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菊飛
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呢?
閱讀是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為此,筆者提出,除了瀏覽時文、聆聽時代律動之外,經(jīng)典閱讀是不可或缺的活動,唯有如此,才能為培育個性之花提供天然的土壤。
精心布局就是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用三年的時間,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讀本,反復研讀,從中提煉出最有價值的信息,深度重構知識、智慧結構,習得最實用的寫作技能。中外經(jīng)典書籍浩如煙海,但與高中生繁重的學科任務產(chǎn)生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引領學生學會編寫閱讀計劃,精心選擇閱讀書目,爭取在短暫的三年時間里,閱讀更多數(shù)量、更多種類的經(jīng)典著作,吸納各類大家的智慧,蓄養(yǎng)獨我之氣。
縱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部分,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教材的編排以單元專題的形式出現(xiàn),每一單元均給出了經(jīng)典名篇。每一單元都圍繞一個小的主題展開,如果我們引領學生循著教材的編排推進,有序地閱讀,就會從淺到深,從自然到人生、社會等不同層次地接觸經(jīng)典。一個個單元主題幫助學生從不同方面豐富閱歷、升華思想。我們不妨在幫助學生精讀課內(nèi)文章的同時,適當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篩選出自然、人生、社會方面的,涵蓋政治、哲學、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不同領域的,有代表性的經(jīng)典著作,讓他們閱讀。三年時間內(nèi),如果一個學期閱讀2本名著,三年即達到12本。這12本經(jīng)典作品,連同來自教材的經(jīng)典美文,構成了一座豐富的寫作寶庫,肯定會勝過考場秘籍。
精心細讀就是精讀,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深入文本,含英咀華,發(fā)現(xiàn)問題,質(zhì)疑探究,求問考證,不斷追求高質(zhì)量的閱讀。許多學生往往懂得精讀的好處,但很少認真地精讀,甚至也不知道如何精讀;泛泛而讀的情形到底還是常態(tài),無法形成獨到的發(fā)現(xiàn),無法培育出鮮明的閱讀個性??梢?,老師的干預尤為重要。比如帶領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時間。沒有時間的保證,就無法做到精讀。繁重的課業(yè)負擔,成為學生搪塞展開閱讀的擋箭牌,因此語文課可以預留每周兩節(jié)課的時間,安排學生全力閱讀。雖然短暫的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微不足道,但至少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其次,我們務必抓住寒暑假的珍貴時間,再次強化學生的閱讀,切不可錯過時機。
2.制定計劃。有了可執(zhí)行的計劃,學生的閱讀就有了一定的約束力,便于形成閱讀體系,具體指導閱讀行為,確保閱讀落到實效。山東昌樂二中、浙江杭州外國語學校、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等學校均制定了閱讀綱要,每學期還制定出具體的階段計劃,用以指導全校師生的閱讀活動。
3.營造氛圍。這是從文化濡染、心理暗示的角度培育學生良好的閱讀心態(tài),推動閱讀活動的積極展開。對于經(jīng)典名著,我們不妨要求全班甚至全校的學生、老師共同參與,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猜、心得交流等讀書沙龍活動,營造一個同讀一本書,共享一心得的交流氛圍。有了良好的氛圍,我們等于構建了一個強大的閱讀氣場,吸引、裹挾、推動全體師生醉享閱讀之美。
精心札記就是要求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圈點批注的讀書習慣。這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肯去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哪一個學生肯精選一部名著,精讀幾個章節(jié),他的文章一定會出類拔萃,他一定會徹底掃蕩俗氣、小氣,一定能夠?qū)懗龊駥?、大氣而富有個性之作。我們不妨給予學生以切實的幫助,比如:
1.作提要。及時地回顧所讀,能夠幫助學生再次熟悉內(nèi)容。寫作提要的過程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再閱讀,再創(chuàng)造,是一種超越純感性的活動,是抵達理性彼岸的過渡。
2.作批注。在閱讀過程中,及時記錄靈感,圈點勾畫出重要字詞句段,及時記錄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記錄質(zhì)疑探究的過程,記錄佐證材料。有了這樣的活動,學生就可以深度對話文本,提高閱讀辨識度,攪動思維活動,閱讀期間所迸發(fā)出來的智慧就會如雨后春筍,個性閱讀就會鮮活起來。只有扎實批注,閱讀所得才會豐厚,學生才能深切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心靈富足感,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更強烈的閱讀愿望。
3.寫心得。在批注的同時,學生又會產(chǎn)生諸多新的思想和疑問。如果我們引導他們撰寫主題鮮明的閱讀評論性文章,那就會從整體上提升閱讀質(zhì)量,這必然會為他們積累寶貴的寫作素材。一本書閱讀下來,撰寫兩三篇有觀點、有分析、有論據(jù)的文章,三年下來,就能夠擁有幾十篇有質(zhì)量的好文章,何愁沒有獨樹一幟的寫作素材呢?又何必花費那么多時間去做功利性的備考訓練呢?
記憶是容易被遺忘的,但是心理學研究證明,必要的重復是提高記憶效率的最好途徑。一本經(jīng)典作品就像一座豐富的寶藏,需要我們長時間、多樣性地開采它。因此,我們必須要不斷地通過精讀,借助精讀之后的不斷瀏覽等方法去強化對閱讀所得的記憶、再認識和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