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基于上市公司2004—2014年數據的實證

        2015-02-24 00:46:32王宇露
        上海電機學院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王宇露, 劉 芳

        (上海電機學院 商學院, 上海 201306)

        ?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基于上市公司2004—2014年數據的實證

        王宇露,劉芳

        (上海電機學院 商學院, 上海 201306)

        摘要:從企業(yè)規(guī)模、盈利和成長3方面出發(fā),設計了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從地區(qū)分布、行業(yè)和所有制3個維度對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競爭力進行了橫向比較,接著從整體、地區(qū)、行業(yè)和所有制4個維度,對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競爭力進行了縱向比較,得出了深化產業(yè)結構調整、規(guī)避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克服資源約束、充分發(fā)揮消費和投資的拉動作用、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結論。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 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裝備制造業(yè)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yè)發(fā)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產業(yè),其產業(yè)關聯度高、吸納就業(yè)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各行業(yè)產業(yè)升級、技術進步的主要保障[1]。經過多年的發(fā)展,中國裝備制造業(yè)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guī)模和具備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yè)體系,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模型為業(yè)[2]。然而,雖然中國已躋身于裝備制造大國行列,但大而不強的矛盾是一直困擾著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問題[3]。

        近年來,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出臺了各種扶持裝備制造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注1]2015年1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發(fā)布了《關于加大重大技術裝備融資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見》,2015年4月,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中國裝備制造業(yè)得到了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產業(yè)規(guī)模、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都有大幅提升。國際產能布局和裝備制造的跨國合作也初見成效[4]。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在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梳理與比較的基礎上,以強而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導向,在科學性、效用性、可操作性、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原則指導下,從企業(yè)規(guī)模、盈利和成長三方面出發(fā),編制了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數,并以上市公司2004—2014年數據為依據,對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競爭力進行評價。避免了傳統(tǒng)的僅以“營業(yè)收入”為指標評價公司競爭力,側重于“大”而非“強”的不足。

        1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1.1 指標選取

        通過德爾菲法[5]確定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涉及的指標及其權重,具體包括規(guī)模、盈利和成長3個方面。反映企業(yè)規(guī)模水平的指標包括營業(yè)收入、總資產和員工人數等;反映盈利水平的指標包括凈利潤、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和人均凈利潤等;反映企業(yè)成長水平的指標包括營業(yè)收入增長率(3年平均)、總資產增長率(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3年平均)和資產負債率。

        1.2 數據處理

        評價指標有正向指標、逆向指標和適度指標之分,正向指標是數值越大越好的指標,逆向指標是數值越小越好的指標,適度指標是數值位于某一合理區(qū)間為最好的指標。本文涉及的指標包含正向指標和適度指標兩類,根據評價指標性質的不同,分別進行了標準化處理。正向指標(除資產負債率以外的其他指標)采用動態(tài)功效系數法進行處理,適度指標(資產負債率)采用模糊數學中的隸屬賦值方法進行處理[6-8]。

        1.3 評價指標體系模型

        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模型為

        2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

        根據中國證監(jiān)會的上市公司行業(yè)分類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第3季度末,中國A股市場共有789家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剔除近3年有ST或*ST記錄的公司,剩余729家公司,構成本文評價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樣本空間。在這729家公司中,從營業(yè)收入的代表性來看,樣本空間的營業(yè)收入覆蓋率為97.27%。從總資產的代表性來看,樣本空間的總資產覆蓋率是96.3%。從員工人數的代表性來看,樣本空間的員工人數覆蓋率達95.46%。綜上分析,不難發(fā)現,樣本空間的上市公司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1 地區(qū)分布

        從樣本空間的省市分布情況來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家數最多的前6個省市依次為: 廣東(144家)、江蘇(111家)、浙江(96家)、北京(51家)、上海(45家)和山東(44家)。

        圖1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省市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over provinces and cities

        由圖1可知,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6個省市均分布在東部地區(qū),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分區(qū)域進行比較。其中,東北地區(qū)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東部地區(qū)包括浙江、山東、廣東、江蘇、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福建;中部地區(qū)包括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山西;西部地區(qū)包括重慶、四川、云南、山西、廣西、內蒙古、貴州、甘肅、新疆、青海、海南、寧夏。

        圖2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區(qū)域分布Fig.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由圖2可知,超過7成的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來自東部地區(qū),13.03%的來自中部地區(qū),9.33%的來自西部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占比不到5%。

