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莎
淺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修辭教學
◎嚴麗莎
修辭學與中學語文教學的關系十分密切。修辭學是語文知識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對修辭知識的掌握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中學語文教學離不開修辭教學,中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離不開修辭教學。呂叔湘先生在1980年就曾指出:“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就要走上修辭學、風格學的道路,也就是文學語言的研究,這是語言學與文學交界處的學科?!盵1]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目標,而修辭教學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所以,切不可忽視修辭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中明確規(guī)定:“中學語文要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倍@些能力的養(yǎng)成離不開修辭教學的參與。在閱讀教學中,修辭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語言的色彩;在寫作教學中,學生能利用修辭表達,潤色自己的情感;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修辭教學能幫助學生表情達意,更好地交流交往。
修辭是一種語言表達格式,它的形式簡短靈活且相對固定,但若能熟練地運用,不僅能豐富語言的形式,更能豐富語言的內容。無論是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還是在初中語文閱讀、寫作、鑒賞中,修辭教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修辭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閱讀欣賞能力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夠體會并品味文章重點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這是對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的要求,而在這過程中,修辭教學是最好的切入點。修辭是對文章或句子所表達意思的修飾性闡釋,許多修辭現(xiàn)象在教材中頻繁出現(xiàn),為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給他們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在進行修辭教學時,教師不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要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回答錯誤的情況下,教師可給予適當?shù)闹笇Ш蛶椭Wo和鼓勵學生的求知欲,切不可武斷地否定學生。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美感,提高表達能力,促進言語積累
修辭學屬于語言學的范疇,修辭能讓語言更加生動、準確、豐富,從而更好地表達思想、抒發(fā)情感,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美感顯得尤為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講,很多名家的語言之所以個性、很多名作塑造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經典,就在于修辭的恰當參與。諸如魯迅在《故鄉(xiāng)》中對楊二嫂是這樣描述的,“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短短一句話就將楊二嫂可笑的人物形象勾勒而出。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是要對這些經典作品中的修辭范例進行重點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鑒賞這些經典語言,從而獲得語言的美感,進而迅速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修辭美感教學是一種使學生獲得詞語藝術化的“煉字”功夫,要求學生將修辭手段與實際表達的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加深文章的藝術性。而在修辭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技巧會愈加成熟,言語積累會愈加豐富,當然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其形象、邏輯思維能力
中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對教材中難度較大的文章有時并不能很好地把握,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喚醒學生的形象思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作者、寫作背景、寫作意圖等,還要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進一步理解和感知文章。形象思維的關鍵就是進行修辭教學,教師對文章的語言進行分析,從細微處讓學生體會情感的差異,加深理解。修辭教學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研究文本,探究文本所隱含的思想情感,最終使學生的形象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一)難以把握修辭的實質
對修辭這一概念以及修辭所涉及的內容,認識不清或認識膚淺。很多教師和學生一提起修辭,立馬就想起“辭格”,似乎修辭就等同于辭格,這樣一味偏重辭格知識的講授,減少了對辭格運用特點和妙處的重視,影響了學生對修辭的理解。事實上,辭格僅僅是修辭的一部分,修辭還包括詞語、句式的錘煉和選擇,使用語言的方法、技巧、規(guī)律等方面。然而一些教師就恰恰忽視了如何運用修辭以及修辭對增強作品可讀性的影響,修辭僅僅被當成基礎(語法修辭)的一個部分去傳授,學生停留在修辭概念的表層,影響了學生對作品本身藝術性和思想性的理解和體會,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還有一些教師意識到了修辭教學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十分重視語言訓練。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將語言訓練和修辭割裂開來,只是單純地講修辭知識,不能將修辭教學自然恰當?shù)厝谌氲秸Z言訓練中。也正因為學生對修辭的掌握途徑比較生澀和單一,所以在口語交際和閱讀寫作中,學生很難做到正確而合理地使用修辭。
(二)脫離語境,影響語言品味能力
修辭作為一種語言活動,無論是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賞析中,還是在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的運用中,都離不開用實例來闡釋和證明其表達效果。任何修辭方式或表達手段,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能顯示效果、發(fā)揮功用。[2]在語境中體會修辭的含義,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作品的意蘊、感受作品的情感、提升自身的審美。然而一些老師卻沒有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修辭實例輔助教學,他們脫離了具體的語境,只是孤立靜態(tài)地講解,結果學生只是理解了什么是比喻或什么是夸張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產生的效果、帶來的價值卻不能真正被學生消化吸收。
