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昌
【摘 要】針對目前高中英語學習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及教師的挫敗感,筆者提出了先從高一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開始,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英語,愛上英語,帶著欣賞,愉悅地心情去學習,體驗到原來英語語言的無窮魅力。
【關鍵詞】英美文學體驗閱讀;閱讀材料選擇;文學體驗閱讀的實施;成效
一、引言
筆者在十幾年高中英語的教學中,特別是在送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后,對于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感覺日趨明顯:1.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英語。不但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不喜歡英語,而且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討厭英語。如果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恐怕沒幾個同學會選擇英語。對學生來說,首先,英語學習是個負擔,他們體會不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感受不到英語語言的魅力,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再者,英語課堂盛行呈現(xiàn)-做題-講解鞏固的理科式教學模式。為了應付考試,做題和講題成了英語課堂的主旋律。學生感到無聊,沒有學習的欲望與激情。2.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總有種挫敗感。因為從高一到高三,同一個語言點,重復了無數(shù)遍,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學生還是一問三不知,一切又得從頭拾起。尤其是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這類題目,考察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對信息的提取,分析,處理能力。雖然在高中三年的時間,做了無數(shù)的題目,但收效甚微。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原動力,面對這樣的困境,筆者在思考能不能不那么功利性地教學,能不能暫且放下學生的成績,先從高一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開始,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英語,愛上英語,帶著欣賞,愉悅地心情去學習,體驗到原來英語語言的無窮魅力。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能激發(fā)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把教學的意圖先隱藏起來,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理論依據(jù)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在閱讀語言技能目標中對學生課外閱讀量提出了明確要求:除教材外,六級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8萬詞以上,七級23萬詞以上,八級30萬詞以上;九級則要求學生能閱讀一般的英文報紙或雜志,能閱讀一般英文原著等。足夠量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更積極,也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擴展他們的積極和消極詞匯量(Harmer,2010)。鑒于我們很多閱讀材料以及教材主要以以介紹事件、人物、知識或道理文章,其中所蘊含的信息不豐富,基本上以事實信息為主的材料。導致學生在閱讀中很難體會到情感共鳴和心靈的震撼,使他們感到無聊,因此,我們必須利用課堂以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閱讀,自我體驗,自我豐富。為此,筆者選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語文學體驗閱讀與語言創(chuàng)新思維研究》中高一英語文學體驗閱讀作品,共三冊,含有16篇英美文學作品,它既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英語思維能力和了解西方思想、文化、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等方面知識的機會,又能調(diào)劑枯燥乏味的語言學習過程?!肮び破涫卤叵壤淦鳌!边@個“器”就是工具,花時間、費氣力進行文學閱讀就是“利其器”的過程,也是一個“艱巨”的過程?!袄淦鳌钡墓し蜃鲎懔?、做好了,“善其事”的預期目標自然水到渠成。
三、閱讀材料選擇的原因
1.語言地道,難度適中。因為語言保持了原汁原味,學習他們的語言就是學習活生生的語言,我們的語言知識會得到極大的豐富。所選的文學作品可理解性強、適合高一學生閱讀但又有一定難度的,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能夠獲得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提高。
2.精選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中包括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喬伊.瓊斯的大力球鞋》等,閱讀這樣的文學作品,學生不僅會被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而且又有極豐富的內(nèi)涵,學生在語言和心智方面都會得到發(fā)展。經(jīng)典篇目是人類文明積淀的語言精華,應是高中英語閱讀手冊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
(上接第30頁)
3.配有豐富的插圖及注釋??吹缴鷦有蜗蟮膱D畫,學生仿佛進入童年看漫畫的世界,克服心理上的一種畏難的心理,就不會一開始就有抵觸的情緒。再者,每一頁都有疑難注釋,學生不會有碰到困難得不到解決的失望,提高了閱讀的興致。
四、利用文學體驗閱讀教學的整體規(guī)劃
筆者從2013年9月在高一(9)班作為實驗班嘗試實施,每兩周完成一篇,歷時一個學年,共完成16篇英美文學作品閱讀。上學期完成9篇,下學期7篇,因為上學期的時間更長??紤]到高中學生在會考,期中,期末考試前后的壓力及各科學習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閱讀的時間及質(zhì)量很難得到保證,所以閱讀時間的安排盡量避開大型考試前后,以免學生疲于奔命或應付了事。主要利用課余、中午及周末閱讀。每天花15-20分鐘閱讀一至兩個章節(jié),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天有定量的語言輸入。語言的學習靠的是大量的語言輸入,靠的是的大量言語例子的反復刺激和積累,語言教育“舉三反一”是本,“舉一反三”是輔(韓寶成,2007,轉(zhuǎn)引自黃遠振、陳維振,2010)。
五、文學體驗閱讀的實施
