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山,李東印,宋悅寧,劉曉梅,陳 尚,李 文,鄭 輝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提高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策略淺析
焦海山,李東印,宋悅寧,劉曉梅,陳 尚,李 文,鄭 輝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在剖析斷層解剖學課程特點、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從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探討提高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策略與體會,以提高斷層解剖學教學質量。
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教學內容
斷層解剖學是人體解剖學的重要分支,同時又是解剖學與醫(yī)學影像學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結合而形成的邊緣學科。學好斷層解剖學既需要扎實的系統(tǒng)解剖學功底,又需要學習者具備較好的空間構象能力和整體思維,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在斷層解剖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1]?,F(xiàn)結合我院醫(yī)學影像技術專業(yè)特點,介紹我院近年來在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方面的做法和體會。
系統(tǒng)解剖學是按系統(tǒng)整體地描述人體結構,而斷層則是整體中的某一面,斷層標本單獨拿出來是一個層,組合起來是系統(tǒng)解剖的整體。因此,要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斷層,從斷層出發(fā)重塑、追蹤整體,利用斷層標本等教具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學習者對斷層所描述的局部結構的整體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尤其是重要體表定位標志、器官結構在整體中的位置、空間構象、毗鄰關系等知識。
學習斷層解剖學的最終目的是認識斷層掃描的影像圖像,完成從實物(斷層標本)向影像的過渡和轉化,即在充分掌握斷面解剖“實物”標本結構的基礎上,學會閱讀斷層掃描的“影”。二者是“物”與“影”的關系:“物”是“影”的基礎,“影”是臨床診斷的依據(jù)[2]。因此,實現(xiàn)從尸體標本到活體影像的轉變,學好具體而形象的“物”是基礎。這就要求學生能借助于教材中的斷面圖譜認識實驗室中的斷面標本,通過對斷面標本“實物”結構的認知,為以后正確閱讀斷層掃描的“影”打牢形態(tài)學基礎。
近年來,高職生源質量有逐年下降趨勢,高職教育不得不面對習慣了應試教育,習慣于被動接受的學生[3]。目前高職生普遍存在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較差,教學互動時一問三不知無反應狀態(tài);為通過課程考核,考前突擊記憶、平時不注意實驗觀察。因此,所謂學習過斷層解剖學課程,也只是曾經(jīng)短暫記住幾個名詞解釋或一兩個問答題。
由于斷層標本價格高,動則數(shù)萬元一套,實驗室標本數(shù)量有限,只能幾人甚至十幾個人合用一套,加之標本制作和個體差異等因素,造成實物標本與書本標準線條圖譜有差別,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不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又走上考前突擊,索要重點的老路。
基于上述學情,我們積極探索,并成功申報學院教改實踐項目,以項目的形式推動實驗教學改革,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1 集思廣益,研討并確定課程基本知識點
邀請校內外行業(yè)專家、專業(yè)課程骨干教師共同研討,本著“必需、夠用”原則,篩選出課程最基本的知識點,最終形成涵蓋以下基本內容的知識點目錄:(1)與斷層解剖學密切相關的局部解剖學知識點。(2)基本的斷層解剖學知識,重要體表定位標志。(3)學習后續(xù)影像技術專業(yè)課程必需的斷層解剖學知識。
4.2 強化引導,重視實驗課前對理論知識的復習
通過開課前輔導、班主任宣教、主題班會、上課前通知提醒、課堂提問考核等各種途徑,加強引導,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4.3 優(yōu)化教學形式,提高學習興趣
實驗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課應留給學生更多時間讓其自行觀察。而問題是,面對眾多的斷層圖譜和陌生的斷層標本,學生不知從何下手,不但不會看而且看不懂。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采取如下措施:(1)將篩選出的知識點分散到每一個具體的實驗中,以實驗課必需掌握的“實驗要點”形式呈現(xiàn),學生以“實驗要點”為綱,逐一尋找、認識。(2)收集整理與實驗內容相關的思考題、應用題,供學生在掌握“實驗要點”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思考,并形成各組的答案。(3)教師深入到各小組,參與學生的尋找、認識、討論。一方面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學習部分有難度的重要知識,同時引導討論方向。(4)實驗總結階段,以抽查方式考核各小組對“實驗要點”的掌握情況,公布思考題參考答案。
4.4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庫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學校信息中心的幫助下,按章節(jié)逐一拍攝(錄制)各個基本知識點的圖像或視頻,每一知識點附電子題卡,包含有大體結構或斷層名稱及主要顯示內容等信息。視頻、圖像資料采集完成后,利用編輯軟件以不同顏色突顯各知識點所要求掌握的內容,做到標注醒目、界限分明,形成覆蓋斷層解剖學基本知識點的實驗教學數(shù)字資源庫,并利用學院教學資源庫平臺,向學生全天候開放。學生可在實驗課外自主學習,不受實驗課時的限制,彌補了以往實驗教學對形態(tài)學實驗室的絕對依賴性;同時,也極大地節(jié)約了實驗教學成本,有效緩解了學生數(shù)量增長與實驗室設備相對短缺的矛盾。
5改革考核方式,實施數(shù)字化實驗教學考核
科學的考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們在以往“標本考試”的啟發(fā)下,利用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數(shù)字資源庫,參照課程標準及各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抽取一定數(shù)量的知識點組合編制成兩段完整的實驗考核視頻,分期中、期末兩階段利用現(xiàn)教設備統(tǒng)一播放考核視頻,學生按序書面回答視頻中所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字化考核,既傳承了傳統(tǒng)的“解剖學標本考試”方式,又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集約化考核,適應了當下高職教育迅猛發(fā)展,衛(wèi)生院校學生數(shù)量劇增的新形勢,取得了以考促教、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4,5]。
綜上所述,我們在深刻剖析學情、教情的基礎上,主動轉變教學思路,進一步明確和精簡知識點,改進實驗教學方式,建設實驗教學數(shù)字資源庫,改革考核方式,使學生改變以往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上課如聽戲,兩眼一抹黑的迷茫狀態(tài),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了教師實驗課教學效率。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優(yōu)化基本知識點,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改進實驗教學評估機制,以不斷提高斷層解剖學教學成效。
[1]苗瑩瑩,付升旗,范錫印,等.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0,18(1):55-56.
[2]沈孝翠,許海兵.影像解剖教學方法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30(8):66-67.
[3]焦海山,劉曉梅,宋悅寧,等.護理高職教育中解剖學實驗教學評價方式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4,28(3):293-296.
[4]胡光強,余錄,肖洪文,等.人體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數(shù)字化平臺的構建及運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31(4):139-140.
[5]焦海山,劉曉梅,宋悅寧,等.解剖學實驗教學數(shù)字化考核探索與思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16):1376-1379.
G420
B
1671-1246(2015)13-0095-02
注:本文系江蘇省“青藍工程”資助項目(蘇教師[2012]39號);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改項目(JGXM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