        2.2 行業(yè)分布

        從樣本空間的行業(yè)分布來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數目由多至少依次為: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194家),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153家),專用設備制造業(yè)(123家),通用設備制造業(yè)(89家),汽車制造業(yè)(75家),金屬制品業(yè)(40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29家),儀器儀表制造業(yè)(26家),如圖3所示。

        圖3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行業(yè)分布Fig.3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由圖3可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的公司數量占比為26.61%,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的占比為20.99%,專用設備制造業(yè)的占比為16.87%,這3個行業(yè)的公司數量合計64.47%,超過了6成。

        2.3 所有制分布

        從樣本空間的所有制分布來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數目最多的是民營企業(yè)(509家),其次是中央國有企業(yè)(98家)和地方國有企業(yè)(96家),其他企業(yè)(13家)、外資企業(yè)(10家)和集體企業(yè)(3家)則數量很少。

        由圖4可知,將近7成的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為民營企業(yè),26.61%的公司為國有企業(yè),其他企業(yè)、外資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合計占比不到4%。

        圖4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所有制分布Fig.4 Ownership distribution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3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50強概況

        3.1 2014年的競爭力50強名單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排名前50位的上市公司名單如表1所示。

        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50強的上市公司中既包括20世紀90年代以前成立的老牌企業(yè)(如格力電器、青島海爾、中集集團、四川長虹),也不乏2007年以后成立的后起之秀(如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重工)。

        表1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50強排行榜

        (續(xù)表1)

        3.2 2014年競爭力50強的地區(qū)分布

        從競爭力50強的省市分布來看,公司數目較多的省市包括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河北、河南;湖北有2家入選;湖南、江西、山西、四川、新疆、重慶則各有1家公司入選(見圖5)。

        由圖6可知,競爭力50強的入圍企業(yè)主要來自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等東部地區(qū),占比高達78%;中部地區(qū)占比為14%;西部地區(qū)占比為8%;而東北地區(qū)則無一家公司入選。

        競爭力50強集中的東部地區(qū)中,入選50強的公司比率最高的省市是河北省(23.08%),北京的入選率位列第2,達到了近兩成(19.61%),接下來是山東(13.64%)和上海(8.89%)。值得注意的是,裝備制造企業(yè)上市公司數目最多的3個省入選50強的比率非常低,浙江為7.77%,廣東為5.56%,江蘇僅為3.60%。

        圖5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競爭力50強的省市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ver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the top 50 listed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圖6 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競爭力50強的區(qū)域分布Fig.6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50 listed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3.3 2014年競爭力50強的行業(yè)分布

        從競爭力50強的行業(yè)分布來看,公司數目最多的行業(yè)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14家),接下來依次為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10家),專用設備制造業(yè)(8家),汽車制造業(yè)(8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4家),通用設備制造業(yè)(3家),金屬制品業(yè)(3家),儀器儀表制造業(yè)則無一家公司入選(見圖7)。

        圖7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 指數50強的行業(yè)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ver industries of the top 50 listed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的上市公司競爭力50強的入圍率最高(13.79%),汽車制造業(yè)的次之(10.68%),其他行業(yè)則均在10%以下(金屬制品業(yè)7.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7.22%,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6.54%,專用設備制造業(yè)6.50%,通用設備制造業(yè)3.37%)。

        3.4 2014年競爭力50強的所有制分布

        從競爭力50強的所有制分布(見圖8)來看,民營企業(yè)占據了4成,地方國有企業(yè)和中央國有企業(yè)各占3成左右,其他所有制企業(yè)中集體企業(yè)有一家入選。

        圖8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 指數50強的所有制分布Fig.8 Ownership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50 listed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雖然民營企業(yè)入選競爭力50強的公司絕對數量最多,但相比而言,國有企業(yè)的入選率更高,地方國有企業(yè)的入選率為15.63%,中央國有企業(yè)的入選率為14.29%,集體企業(yè)的入選率為1/3。

        4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橫向比較

        4.1 基于地區(qū)分布的重點省市競爭力比較(2014年)

        從地區(qū)分布情況來看,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河北是公司數量分布或者50強分布較集中的省市。以2004年的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為基期,計算得到2014年這7個省市的競爭力,由高到低依次為河北(103.06)、山東(100.26)、北京(97.73)、上海(95.00)、廣東(91.85)、浙江(91.78)、江蘇(90.81),如圖9所示。

