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 黃麗琴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而交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情境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教師必須盡可能地運用情境教學,創(chuàng)造接近學生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運用活潑多樣的操作形式,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地提高。
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有利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根據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開發(fā)和挖掘學生運用語言的潛力,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使英語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而是讓孩子們在表演中理解英語,習得英語,把課文內容和實際生活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比如,在教顏色單詞時,教師可以出示色彩絢麗的圖片,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春、夏、秋、冬四個情境,帶領孩子們用英語來描述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情景。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掌握了知識。另外,在復習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將單詞歸類,比如,fruit、food、places等,同時將相關句型運用其中。通過這些訓練,師生共同挖掘教材內涵,加大了練習范圍,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運用多媒體拓展情境,可以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比如,在進行農場、動物園、商場、購物、野餐、運動會等場景的教學中,教師可從網上下載一些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在情境教學中,結合肢體語言,讓學生邊學邊說邊做,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小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結合肢體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課堂更生動,并降低了教學難度。比如,在教學fly,sing,jump,dance,climb,swim等表示動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編成動作或是讓學生來編排。肢體語言的演示,簡單明了,活潑生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避免了教師花費時間在中文的講解上。長此以往,學生的詞匯量會增大,口語表達能力會增強。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在課堂上,適當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的游戲情境,使他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有效地參與教學。例如,在學習身體部位名稱時,剛開始,孩子們覺得新鮮,興趣很濃,熱情很高,但隨著單詞加多,聽和讀的時間加長,他們覺得沒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這時,教師要適當加入游戲。一聽說要做游戲,孩子們立刻變得活躍起來,注意力又集中了。在隨后“Touch your head”“Stamp your feet”“Wave your arm” 的口令中,他們一會兒摸頭,一會兒跺腳,一會兒揮胳膊,忙得不亦樂乎,最終在笑聲中記住了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旋律優(yōu)美的英語歌曲,朗朗上口的英語童謠,都有利于形成輕松的學習氣氛。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孩子們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chuàng)設有聲語言環(huán)境,使孩子們自然投入。針對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可用英語歌曲導入來組織課堂教學。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童謠編上簡單的動作。例如,Dog,dog ,what can you do ?I can run after you.Panda, panda ,what can you do ?I can eat so much bamboo.等,盡管這些動作非常簡單,但孩子們很樂于參與。
英語短劇和故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形式。孩子們可以盡情發(fā)揮,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表演角色。在高段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呈現迷路、問路的現場情景,然后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每組向全班匯報。同一個場景,每個組會表演出不同的結局,孩子們會把道具、編劇、導演、演員全部安排好,無需老師來創(chuàng)設情境。接下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qū)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有的“Ask the W.C.”,有的“Ask the classroom”,還有的“Ask the bookshop”等,課堂氣氛非?;钴S,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
總之,情境創(chuàng)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心理需求,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學于其中,樂于其中,感于其中,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煥發(fā)出無窮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