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寧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西山小學 066100)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劉長寧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西山小學 066100)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如何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筆者進行了粗淺論述,希望能夠給予廣大教師一些幫助。
小學 語文 教學 有效性提高
小學語文教材經(jīng)典偏少,小學生必須大量補充經(jīng)典、大量背誦閱讀經(jīng)典,才能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書本上,應該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經(jīng)典,如國學經(jīng)典、詩歌經(jīng)典和兒童文學經(jīng)典等;可分階段熟讀背誦國學經(jīng)典,如一年級《弟子規(guī)》,二年級《三字經(jīng)》,三年級《笠翁對韻》等。對于語文課本上的內(nèi)容,教師基本上可用2/3時間講完,剩下的1/3時間就用來接觸經(jīng)典。除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之外,學生還需接觸240篇古代詩詞,60篇現(xiàn)代詩歌,幾百部兒童文學作品。這些經(jīng)典除了在課堂上學習外,學生還可利用早讀、中午默讀、在家的親子閱讀等方式完成。
在執(zhí)教六年級閱讀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主要內(nèi)容和篇章結(jié)構(gòu)入手,重點閱讀和體會重點段落,整合語段、語句、詞語的語言訓練,歸納構(gòu)段方式,憑借課文內(nèi)容學習語言,以課文為例認識議論文的基本寫作方法;體現(xiàn)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求,重視語用能力訓練,珍視學生生疑、質(zhì)疑和釋疑的學習過程,實踐下來教學效果十分突出。又如在口語交際課《勸說》過程中,我精心創(chuàng)設能引發(fā)學生言語表達和交際的情境,組織學生聯(lián)系生活現(xiàn)象感知“勸說”、自選勸題體驗“勸說”、模擬表演呈現(xiàn)“勸說”,通過多層次訓練,由學生提煉勸說技巧,其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得以培養(yǎng)。
三步教學法是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較多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非常受學生歡迎,并且效果良好。如我在執(zhí)教三年級下冊《太陽》一課時,借助三步教學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打造了本堂課的最大亮點。在上課伊始,我針對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饋、檢查、交流。如在反饋中發(fā)現(xiàn)“抵、氏”學生書寫時錯誤率高,通過課件演示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了漢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很好地掌握了字形。課中,我引領學生一起學習太陽“遠”的特點,放手讓學生運用歸納總結(jié)的學習方法在課中教學任務的引領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太陽“大”“熱”的特點。結(jié)課時,我又利用課后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延學,為學生繼續(xù)學習搭建良好的平臺,引導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拓寬了學習平臺,提升了學習能力?!叭浇虒W法”的運用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的適當“后撤”,給了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他們有一種存在感,更易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意愿。
教學《文成公主進藏》一課時,我?guī)е鄬W生在事先完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趣味盎然地讀故事、講故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帶勁,學得快樂。我在課上緊扣課文特點,在理清整篇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求婚、進藏、貢獻”加上時間、人物概括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真正做到了教學無痕,水到渠成。在重點研讀“進藏”這一部分時,我引領著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復述四個小故事,體會故事的美妙與神奇,很好地凸顯了課文文體的特點。整堂課,教師從學情出發(fā),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強化了學生在語文課上的認知與實踐,既充滿了濃郁的文化味,又凸顯了“以生為本、學為中心”教學理念。
其次,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要結(jié)合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運用圖畫、投影、錄像、電影及多媒體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獲得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突破訓練難點,克服思維障礙。如《蝙蝠和雷達》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受到啟發(fā),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靈活生動的動感畫面清晰地展示出“蝙蝠從嘴里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后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這一復雜過程,邊演示邊加以適當?shù)慕忉?,在視覺形象作用下,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準確的科學語言,從而思路豁然開朗,將原先的障礙一掃而空了。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有人推出了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林木田.如何利用電教媒體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3(4).
[2]顏永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0(10).
[3]呂芳金,王郡君.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
[4]牛艷霞.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教師,2013(3).
[5]王益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咨詢,2008(8).
[6]沈文俠.閱讀成為最快樂的事--兒童文學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文理導航,2013(8).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