        圖9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重點省市競爭力Fig.9 Distribution of importan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erms of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從這幾個重點省市的優(yōu)勢行業(yè)來看(見表2),河北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汽車制造業(y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金屬制品業(yè);山東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專用設備制造業(yè);北京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通用設備制造業(yè),金屬制品業(yè),汽車制造業(yè);上海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汽車制造業(yè),通用設備制造業(yè),專用設備制造業(yè);廣東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金屬制品業(yè),汽車制造業(y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浙江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儀器儀表制造業(yè),汽車制造業(yè),金屬制品業(yè);江蘇排名前3的行業(yè)依次為汽車制造業(y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儀器儀表制造業(yè)。

        4.2 基于行業(yè)的競爭力比較(2014年)

        從2014年的行業(yè)比較來看,競爭力由強至弱依次為汽車制造業(yè)(102.2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100.00),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94.61),金屬制品業(yè)(92.96),專用設備制造業(yè)(91.4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90.54),儀器儀表制造業(yè)(90.05),通用設備制造業(yè)(88.79),如圖10所示。

        結合行業(yè)分布情況可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雖然公司數量最多,但是平均競爭力排名卻較為偏后,汽車制造業(yè)與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雖然公司數量不多,但是平均競爭力卻排名靠前。

        表22014年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重點省市的行業(yè)競爭力

        Tab.2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n 2014 in important provinces and cities with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省市行 業(yè)2014年競爭力河北汽車制造業(yè)141.5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125.29金屬制品業(yè)113.23山東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119.64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108.27專用設備制造業(yè)97.73北京通用設備制造業(yè)127.37金屬制品業(yè)114.75汽車制造業(yè)113.69上海汽車制造業(yè)114.71通用設備制造業(yè)110.23專用設備制造業(yè)101.03廣東金屬制品業(yè)102.95汽車制造業(yè)102.31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93.84浙江儀器儀表制造業(yè)108.33汽車制造業(yè)101.74金屬制品業(yè)101.63江蘇汽車制造業(yè)98.77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97.60儀器儀表制造業(yè)89.22

        圖10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行業(yè)競爭力指數Fig.10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4.3 基于所有制的競爭力比較(2014年)

        從2014年的所有制比較情況來看,競爭力指數由高到低依次為集體企業(yè)(118.66),中央國有企業(yè)(101.97),地方國有企業(yè)(100.78),外資企業(yè)(100.19),其他企業(yè)(96.26),民營企業(yè)(89.46),如圖11所示。

        圖11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所有制競爭力Fig.11 Ownership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2014

        結合所有制分布情況可知,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yè)競爭力也呈現出和行業(yè)比較類似的特點,民營企業(yè)數量眾多但平均競爭力卻較弱,即“多而不強”。

        5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縱向比較

        5.1 整體競爭力的時間序列分析(2004—2014年)

        以2004年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指數為基期,2004年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為100,以后年份均與基期相比,得到各年的競爭力指數,如圖12所示。

        圖12 2004—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整體競爭力Fig.12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2004—2014年,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在頭兩年持續(xù)上漲,2006年達到峰值107.41。但接下來的3年一直下跌,跌至2009年的95.97。2010年略有回升,達到98.27,2011—2012年繼續(xù)低位運行,2013年有所回升,達95.34,但2014年又降至93.02。

        2004—2006年間,受非典事件結束的影響,經濟基本面逐步好轉,競爭力指數平穩(wěn)增加;2006—2007年競爭力指數驟然下降,無獨有偶,中國A股市場也在這段時間出現了罕見的牛市行情,極有可能是資本市場的擠兌效應導致上市公司減少了實體投資,從而削弱了公司的競爭力。2008—2009年間,全球經濟遭受了金融危機的重創(chuàng),中國的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也難以獨善其身,競爭力繼續(xù)減弱。2010年競爭力指數的短暫回升主要歸功于2008年底至2009年末中央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2011—2012年,中國的宏觀經濟始終在波動中下行,在經濟增長持續(xù)走低的背景下,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的競爭力在低位徘徊也是必然。2013年競爭力指數有一定的提升,這主要受益于2012年底“十八大”對經濟的刺激政策。2014年競爭力指數走勢沒有延續(xù)2013年的勢頭,這表明國家政策對于裝備制造業(yè)的拉動作用有限,企業(yè)需要更多的依靠自己來提升競爭力[11-12]。

