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中心校 王宏艷
隨著英語的普及,我國對英語這門語言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由原來的初中起步到如今的小學三年級入門。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教育史的轉(zhuǎn)折點。為了和國際接軌,我們必須從少兒開始英語教學特別是口語教學,經(jīng)過幾年的積累和學習,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現(xiàn)已初具模型。英語成為升學必考科目之一,且占分值較大,所以老師和學生特別重視這門語言。
為了提升教學質(zhì)量,教師每天像復讀機一樣不斷重復語法知識,而學生每天則像打印機一樣不停地抄寫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有所收獲,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但這種片面、缺少語境的教學注定是要失敗的。最后學生習得的只是一口啞巴英語,語法能得高分,聽力、口語未必能行,即便是很自信的單詞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課外的延伸與拓展。即使認識這個詞也不能在語段中很好的把握意思,這樣在解答完型和閱讀題上仍是困難重重,由此觀之,要想學好英語不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還要隨時隨地創(chuàng)造有利于英語學習的語境,因為作為初學者,敢張開嘴說英語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暫不管它語法正確與否,我認為敢說就是成功的一半,就像李陽的瘋狂英語一樣。我們可創(chuàng)設的語境有:全英授課,舉辦英文演講和朗誦比賽,創(chuàng)辦英語角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課間進行口語交流,讓說英語成為一種習慣而非被動去接受。其次,要提供多方面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接受英語的熏陶。例如,閑暇時間聽聽英文歌曲、英文故事,最好是帶字幕的英文電影或短片。讓學生們在愉悅的同時收獲知識,這種潛移默化的行為,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英語讀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書蟲,黑馬閱讀及英語周報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其語感水平和詞匯積累能力。要想有所收獲,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做如下工作:一是,根據(jù)注釋理解文章梗概,二是,閱讀時要做好摘抄筆記,把新詞,詞組和固定搭配摘抄下來,并學以致用,將其運用到寫作中,定會寫出別具一格的文章來??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zhì)變。
除此之外,還要有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毅力,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下來,終會有一天我們能出口成章。例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要注重英語的時效性,說得直白一點,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不是用來答卷的,只要你我能聽得明白就行,不必本本主義,不必教條。因為過于死板的學習就本末倒置了,最后我們多數(shù)習得的是一種啞巴式英語,會學不會說。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偏重語法,中國學生的語法有的遠遠超過英語是母語的外國人,可那又怎么樣呢?語言是用來說的不是用來考試的,即使我們考滿分,但你不會說,不會表達,人家能懂嗎?到頭來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我看來英語學習同語文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大同小異罷了,它們同是語言,有著共性——那就是都是用來交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都在用口頭語,還不是因為它簡潔明了,誰會注意到語法是否規(guī)范,語序是否正確,搭配是否合理這些細節(jié)。試問有幾句話主謂賓,定狀補一應俱全呢?我們學母語尚且如此,何況英語呢?所以我認為我們學英語不必太苛求完美,也不必太過于要速度,尤其是初學者,欲速則不達。我們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其日趨完善。
總之,我認為只要我們掌握了語法規(guī)則,擴大了詞匯量,能讀懂文意,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能將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就夠了。如果我們再有語言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相信定能給素質(zhì)教育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