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高縣柳湖中學 劉天英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學生應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钡?,我們很多學生讀不懂古文、不愿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學作品,缺乏讀寫技能,不懂中外傳統(tǒng)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識,缺乏人文素質(zhì)。因此,文言文教學課堂改革勢在必行。
下面,談談我在文言文教學方面的思考、實踐。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要讓學生首先要知道怎樣學和學什么的問題。
我們在編制導學案時,必須把握好對教材,能夠深入淺出,設計導學案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梯次化,梯次漸進化。
導學案的編寫要將知識點轉(zhuǎn)變?yōu)樘剿餍缘膯栴}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zhì)疑、解釋,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
導學案中應體現(xiàn)教師必要的指導和要求。教師指導既有學習內(nèi)容的指導與要求,又有學習方法的指導。
導學案的編寫要有層次性。導學案要有梯度,才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
1.必須深鉆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媒介,導學案的編制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緊緊圍繞學習目標的要求,提煉知識脈絡,把握重點,研究新舊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拓展提升點,找準關鍵,研究學法,探尋規(guī)律,深挖情感因素。
2.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
對導學案的設計要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tǒng)出發(fā),把教材中深奧的、抽象的知識,轉(zhuǎn)化成成能讀懂的、具體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容易更有效地進行學習。
3.緊扣目標抓落實
導學案的編寫要圍繞單元教學要求和課后練習,每課設置有適宜的學習目標。整個導學案要以學習目標為中心,緊扣學習目標的落實來設置學習問題和學習過程。
4.層層深入講實效
一節(jié)課的好壞,重要的是看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碰撞,對問題的質(zhì)疑,文本的批判,動態(tài)問題的生成。導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nèi)容,要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體現(xiàn)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學生預習時,教師不要局限于對個別學生的指導上,要巡視全班同學的學習及掌握知識的情況。
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
2.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用紅筆)
3.培養(yǎng)學生作批注的習慣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對學、互助組討論、共同體討論導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教師一定要巡視指導,要參與到各組中去討論、指導;對學生有爭議的答案可傾聽學生自己的解釋,一定要熟記于心,在講課時解決。
課堂---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展示與交流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匯總在一起,由學生進行重點難點展示,其他同學做評價與補充。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學生通過展示無法解決,這時,教師采用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在展示與交流時教師要注意適時點評、概括升華。
要達到理想效果,課前準備功夫必須下足,必須深入小組進行指導。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jīng)驗,以及他們的學習能力差異。不同的學生配以不同的角色,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其次,教師還要了解展示的內(nèi)容,使展示內(nèi)容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對課堂進行比較充分的預設,才能指導學生選材、組織,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應讓學生多誦讀、熟讀、背誦。誦讀中反復體味,增強語感、悟性,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學生展示前如何進行指導誦讀呢?
預讀要求:一是完成導學案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二是根據(jù)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使學生的情操得到熏陶,得到美的藝術享受。三是再讓學生討論朗讀技巧:讀音、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四是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思想感情。
朗讀展示:一是讓學生根據(jù)展示單元建議進行預展。二是教師深入小組進行指導朗讀。三是邊展示,邊評價,邊體會朗讀要求,享受朗讀的快樂。
在《童趣》的展示活動中,我采用小展示和大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勾畫重點詞, 結合課下注釋自學翻譯全文;不能翻譯的請教對子、互助組、共同體的同學;再把不能翻譯的詞語或句子寫在質(zhì)疑區(qū),由其他小組同學幫助解決;最后由教師和同學們共同解決。
由組長抽簽,采用扮演老先生、扮演學生;開火車等形式翻譯全文。讓學生在展示中掌握翻譯的方法,歸納翻譯的方法,享受翻譯文言文的樂趣。
在學生進行展示活動時,教師要培養(yǎng)展示的學生讓其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而不是展示學生的“獨角戲”。這樣能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也達到了整體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展示活動結束后,學生評價從剛開學的感性評價(評價聲音、姿勢、姿態(tài)等)進入知識性評價。教師一定要給予評語。評語有針對性,實效性,從而使展示學生學習信心大增,也能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參與欲望。
以上是我對新課改下文言文教學的思考和實踐。在今后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沿著課堂改革的步伐,努力營造高效、自主、合作、快樂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