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桂 (廣西桂林市第十三中學 541001)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微
徐曉桂 (廣西桂林市第十三中學 541001)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物理學的基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它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zhì),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本文將從精心準備實驗、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不斷反思實驗方法及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小實驗這四個方面,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探究。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實驗方法課外實驗
中考改革已將物理實驗作為了一項必考內(nèi)容,使物理實驗教學具有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初中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如能正確演示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所以實驗教學能很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那么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呢?
在任何實驗開展之前,教師的任務就是給學生理順思維,掃清那些思維模式上的障礙,預測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教師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對于不同的實驗需要準備不同的器材,從而保證實驗能夠順利地完成。
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學生對于自己要做的實驗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對于實驗過程要有一個清晰的思維模式,能夠意識到在探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及結果。所以教師必須進行課前的探究活動,能夠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為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做好指導工作。
比如說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過程中,首要一點就是學生必須掌握有關浮力的知識,能夠正確使用相關的器件,比如彈簧測力計;再就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必須要先親自操作過,以發(fā)現(xiàn)試驗中的偏差,如果按照教材的步驟去做,那么對于塑料塊排出來的水的重量與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的塑料塊所受的浮力是不同的,且差距很大。這樣的實驗就是做了也無法對阿基米德原理做出總結。特別是在收集溢水的過程中,一個微小的環(huán)節(jié)就會對溢水的重量影響很大,那就是溢水杯中的水面受表面張力的影響,水位高低直接影響到了溢水量的多少。教師如果不提前多做幾次,就有可能在演示過程中產(chǎn)生較大誤差,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再比如晶體熔化規(guī)律和液體沸騰規(guī)律探究實驗,如果教師在授課前不做相關的探究就可能發(fā)現(xiàn)不了物體吸收了熱量而溫度不升高的現(xiàn)象存在。例如,我校在晶體熔化實驗教學中,曾經(jīng)換過不同物質(zhì)去教學。首先是用萘,后來用冰,最后用海波。每一次我們都要在上課前一天專門試驗幾次,找到最好的實驗效果。否則,以萘為例,頭一年的器材,萘凝固后,把溫度計固定在里面,第二年拿出來又做同樣的實驗,由于環(huán)境影響,萘里面雜志越來越多,實驗效果就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冰的熔化往往會出現(xiàn)熔點大于0℃的情況,會直接產(chǎn)生負面效果。在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這一探究實驗中,對于時間是很難把握的,時間長了,課堂時間不允許,時間短了,實驗效果不理想;同時還要考慮到加熱溫度的不均勻或者其他現(xiàn)象的發(fā)生。用圖像法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時也要考慮到它的難度。所以在用水浴法加熱時,還要事先驗證好水的初溫到底定在多少攝氏度才能控制好教學時間。
其次就是要提供各種實驗器材、藥品和場所等。如果學校不具備相關的,可以讓學生帶自家的日常用品來,也可以發(fā)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器材,從而為實驗做好萬全的準備。
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且極具感染力,有著直觀和動靜皆宜的特點。當然這并不能因此就用多媒體取代物理實驗探究。因為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能夠更好地對物理概念及其規(guī)律進行總結,這對于物理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非常有幫助的。而對于能通過實驗做的探究則應在實驗的條件下完成,對于那些較為抽象和難以用實驗做的探究則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現(xiàn)。比如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探究,就可用課件將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進行展示,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問題。
雖然教科書中會存在一些實驗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不斷反思實驗方法和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并改進實驗效果和增強學生對于實驗結論的信服度。比如說對于慣性實驗,我們可以將一根粉筆放在一張紙條上,然后將紙條迅速抽出,那么粉筆會屹立桌面不倒,這是由于慣性的結果。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很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也不能保證粉筆不倒,導致實驗失敗,我也曾經(jīng)遇到過這個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其實這個簡單的例子是要告訴大家,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才能在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效果,而隨意而為只能為教學幫倒忙。在這個例子中,我隨意撕取小紙條,動作不夠干凈利落,最終導致實驗失敗、成功各幾次。后來采用較光滑平整的紙條,基本沒有失敗過。也就是說,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實驗也要我們教師去重視,否則就會帶來不良結果。
在一定程度上,物理實驗是一項具體、直觀的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可幫助他們對知識加深了記憶。
像在課本中學到的“電鈴”“土電話”“紙盒燒開水”等小實驗,具有很強的知識趣味,能夠帶動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比較容易制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做這些課外小實驗,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熱愛并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我校在很多年前就通過集體購買的小燈泡、閘刀開關、細電線、干電池、電木板等,開始讓學生在家自己制作電路,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相信,只要切實抓好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措施,通過廣大物理教師、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步伐定會進一步加快,實驗教學也將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
[1]熊春玲,王衛(wèi).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02):8-10.
[2]王浩.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4):15.
[3]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J].科技資訊,2006(1):88.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