文學體驗閱讀是為培養(yǎng)興趣、獲取信息和增強語感而讀。但不等于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地、自覺地讀。通常設有讀后作業(yè),用于檢驗學生對讀物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完成,以達到檢測閱讀效果的目的。但切忌使用類似精讀教學中的以考查語言點為主的作業(yè),而應采用偏重檢測內(nèi)容理解情況的作業(yè)。
1.閱讀前
引導學生觀察所要閱讀篇目的標題、圖畫、作者,建議學生利用便捷的上網(wǎng)途徑,了解本篇作者的背景資料及創(chuàng)作背景,預測故事的情節(jié),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更深層的理解。
2.閱讀中
為了加深對文章情節(jié)的印象,積累語言知識,培養(yǎng)英語語感,以備將來可持續(xù)地學習英語,筆者設計如下的一些活動:
(1)筆者讓學生準備了一個摘抄本,記錄好詞、好句,同時整理他們感興趣的詞匯,日積月累,學生就有了自己備用的詞匯庫,優(yōu)美的句子,每天清晨大聲朗讀,增強記憶。因為這是學生自己辛勤勞動的結(jié)果,他們格外的珍惜。漸漸地,無形當中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他們的閱讀速度,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感。
(2)寫小結(jié)。每讀完一個章節(jié),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主要內(nèi)容,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jié)和概括能力,再現(xiàn)了閱讀過的詞匯,對于寫作更是起到助推劑的作用。
3.閱讀后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吸收閱讀內(nèi)容以及鞏固,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階段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如:
(1)模仿朗讀。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所要模仿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并配上肢體語言,注意語音、語調(diào)。另外,考慮到班上學生程度的參差不齊,兼顧不同學生的發(fā)展?!墩n標》提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同時特別強調(diào)英語課程“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紤]到這個活動難度不大,盡量讓閱讀欲望不強、惰性較大的學生參與,以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因為讓一個人承擔責任,會使他感覺自己被認可,很重要,有被需要感,存在感。
(2)角色扮演/故事表演
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情節(jié)或故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每個小組選幾個代表參加,各小組之間開展競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學生可以對故事情節(jié)適當?shù)匕l(fā)揮,通過這樣的活動,再現(xiàn)故事內(nèi)容,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使英語語言更加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好,不再是啞吧英語,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信心,所以這是一個提供學生鍛練英語口語的好平臺。
(3)觀看英語電影
根據(jù)選材選擇相關小說的原版電影,讓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小說的內(nèi)容,關注精彩片斷的語言,將小說的閱讀與電影相結(jié)合,會極大地提高他們學英語的熱情,對他們的閱讀能力及聽力是大有好處的。讓學生明白了英語不只是局限于教材,教材外面的英語世界更精彩。
(4)故事的續(xù)寫
故事的續(xù)寫是充分發(fā)揮學生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教師能檢測學生對故事的是否充分理解,再者,可以反映成長期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探索自己與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情感和價值觀的相通或矛盾之處,使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
六、文學體驗閱讀的成效
將近一年的文學體驗閱讀,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濃厚,對閱讀抱以積極態(tài)度,學生從被動學習到逐漸喜歡閱讀英文小說,并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背誦單詞、摘抄美句、撰寫讀書報告等;閱讀積極性與學生成績相輔相成,積極有效地課外自主閱讀有效提高了閱讀提升。學生反映,英語小說的閱讀有效提高了閱讀速度,擴大了詞匯量,而成績的上升又促進了課外閱讀的開展,形成了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另外在寫作中表現(xiàn)特別突出,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有效地遷移小說中的詞匯和句型,語言顯得更地道??梢姡诟咧杏⒄Z教學中融入簡易地英語文學讀物是切實可行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增強了學生跨文化的交際意識,讓學生在愉快地氛圍中開闊眼界,自然地吸收語言,提高英語欣賞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
七、結(jié)束語
通過英美文學體驗閱讀,讓學生接觸到大量真實、鮮活的語言材料,豐富知識,陶冶情操,用更廣闊的視野,站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徜徉在美妙的英語文學天地,領悟人生百味,不斷完善自我,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Harmer.2010.英語教學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3]梁俊芳.2011,在高中階段實施英語經(jīng)典原版小說簡易讀本泛讀教學的嘗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4]葛文山.2008.語文教學給英語教學的三個啟示.[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5]姚生軍.2009.短篇閱讀為何讓學生感到“無聊.”[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6]葛文山.2014.原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7]陳瑜.2013.簡易讀物泛讀教學活動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作者單位:尤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