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濱
【摘要】培養(yǎng)和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之一。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們的政治思維能力,高中思想政治任課教師們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目前高中學生們的政治思維能力整體仍然不是很強,主要表現在口頭表達缺乏自身見解,書面表達不符合規(guī)范等方面。然而高中階段,對于政治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養(yǎng)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還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自己的幾點見解。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 思維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59-01
政治思維能力顧名思義,是指看待政治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的能力,更確切的說是指高中學生們根據已儲備的政治知識,通過聯想,迅速重組收集相關政治知識總結出針對某一特定問題的觀點的能力。目前高中學生們的政治思維能力整體仍然不是很強,主要表現在口頭表達缺乏自身見解,書面表達不符合規(guī)范等方面。然而高中階段,對于政治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各位高中政治任課教師不僅應從思想上提起重視,還有不斷的改進方式方法在教學中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們的政治思維能力。
1.扮演主導角色,歸還學生主體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會學生善于思考是學校的首要任務?!倍斀翊蟛糠值母咧袑W生認為政治課就是死記硬背;感覺上政治課枯燥,無味,對政治課的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這樣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政治課的課堂效率自然低下,那么怎么改變當前高中政治課堂的這種局面呢?這就需要各位任課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扮演好主導的角色,一步步的徹底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充分發(fā)動學生思考鍛煉,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們以政治的一些專有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看待政治事件的能力。這就需要各位任課教師在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問幾個為什么,多互動,讓學生們的思維一直跟著任課教師授課的節(jié)奏不掉隊。
2.教學過程中設置發(fā)散性問題,不斷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回顧以前的傳統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任課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有現成的答案,又限制于課堂時間的長度,有時候十幾分鐘就完成了好幾道大的辨析題和分析題的講解。時間有限,各位任課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只能把課本相關聯的知識點,點給學生。但這些事件或題目如何得來的答案,如何實現已有知識的歸類和遷移,學生表示有些茫然。久而久之,學生們的政治思維能力并不能達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因此學生們只能通過記憶、背誦書本上的知識就可以做出正確回答。這種傳統的教學現狀,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要被動的接受,記憶即可,且想有深入的學習和提高也較難。為改變這種問題,任課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發(fā)散性問題,不斷鍛煉學生們思維能力。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提問方式,各位任課教師應盡量減少判斷式提問和敘述式提問等缺少啟發(fā)性的問題的比重,提高發(fā)散性問題、課內探討式問題的分量。對同一個問題解決途徑或思路不唯一,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給出涉及知識點不加展開和發(fā)散,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教師提出問題的探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不斷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思考
學習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認同和支持,學生們尤其是高中生渴望展現自己,需要有人的肯定和鼓勵以及認同。而各位任課教師就恰恰充當了這種角色。同時,學生即使受求知欲的驅使,積極的去表現自己,但是他們掌握的知識仍然很有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都還很欠缺,各位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不能一味的追求學生給出的答案是否正確,而更應看中如何教會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不管學生給出的答案是否正確,只要經過認真思考的,任課就要給予鼓勵,對于錯誤的方面及時的給予糾正和引導。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政治思維能力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養(yǎng)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還關系到學生們今后的全面發(fā)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思想政治任課教師們應當在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將任課教師的引導性教育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結合起來,以能力、思維訓練和覺悟培養(yǎng)為作為課堂教學主線,讓學生在學習和反復的思維實踐訓練中逐步提高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