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燕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中特別強調(diào)“語言”這一項,如果語言特別突出,作文評分等級自然上浮一個檔次,反之,則下降一個檔次??梢?,訓練學生的言語能力十分重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強調(diào):“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北容^法正是踐行這一學科理念的嘗試,即在大量語文閱讀和語言實踐的基礎之上,通過比較不同的寫作內(nèi)容、表達形式、角度等的語言文字,從而獲得言語能力,逐步摸索出屬于獨我的個性化語言風格。請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呵。(節(jié)選自魏巍的《我的老師》)
改文:
她不打罵我們。有一次,她的教鞭要打下來,我用石板一擋,教鞭打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善于觀察這一點。
師:大家看這兩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生:意思一樣,效果不一樣。原文充滿真情,將老師的慈善和愛心、孩子們的天真可愛而略帶頑皮的特點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改文很平淡,有的詞語還不甚妥當,有的句式也毫無情味。
師:請具體闡述一下。
生:“從來”意思是一直如此,從不改變,這個詞強調(diào)了老師根本就不打罵學生們。“僅僅”這個詞是強調(diào)了次數(shù)之少,正是因為次數(shù)之少,才顯得老師愛學生呀。就是這唯一的一次,老師拿著教鞭舉起來,但并沒有真的落下來,所以用上“好像”這個詞才能精準再現(xiàn)當時的情形。“輕輕地”這個詞也表明了老師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否則鞭子就會重重地落下來,發(fā)出“咻”的一聲啊。
生:改文中刪去“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這個短語,直接說“我察覺”,過于籠統(tǒng)不具體。加上這個短語,就強調(diào)了孩子氣,反襯老師對學生的真切的愛。
師:再比較一下?lián)Q掉的兩個詞,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變化。
生:“擋”的對象應該比較有力量,這就說明了老師是真的打?qū)W生啦,不如用“迎”,只是說明一下動作的方向,給人的印象是力量比較??;“打”這個詞與前面“輕輕地”一詞矛盾,即使不用“輕輕地”這個詞,也最好改為“落”,老師畢竟沒有打?qū)W生,所以不能用“打”這個詞,用“落”只是說明動作運動的方向,并沒有刻意施加外力的意思,這樣寫顯得動作很輕。
師:看來一詞之差,效果就迥然不同啦。再看兩個文段的最后一句在句式上的不同。
生:原文采用了感嘆句,表現(xiàn)出孩子們的天真、聰明,襯托出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改文使用了一般陳述句,只是表達了主要意思,卻沒有了情味。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棒。從中可以看出,通過刪、改、換的方法,我們可以體會語言表達的魅力所在。
這個例子的闡述中,老師即采用了比較法,引領學生揣摩遣詞造句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對話中,學生就體會到了如何才能提高語言表達效果。按照此法,我們同樣可以用在作文修改上,通過修改前后的對比分析,達到提高言語能力的目的。有了這個意識,我們即可在大量的語文閱讀中去尋找言語表達的靈感,并逐步獲得清晰又理性的價值判斷。
“修辭學是語言學的一門學科。研究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規(guī)律,即如何依據(jù)題旨情境?!彼?,研究一點兒修辭知識,習得常見的修辭技巧,能夠幫助學生大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提高語言等級的又一個有力武器。請看學生的習作以學生的習作為例:
原文:
我拉著外婆一路向前走去,腳下的雪和著我的步伐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我邊走邊跳,外婆不緊不慢,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
改文:
我拉著外婆一路向前走去,腳下的雪和著我的步伐發(fā)出“咯吱咯吱”的歡唱。我邊走邊跳,像一只出籠的小鳥;外婆不緊不慢,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好像不忍心踩疼腳下的雪似的。
兩文一比較,學生即可看出,改文將“聲音”換成“歡唱”,一詞之差就使得文章擬人的效果顯現(xiàn)出來了。加上“像一只出籠的小鳥”,形象地比喻“我”自由自在的情態(tài);“好像不忍心踩疼腳下的雪似的”就把雪擬人化啦,表現(xiàn)出外婆的動作很輕,把“小心翼翼”的特點具體化了。這么一改,語言的感染力就大大增強。因此,文章是否使用修辭,表達效果常會大不一樣。
言語能力的第三個境界,便是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有個性化的表達,文章才有迷人的魅力,不斷地綻放精彩。請看——
我很詫異,這就結(jié)束了?
那些輕舞飛揚的歲月就這樣離我而去?
我強烈希望有一個濃重的儀式來餞別。
我不是覬覦那幾滴淚水,只是心早已洶涌澎湃。
這段文字排列散淡、自由,很有青春的朝氣;用“輕舞飛揚”形容歲月,用“一個濃重的儀式來餞別”表達對即將流逝的歲月的留戀,用“覬覦”形容希望表達揮灑自己的惜別淚水,用“洶涌澎湃”形容內(nèi)心的情感激蕩,非常典雅。這就形成了這段文字獨有的清新、典雅、濃郁的語言風格,有別于平俗之作的語言的。
總之,運用比較法可以以鮮明的對比,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辨清什么樣的表達才是最有藝術感染力量的,從而不斷歷練自己的言語,并努力將作文的語言等級提高到最優(yōu)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