        5.2 地區(qū)競爭力的時間序列分析(2004—2014年)

        從2004—2014年的重點省市競爭力對比情況來看,早期排名靠前的省市為廣東和上海,但這兩個省市的競爭力之后基本處于下降的態(tài)勢,到后期已經逐步喪失了優(yōu)勢地位,被河北、山東、北京等地取而代之,如圖13所示。

        從2004—2014年的區(qū)域競爭力指數對比情況如圖14所示,雖然東部地區(qū)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數量較多,早期競爭力排名居前,但近年來競爭力優(yōu)勢有所減弱。中部地區(qū)的競爭力逐漸崛起,東北地區(qū)的競爭力排名靠后,西部地區(qū)的競爭力則波動最為劇烈。

        2004—2014年地區(qū)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格局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產業(yè)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資源約束等。東北地區(qū)由于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進度較慢,已逐步褪去老工業(yè)基地的光環(huán)。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的省市則因為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喪失了勞動力優(yōu)勢。總之,資源約束的問題導致了各地區(qū)的競爭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13]。

        圖13 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重點省市競爭力Fig.13 Competitiveness of importan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erms of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圖14 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區(qū)域競爭力Fig.14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5.3 行業(yè)競爭力的時間序列分析(2004—2014年)

        從2004—2014年的行業(yè)競爭力變化情況來看,如圖15所示,裝備制造業(yè)的8個2級行業(yè)可以分為4類。第1類是汽車制造業(yè),其競爭力指數一直高于其他行業(yè),屬于裝備制造業(yè)的優(yōu)勢行業(yè);第2類是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運輸設備制造業(yè),其競爭力指數在波動中呈現穩(wěn)中有升的發(fā)展;第3類是儀器儀表制造業(yè),競爭力指數波動最為劇烈,且大多數年份排名均較為靠后;第4類是金屬制品業(yè),通用設備制造業(yè),專用設備制造業(y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這些行業(yè)的競爭力變化趨勢非常接近。

        圖15 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行業(yè)競爭力Fig.15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汽車制造業(yè)競爭力的優(yōu)勢主要源于我國家庭汽車的消費需求。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4年以來,中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一直在穩(wěn)步增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主要是因為高鐵建設、航空航天都是近幾年中國宏觀調控重點扶持的對象。儀器儀表業(yè)競爭力處于劣勢,主要是因為該行業(yè)上市公司多為江浙地區(qū)的民營企業(yè),規(guī)模不大,且較少受到國家政策的優(yōu)惠。其余行業(yè)的競爭力則主要受到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呈現出類似的波動規(guī)律[14]。

        5.4 所有制競爭力的時間序列分析(2004—2014)

        從2004—2014年所有制競爭力的比較情況來看,2009年以后,集體企業(yè)的競爭力最強,國有企業(yè)的競爭力次之,接下來是其他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競爭力則一直墊底,如圖16所示。

        圖16 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所有制競爭力Fig.16 Ownership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從2004—2014年所有制規(guī)模指數的比較情況來看,集體企業(yè)的規(guī)模競爭力最強,2009年以后,國有企業(yè)相對于與民營企業(yè)的規(guī)模競爭力差距進一步增大,如圖17所示。

        圖17 2004—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所有制規(guī)模指數Fig.17 Scale index among all types of ownership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從2004—2014年所有制盈利指數的比較情況來看,國有企業(yè)的盈利能力最差,民營企業(yè)等其他所有制性質的企業(yè)盈利能力均高于國有企業(yè),如圖18所示。

        圖18 2004—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所有制盈利指數Fig.18 Profit index among all types of ownership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從2004—2014年所有制成長指數的比較情況來看,民營企業(yè)的成長能力高于國有企業(yè),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業(yè)成長能力則波動較為劇烈,如圖19所示。

        圖19 2004—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 上市公司所有制成長指數Fig.19 Growth index among all types of ownership of China’s lis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uring 2004-2014

        通過對不同所有制的競爭力及分指數的比較,不難發(fā)現: ① 2009年后國企的規(guī)模優(yōu)勢更加明顯,表明2008年底至2009年末中央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存在資源錯配現象,民營企業(yè)的融資環(huán)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有可能變得更加惡劣;② 民營企業(yè)等其他所有制性質的企業(yè)盈利能力均高于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成長能力也高于國有企業(yè),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有必要;③ 民營企業(yè)的規(guī)模指數和成長指數2013年后有所回升,表明2012年“十八”大提出的減稅政策使得民營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15]。

