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重慶 400700)
?
在高師體育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軟式壘球的興趣①
姚瑤
(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重慶400700)
摘 要:軟式壘球是中國壘球協(xié)會新興的一項推廣項目。經(jīng)過安全改進后的球棒和球都是由泡沫橡膠制成,質(zhì)地柔軟,是一項非常好且具有很好安全性的陽光體育運動。軟式壘球與正式的壘球比賽相比,規(guī)則更簡單化。在拋投、擊打、跑動過程中,強調(diào)開動腦筋、快速反應;不僅能夠鍛煉身體素質(zhì),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判斷能力,更能培養(yǎng)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軟式壘球是一項新興的、趣味性很強的運動技術。將軟式壘球引入體育教學課堂,是我院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何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接受、喜愛這項運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尤為重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探索靈活多樣的學習實踐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軟式壘球的興趣,提高教與學的學習效果,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師體育教學軟式壘球合作學習興趣培養(yǎng)
我院作為中國軟式壘球?qū)嶒灮?,將軟式壘球引入體育教學課堂,是我院課堂教學改革的組成部分之一,是適應體育教學改革新課程目標要求的重要舉措。高師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要求要有趣味性。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如何運用更實用、更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既讓學生掌握軟式壘球基本動作技術、方法特點,又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軟式壘球的興趣,這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從心理學觀點來看,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chǎn)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而興趣的產(chǎn)生是由于獲得某方面的知識或參與某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例如,一個人對籃球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地尋找機會去參加。當他在活動參與過程中產(chǎn)生愉悅情緒,并從心里感受到放松和活動的樂趣,自然就會自覺自愿地、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其中。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引入軟式壘球,以生生互動為主要取向的實踐活動,能充分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理念與策略。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得獎勵或者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探索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軟式壘球的興趣、掌握軟式壘球動作技術方法與技能技巧的重要舉措。
“傳接球”是軟式壘球最基本的、也是進行比賽所必需的動作技術。如果不能快速準確地完成球的傳接,比賽就無法進行。因此,學習“傳接球”的動作方法,是了解軟式壘球這一新興項目的最基本途徑。
從動作結構來看,“傳接球”包括“傳”和“接”兩個部分?!皢问旨缟蟼鳌笔擒浭綁厩蜃罨镜摹皞髑颉奔夹g,右手或左手均可;“接球”則是用雙手接握球,具體方法有:接平直球、接地滾球、接高飛球,根據(jù)來球的方向、速度以及運行路線等,運用不同的接球手法。因為高飛球的運行速度相對較慢,對于初學壘球的我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軟式壘球有限的學時內(nèi),我們要求學生在掌握“接高飛球”動作技術的基礎上,再了解其它幾種不同的接球方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針對高師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我們將學生分成3~5人小組,要求自由組合、自主練習,相互觀察、相互糾錯。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樂趣。在課堂教學有限的課程學時內(nèi),以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分析對比“兩人傳接球”的效果。測試項目:兩人相距13~15米共傳接40個球,從測試結果看,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傳接球的效果好,練習的興趣更濃厚,對“軟式壘球”的認識了解也更深刻,接住球的成功率明顯比自主學習的小組成員高。(見表1)
表1 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接住球的成功率對比
