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關鍵詞】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2—0024—01
中學時期是人生重要的階段,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想尚不夠成熟、行為較易沖動、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處在開放和復雜的現今社會中,面臨形形色色的矛盾沖突和困難挫折,極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就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就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要分析。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壓力過大。激烈的學習競爭、巨大的升學壓力、模式化的課堂教學以及身邊人們過高的期望值等,都會給思想和精神發(fā)育原本就不夠成熟的中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導致學生精神越來越緊張、神經越來越敏感、心理越來越脆弱,而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在中學生階段也是最為普遍的。
2.人際關系不協調?,F在中學生年齡段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沒有機會去學習實踐如何分享與理解。這就造成了孩子們自我中心意識強烈,但不善與人團結合作、不會理解他人、不替他人考慮。最終導致一部分學生溝通不暢,與他人之間交往因缺乏尊重和信任而出現問題。
3.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也是中學生比較常見的一個心理問題,歸結其出現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學生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不足。
4.情感方面的困擾。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對異性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對情感充滿了期待和幻想。這一時期的中學生,一方面情感豐富、感情細膩、極其敏感;另一方面又因為思想不夠成熟、情緒容易波動、辨別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很容易引發(fā)情感方面的問題。
5. 缺乏良好的性格。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性格塑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個良好的性格是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逐步累積、沉淀并最終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社會、家庭、老師、同學多方面的參與和幫助,一個良好的性格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極其重要和關鍵的。
二、對策
1.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學校要充分利用宣傳欄、校訓標語及校園廣播等校園資源,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大力營造校園心理健康的濃郁氛圍。有條件、有資源的學校,還可以結合身邊的實際案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自覺建立抵御不良心理問題的防線,使他們的身心能夠全面、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2.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開設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外,其他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也應該更加注重在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優(yōu)美雋永的文字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引導學生對自然的探索、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和理解。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品性,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溫馨、民主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要學會看到孩子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并根據這些變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要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聲音,多進行交流溝通,多進行換位思考;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學會認可孩子的長處,多進行肯定,多進行鼓勵,幫助他們獨立、健康成長。
4.用理想和信念指引人生方向。理想和信念對于人生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在中學教育階段,教師要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通過廣泛開展課堂理論教學和課外活動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領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堅定的信念,端正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自覺高效地投入學習,快樂健康地進行生活。
5.家校聯合創(chuàng)建健康的校外教育環(huán)境。幫助孩子們健康使用網絡、摒棄網癮等惡習,需要學校、教師、家長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密切配合,需要各方面合力構筑起一道立體的防護網:一方面加強對于迷戀網絡的孩子們的教育和引導,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更加健康、積極向上的愛好,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公安、文化等多個部門加強對于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治理和凈化,減少各種外部誘惑,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更加純潔、安全的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