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我校組織全體數學教師進行課程標準的學習,并要求教師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新課標落到實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和本人所教年級的教學實況,下面就學習新數學課程標準,談一談我的一點體會和做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新課標 ? ?設計思路
一、你是怎樣理解新課標(2011年版)與舊課標(2001年版)的關系的
小學數學新課標與舊課標相比,新課標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都更加準確、規(guī)范、明了和全面。具體變化如下:
1.總體框架結構的變化。2001年版分四個部分: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課程實施建議。 2011年版把其中的內容標準改為課程內容,前言部分由原來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改為課程基本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設計思路三部分。
2.關于數學觀的變化。2001年版: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 2011年版: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yǎng)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3.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處理好四個關系有效的教學活動是什么?數學課程基本理念(兩句話)和數學教學活動的本質要求;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注重啟發(fā)式,正確看待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好評價中的關系,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
4.“雙基”變“四基”。 2001年版:“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并把 “四基”與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整合: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5.四個領域名稱的變化。2001年版: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 2011年版: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6.課程內容的變化更加注意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如在數與代數領域的第一學段:增加了認識小括號,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綜合與實踐領域的要求更加明確和具有可操作性。
7.實施建議的變化。不再分學段闡述,而是分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利用和開發(fā)建議。在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明確提出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
二、在新課標基本理念中,怎樣理解“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個性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特征決定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因此,遵循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義務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養(yǎng)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積累獨立思考和實踐的經驗。
三、“數學發(fā)展所依賴的思想在本質上有三個:抽象、推理、模型。”對此,怎樣理解的(有三個方面)
1.數學思想方法的本質。數學思想是宏觀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數學方法是微觀的,它是解決數學問題的直接具體的手段。一般來說,前者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后者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但由于小學數學內容比較簡單,知識最為基礎,所以隱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難截然分開,更多地反映在聯系方面,其本質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類思想和分類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學數學通常把數學思想和方法看成一個整體概念,即小學數學思想方法。
2.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有哪些?對小學數學各個年級各個版本各冊教材進行梳理,小學階段可滲透的思想方法有: 對應思想方法、假設思想方法、比較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方法、轉化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統(tǒng)計思想方法、極限思想方法、代換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數學模型思想方法等。
3.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就需要教師挖掘、提煉隱含于教材的思想方法,納入到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四、四基的具體內容是什么?試舉例說明新增的兩基在教材中的具體體現
基礎知識:重在理解和掌握?;炯寄埽褐卦诶斫夂蜏蚀_?;舅枷耄涸趯W習過程中感悟?;净顒咏涷灒涸谧龅倪^程中積累。
課程目標明確提出四基,除了我們熟悉的雙基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為什么要增加這兩個維度的目標?
雙基是我國數學教育多年形成的傳統(tǒng),加強雙基也是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特征,是學生數學基礎好、數學成績優(yōu)的重要標志。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人類知識的快速增長,只是強調雙基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必須在雙基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
從雙基到四基是多維數學教育目標的要求。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只是數學教育目標的一部分,而這部分往往是看得見、可測量、易操作的。人們往往在教學與評價中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所謂的知識點上,放在所謂的技能訓練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