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五華縣安流鎮(zhèn)華南中學 王偉霞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和人文性,因此,語文教學在學科教學中極為重要。然而,語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可有多種教法,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學本身又是一門藝術,加之語文學科知識共有的一些特點,如“繁”“難”“偏”等,因此,要提高農村語文教學質量實非易事。卑之無甚高論,為與教育界各位同仁達成共識,特將其歸納為“要”。
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須從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吸取精華,不斷加工和提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引誘和鼓勵學生多提問,以探究式教學為主。作為教學課堂的組織者,雖不必學富五車,但必須有淵博的知識,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防萬變,才能在教學中成為引導的主宰者。因此,語文教師要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不僅要讀名家名著,更應該讀古今中外的著作,學貫中西;于專業(yè)知識而言,還應該讀一些教學方面的論著。唯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適應新時代下的語文教學任務。
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備”“講”“批”“輔”“改”等部分,各部分緊密相關,環(huán)環(huán)相扣?!皞洹卑ā皞浣滩摹薄皞浣谭ā薄皞鋵W生”和“備老師”等過程。上課之前老師必須認真看教材,并查閱相關資料,選擇合適這課的教學方法;上課前一定要對學生有一定的認識,同時也要了解教師自己的特點,選擇哪種教學方法更有利自己的發(fā)揮。有的語文教師上課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但到頭來也無法抓住重點,更談不上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在“講”的過程中,我們務必用恰當?shù)脑捳Z,在探究式的教學中穿針引線,拋磚引玉。或贊許或者點評,妙語連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激情飛揚,時而掌聲迭起。語文課堂氣氛其樂融融,學生又何樂而不學!當然教學效果最徹底的最全面的反饋還是對學生作業(yè)的“批”和“改”,只有從作業(yè)和測試卷的批改過程中,才能及時而全面地得到教學效果的反饋。當然,學習成績再好的班級,教師引導的方法再用心良苦學生成績也會參差不齊。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還應對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進行輔導,這就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輔”的環(huán)節(jié)?!拜o”必須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輔”并不排除對“優(yōu)生”的輔導,但主要是針對“差生”,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對他們循循善誘。
如果語文教學無激情,學生便會對語文學習喪失“胃口”,屆時任憑教師在語文課上講解如何投入,也只是“一相情愿”罷了。因此語文學習興趣猶如航海之帆,喪失了便無法疾行水面,甚至停步不前。要想收到最佳的語文教學效果,還應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上下工夫。教學模式應該多樣化。語文教師除應博覽群書外,還應注重引導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光碟教學等相互更替,聽、說、讀、寫緊密結合。教師語言表達激情化。就范讀課文而言,如果感情處理較好,渲染出課文描寫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或者把課文描寫的畫面呈現(xiàn)給聽眾,這樣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學知識淺顯化。針對繁雜的語文知識,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走捷徑,便于學生記憶。如介紹魯迅先生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時,我們便可以用“左一巴掌,右一巴掌,三六九趕一場”來幫助學生記憶。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演變,舊有的“填鴨式”教學一去不復返,而在倡導新課改且新課改大潮日趨形成的情形下,“啟發(fā)式”教學已占主導地位,并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在問答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持肯定態(tài)度,盡量幫助學生找到亮點。即便學生回答得毫無是處,也可以從自信心等角度稍加贊許,再找其他同學起來作適當?shù)难a充,這樣便可以避免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或者給其一個肯定或鼓勵的眼神,學生也會樂意接受。這種方法尤其適用在作文教學當中,學生或因知識面狹窄,或因欠缺語言駕馭能力,寫出的文章要么結構混亂,要么錯字或病旬比比皆是。這時我們也不應該將其一棍子打死,而要給學生找出可取之處,哪怕是只言片語,用得好的一個動詞,我們都可將其勾畫出來,稍加點評,讓學生覺得自己寫的文章不是毫無是處,學生也不至于對寫作喪失興趣,從此遠離了寫作的天空。
語文教學本身是一項困難重重的工作,需要我們以誠相待??朔щy恰如登山,突破重重困難登臨山頂時便會有“一覽眾山小”的自豪,一切坎坷和困難皆在回首的瞬間顯得平凡而渺小。語文教師把語文教學當樂事,給予自己堅定的信心和不盡的力量,經(jīng)過不懈的耕耘和努力,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