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來 黃妙蕓
馬中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要求對比研究
◎陳添來黃妙蕓
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思想水平的高低,語文學習程度如何,作文是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在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寫作訓練。其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教學要求是語文教育中要求學生在寫作方面達到的境地和標準,對寫作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寫作要求明確,能使寫作教學有清晰的方向,有所遵循,并作為檢驗寫作教學是否達到一定水平的標準。依據(jù)寫作要求制訂寫作教學計劃,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其寫作實踐。寫作教學要求與寫作教學理念是一致的,也是教學理念的具體化、操作化。
(一)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華文科課程綱要的寫作教學要求如下:
1.能寫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2.寫文章能做到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思想正確,感情真實,條理清楚,文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guī)范、工整。
3.能摘錄文章要點,作閱讀報告,并能根據(jù)需要,對文字材料縮寫、擴寫、續(xù)寫。
(二)中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寫作教學要求如下: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4.根據(jù)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jù);根據(jù)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
8.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從整體上看,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華文科課程綱要(2000年)(簡稱馬華課綱)中對寫作教學要求共有3項,而中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年)(簡稱中國課標)中則有10項寫作教學要求。馬華課綱的寫作能力教學,基本上是對寫作能力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如“能寫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常用的應用文?!保皩懳恼履茏龅絻热莩鋵?,中心明確,思想正確,感情真實,條理清楚,文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guī)范、工整?!?,“能摘錄文章要點,作閱讀報告,并能根據(jù)需要,對文字材料縮寫、擴寫、續(xù)寫?!敝袊n標的寫作教學除了基本寫作能力要求外,對寫作的主體(學生)、寫作的內容、寫作的方法、寫作的訓練等教學要求提出更具體化的高標準。其中分析如下: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寫作
中國課標強調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寫作教學,希望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保⒁蟆皩懽饕星檎鎿?,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逼鋵崱吧睢本褪侨伺c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包括:其一,個人生活;其二,學校生活;其三,家庭社會生活。這些“生活”在學生作文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既是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刺激物,又是學生寫作的對象。
(二)學生獨立寫作及修改
中國課標鼓勵學生自由地、真實地、個性化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寫作時不僅要表達準確,而且要有自己的語言,要有優(yōu)美的語言,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意識,逐步培養(yǎng)能獨創(chuàng)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就如“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及“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三)自我批改及相互批改
中國課標提出學生自批互批的教學要求,希望學生“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初中生已具備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學生能運用自我修改的策略和方式,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自檢能力和良好的寫作習慣,達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的目的。學生之間的互批互改,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文章鑒別能力,促使他們能夠對照自己的文章,明確得失。學生可針對作文中存在的語文問題,如句子是否通順、文筆是否簡練、有無佳句等進行批改,并寫出中肯的評語。
(四)寫作量化要求
寫作能力的訓練,必須對寫作量有一個基本要求。寫作量過大,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寫作量不足,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中國課標在寫作教學要求中明確地規(guī)定學生在寫作中“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它規(guī)定寫作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這樣語文水平、學生視野、思考能力等也能慢慢提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馬華課綱改革中的寫作教學,可以參考中國課標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并體現(xiàn)著眼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備未來生活之需的思想。馬華課標的寫作教學要求可對學生寫作各個方面提出質與量的規(guī)定。
首先,寫作教學要求的重點應是寫作時要考慮不同目的和對象,即要有讀者意識。讀者意識就是指作者在寫作時將根據(jù)不同的讀者,決定寫作的風格、用詞、語氣等。作者對于讀者了解的信息可以選擇不寫、略寫、詳寫,或者著重展開寫作。
第二,寫作要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范圍提取素材,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鼓勵個性化的表達。這可在課標中提出明顯的導向,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和“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第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交流溝通。寫作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往往和聽、說、讀聯(lián)系在一起。這里所說的聽、說、讀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所說的寫作要與表達相結合,與閱讀相結合之外,還指在寫作活動中要與同伴多交流。同伴往往能提出寫作者還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提出寫作者在寫作活動中或在文章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同學們一旦感受到了交流的樂趣,就能激發(fā)寫作的熱情,就如中國課標提出“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的要求。
第四,明確地規(guī)定寫作的量化指標。馬華課標應該明確地規(guī)定學生在寫作訓練的量化指標。我們也許未能達到中國課標的“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但可依據(jù)華文獨立中學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作出量化指標。明確規(guī)定寫作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水平、學生視野和思考等能力。
馬來西亞和中國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要求都是處在教育大改革的環(huán)境下進行改進,所以較有可比及借鑒性。相對馬來西亞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要求,中國課標的寫作教學要求是富有可借鑒性的,但我們也需要吸取了馬來西亞的寫作教學要求的長處持續(xù)改進。因此,通過兩國初中語文課程的寫作教學要求對比分析,可為馬來西亞未來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要求改進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馬來西亞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課程局.馬來西亞華文獨中初中華文科課程綱要(2000年修訂)[S].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課程局,2000.
[3]倪文錦.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王松泉.語文課程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魏傳憲.語文教學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陳添來 黃妙蕓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師范大學語言暨傳播學院 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