(三)偏重單項訓練,忽視綜合運用
如何讓學生掌握一種辭格或者一種句式,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采用單項訓練,通過反復地講解、比較來達到目地。但語文教學目標重視的是學生修辭能力的養(yǎng)成,僅憑單項訓練是達不到這個目標的。因為,在單項訓練中教師會選用比較單一的事例,說明白一個知識點就可以了,如講擬人就僅僅是講擬人,但實際上,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交往活動中,往往需要綜合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而今很多中學的修辭教學就僅僅依托于單項訓練,他們試圖通過單項訓練培養(yǎng)出學生較好的修辭能力,但結果可想而知,費時費力不說,學生對修辭的理解也更加局限和生澀。
針對以上提出的修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充分重視這些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努力找到解決的方法和途徑,以期最終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要樹立正確的修辭觀
全面認識修辭。修辭不等于辭格,修辭除了辭格外,選詞用句、謀篇布局以及語體風格的選擇等等,都屬于修辭的內容;只要是開口說話、動筆寫作,都存在修辭的問題。[3]教師要糾正學生對修辭的片面認識,杜絕“修辭就是辭格”此類的錯誤認識,要使學生樹立起全面而系統(tǒng)的修辭觀。
明確修辭的實質。修辭就是對語言材料進行分析梳理,從而選擇出最適合、最需要、最精致的語言。張志公先生指出:“什么是修辭?修辭就是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根據(jù)一定的目的精心的選擇語言材料這樣一個工作過程?!眳问逑嫦壬舱J為:“修辭學,照我的看法,應該是在各種可供選擇的語言手段之間,各個詞語之間,各種句式之間,各種篇章結構之間,各種風格(或叫做‘文體’、‘語體’)之間進行選擇,選擇那最適應需要的,以達到當前特定的目的?!笨梢?,修辭的實質其實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選擇出最能實現(xiàn)目的的語言材料,而不是簡單的裝飾或者變換說法。明確了修辭的實質,才能樹立正確的修辭觀,學生也才能真正意識到語文學習中的“修辭”問題。
(二)結合語境進行修辭教學
語境是人們運用語言進行言語交際的言語環(huán)境,它作為一個綜合、整體的系統(tǒng),不僅包括文本語境(口語的前言后語、上下文等),還包括人際環(huán)境(修辭雙方各自的客觀、主觀情況及相互關系)、時空語境(修辭活動的時空、場合)、背景語境(歷史背景、社會背景、時代背景、文化氛圍、民族傳統(tǒng)及價值觀)等諸多要素。[4]在中學語文修辭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具體語境的輔助作用,教師要嘗試著將教學建立在語境的基礎上,或者將教學與語境相結合,努力形成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人、人不離境的教學體系。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可多參考淮陰師范學院孔凡成教授的“語境教學”理念,從而在具體的語境中更好地體會和理解修辭的具體含義,避免修辭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
對話語意義的理解是修辭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意義的理解不能夠僅僅停留在概念和字面的意義上,而是要在具體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仔細揣摩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所產生的不同語義,動態(tài)地體會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變化。對話語意義的正確理解就是要了解話語的信息結構,把握話語的信息要點,正確揣測修辭創(chuàng)造主體的言語動機,這對達成交際目的、實現(xiàn)社會互動與合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修辭資料繁雜,很多時候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師要不斷將修辭教學融入到具體語境中,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讓學生真正領會到修辭的精妙所在,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將修辭教學滲透到閱讀及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強化語言修辭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修辭,并在吸收和借鑒了大量的修辭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展開寫作。語文課本中有大量的經典作品,而經典作品的語言之所以準確、生動、有力,這和他們恰當?shù)剡\用了一些修辭技巧是分不開的。[5]教師要重視經典作品中的修辭范例,帶領學生仔細揣摩比較,深入品味賞析,時時注意分析經典語言的美感來源,增強學生對語言的審美能力。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好文章好在哪里,也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好、好的理由是什么。這樣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而修辭教學也將從教師的教轉變?yōu)閷W生的學,學生將在聽說讀寫中自覺自發(fā)地進行修辭學習。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運用修辭學的知識,引導學生提煉出平日在閱讀交際中收獲的修辭方面的竅門和手法,并將其大膽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只有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觸及修辭,才能更清楚地考量學生對修辭的掌握程度,也才能更好地調整修辭教學,學生也將學得更積極、更主動、更深廣。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修辭教學至關重要,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引起重視。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要在閱讀教學中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6]我們必須擺正中學語文教學中修辭教學的地位,不斷有效地施行好修辭教學,把修辭教學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學會修辭、運用修辭,最終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修養(yǎng)。
注釋:
[l]呂叔湘.把我國語言科學推向前進[A].呂叔湘.呂叔湘自選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曹曉斌.中學修辭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3]汪國勝.修辭教學的目標定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4]鄧瑤.語文課程標準下的修辭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5,(26).
[5]陳梅英.修辭在中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07.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嚴麗莎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