藏,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多花點時間鉆研其對寫作的指導(dǎo)作用,并在課堂上滲透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文章的結(jié)構(gòu),邏輯和好詞好句,使學生在寫作前有一個很好的輸入過程,那么學生便會有更好的輸出。學生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文章有新意,他們的寫作興趣才會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傅丹靈 王志軍.如何教寫作.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顧素芳.立足文本,隨文練習——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讀寫結(jié)合[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3(2):35-39.
[3] 董越君.利用閱讀文本有效拓展寫作教學.中小學外語教學9中學篇),2012(6):6-11.
[4]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