2.1了解軟式壘球擊打“T座定位球”的關鍵技術要點,是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手段。
“準確、有效”地擊打“T座定位球”,是了解棒壘球擊球技術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推廣軟式壘球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基本技術。擊打“T座定位球”,包含:“握棒、站位、引棒、擊球”等技術要點。擊打一個好球,應該注意的幾個關鍵點:“正確握棒”是擊打好球的基礎;“合理站位”是準確擊球的前提;“引棒—揮棒路線”是擊打好球的關鍵。
合理擊球,要求既要“準確”同時還要“有效”,即是:要有目的地擊打球。每一次擊打球的效果,根據(jù)球飛行的線路,可以是高遠球、也可以是既平又快的平直球、還可以是有戰(zhàn)術意圖的慢拋球。要擊出“有效”的好球,必須在反復練習、熟練并基本達到“動力定型”的前提下,才能在擊球瞬間快速的反應并做出正確合理的擊球動作。
了解了擊球的關鍵點并且能有效地擊打出每一個好球,在實際效果上,對學生心理產(chǎn)生強烈的良性刺激,促使學生更期待下一次的動作體驗,希望打出更好的目標定位球,以此獲得更深刻的價值體驗,促使內(nèi)心愉悅情緒的良性增長,從而激發(fā)學生更自愿、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過程中。
2.2以生生互動為主導的教學實踐模式,激發(fā)學生對軟式壘球的興趣。
一次揮棒擊出球的好與壞,取決于幾個因素: 擊球員的基本身體素質(zhì)(主要是上下肢協(xié)調(diào)能力)、“引棒—揮棒”的運行線路及幅度、擊球力量的大小…..等等。這三個要素中,“引棒—揮棒”的運行線路及幅度是關鍵,它是決定擊球效果的最直接因素。由于學生動作技能的差異性,完成擊球動作的隨意性很強,對擊出球的方向不明確,出球的速度更不能掌控。因此,讓學生了解“軟式壘球”的擊球特點與方法并產(chǎn)生興趣,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在指導學生學習練習過程中,我們以一個小組作為合作學習
的組合體,將擊打“T座定位球”與已經(jīng)掌握的傳接球技術結合,輪換練習、交替進行。在合作學習中,要求學生不僅要明確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標任務。
具體練習方法是,將小組成員分成兩個小隊,一隊成員練習擊打,另一隊則負責接球;讓小組成員協(xié)同配合,定目標、定位置。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條件(主要在于上下肢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要求擊球員有意識、有目的地將球擊給接球員(接球員站在距擊球員遠近不同的位置)。在練習的初期,將球擊給近距離的接球員;隨著擊球動作的熟練,要求擊球員逐漸加大動作幅度以及擊球力量,將球擊到更遠的不同位置點……擊打組成員每人擊球一定次數(shù)后,兩隊互換角色再進行相同練習。學習小組之間則采用游戲、比賽等形式,既要求準確擊球率(準確擊打并將球打出一定距離),又要求接球穩(wěn)定性(接住球的機率),最后評定小組成績。……如此反復進行,以達到準確、有效地擊球的目的。
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動作技能提高更新的過程,個體的認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等隨著實踐技能的加強而得以提升;綜合素質(zhì)的強化與拓展,使個體在此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心理的滿足感,以此愿意更進一步地充實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參與運動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強化技能技巧的心理需求更加強烈……從而達到“熟練——強化——提升”、活動興趣不斷提升的最終目的。
在高師體育課堂中引入軟式壘球,除豐富課程教學內(nèi)容外,項目本身具有較強的游戲性、趣味性和觀賞性,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練習的興趣。合作學習這種以生生互動為主要取向的教學策略,既能在教學過程中以有形而有趣的形式充分體現(xiàn),又是實踐技能培養(yǎng)中不可或卻而且具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組織措施。通達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方式,引導學生既了解“教”的方法,同時體驗“學”的快樂,真正感受運動——快樂——健康的內(nèi)在樂趣。
參考文獻
[1]郭炎林.慢速壘球運動在高校開展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6).
[2]吳剛.我國高校開展壘球運動存在的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7).
[3]陳劍鋒.我國高校棒壘球運動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4]鈴木征,梁銀超.壘球運動的歷史[J].成都體院學報,1982(2).
[5]劉磊.棒壘球運動普及途徑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7).
課題來源:①重慶師范大學教改立項項目《農(nóng)村小學全科教師教育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探索研究》(編號:201417)。
作者簡介:姚瑤(1964—),女,四川安岳人,教育學學士學位,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c)-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