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紅
?
情景創(chuàng)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吳小紅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往往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即是在課堂上營造出和課文內容相似的情景,這有助于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此外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盡可能地做到“感同身受”。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需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還有思想狀況等,同時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以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等作為教學目標。為了做好情景創(chuàng)設工作,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良好的情景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在課程導入階段就做好相關方面的工作。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相對來說年齡還比較小,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還有待提高。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不少學生的心里還想著課間的娛樂活動,此時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心思放到課堂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要注意課程導入的方式,注意課程導入的措辭。舉例來講,筆者在教學《春》這篇課文時就選擇用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以課文中的故事為課堂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筆者以故事導入:同學們,從前有一個眼有殘疾的人在街頭乞討,可是他的收入并不高。不久來了一位詩人,詩人覺得盲人很可憐,乞討來的錢物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滿足不了,于是詩人靈機一動,在殘疾人面前的黑板上寫了幾行字,之后殘疾人就收到了很多人的善意。這是為什么呢?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筆者趁熱打鐵,故意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這位詩人的話,你會在黑板上寫什么呢?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的導入可以明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良好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同時還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使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以促進情景的科學化?,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語文教育提供了積極的幫助,多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為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積極的條件。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使教學情景更加細膩,這有利于進一步引起學生心理的共鳴。比如說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資料以音頻、圖片甚至視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要求,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茖W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到的感官越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就更加深刻,而且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共同工作有時候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舉例來講,筆者在教學愛國英雄文天祥的時候就利用多媒體拉近學生和人物之間的距離,因為文天祥是古人,現(xiàn)代學生只能夠從書本上了解其事跡,但是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會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文天祥的畫像,需要的時候還會播放一些講述文天祥事跡的視頻資料。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出更加符合課文教學要求的情景,學生通過視頻體會到文天祥一生的心酸和坎坷,學生對文天祥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對文天祥所代表的愛國精神理解地更加深刻。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合理地使用音樂。音樂對課堂氣氛的營造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筆者選擇用《陽關三疊》作為背景音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注意合理提問
科學合理的提問對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同樣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生的好奇心還比較重,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課堂提問不僅僅可以用來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同時還能夠幫助教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課本內容產生興趣。學生對事物的探索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而學生對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的知識,其理解和掌握會更加得深刻。
(二)給學生表演的機會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有不少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筆者認為通過表演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為學生想要表演得惟妙惟肖,必然需要摸透文章內容,對其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思想等都有比較深刻地認識,然后才能付諸表演。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表演才能。
情景的創(chuàng)設其目的是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要立足于教材,從教材出發(fā)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玉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吳小紅 江西省萬年縣齊埠中學 3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