        6研究啟示與展望

        從中國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到4點啟示: ① 中央國有企業(yè)、地方國有企業(yè)的競爭力最強。這是否與產業(yè)集中度、政府的金融支持存在關系?② 作為傳統(tǒng)的裝備制造業(yè)優(yōu)勢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廣東和上海為何競爭力逐漸在下跌,這與產業(yè)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資源約束、生產性服務業(yè)的發(fā)展等因素有多大關系?③ 上海、廣東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應如何深化產業(yè)結構調整、規(guī)避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克服資源約束,以提升裝備制造業(yè)的地區(qū)競爭力?④ 從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來看,民營企業(yè)要高于國有企業(yè),這似乎說明裝備制造業(yè)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有必要的。這些啟示值得我們在未來的研究中去進一步建模與實證。此外,我們認為,進一步區(qū)分高端裝備制造,傳統(tǒng)裝備制造的地區(qū)分布,可以為優(yōu)化裝備制造業(yè)的區(qū)域布局、設計差異化的產業(yè)扶持政策提供理論上的指引。

        參考文獻:

        [1]王宇露,楊翠蘭.基于供應鏈的上海裝備制造業(yè)生產性服務研究[J].江蘇商論,2010(8): 41-42.

        [2]林鳳霞.推動中國裝備制造業(yè)從傳統(tǒng)向高端躍升的思考[J].中州學刊,2011(6): 48-51.

        [3]沈青.高端裝備制造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演化路徑研究——以杭州汽輪動力集團公司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2): 170-173.

        [4]劉旭.中外制造類大型企業(yè)國際化內生能力的比較研究——基于聯想及華為國際化實踐的三層次模型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4): 21-27.

        [5]趙繼新,鄭強國,董艷輝.基于德爾菲法的區(qū)域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25): 53-56.

        [6]江若塵,曹光明,王丹.中國500強企業(yè)競爭力發(fā)展的結構性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3(3): 66-74.

        [7]江若塵,吳燁.中國500強企業(yè)競爭力研究——基于2004—2011年的數據[J].財經問題研究,2012(5): 80-87.

        [8]張進財,左小德.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管理世界,2013(10): 172-173.

        [9]王宇露,顧凌燕.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07,10(2): 139-141.

        [10]孟丁,許志超.企業(yè)資源對企業(yè)國際化程度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中國制造企業(yè)的數據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3(3): 91-95.

        [11]喬莉.基于制度視角的國際化程度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投入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4,32(5): 90-93.

        [12]朱高峰.制造強國戰(zhàn)略[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13,16(4): 171-176.

        [13]江飛濤.實施中國制造強國戰(zhàn)略的政策體系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5,17(7): 49-53.

        [14]余東華,胡亞男,呂逸楠.新工業(yè)革命背景下“中國制造2025”的技術創(chuàng)新路徑和產業(yè)選擇研究[J].天津社會科學,2015(4): 98-107.

        [15]王喜文.“工業(yè)4.0”對“中國制造”的啟示[J].中國國情國力,2015(11): 1.

        WANGYulu,LIUFang

        (School of Business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scale,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is made for competenc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4 in view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dustry and ownership. A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is then made for competenc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4 to 2014 in view of overall and regional performance, industry and ownership. Finally,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cluding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voidance of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rising labor costs, overcom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role of investment and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an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s.

        Key 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isted enterprise; compete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F 272.5

        文章編號2095 - 0020(2015)06 -0357 - 11

        作者簡介:王宇露(1978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行為與戰(zhàn)略,E-mail: wyl3277@126.com

        收稿日期:2015 - 10 - 31

        猜你喜歡
        裝備制造業(yè)上市公司
        河南省裝備制造業(yè)價值鏈升級機理與路徑研究
        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江蘇加快裝備制造業(yè)走出去的探析
        中國裝備制造業(yè)階段競爭力研究
        陜西省裝備制造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效率評價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yè)促進裝備制造業(yè)升級的策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2期)2016-12-06 10:47:14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發(fā)放問題及對策
        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披露問題研究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6:22
        日本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a∨免费播放| 国产福利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婷婷丁香社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日本女优爱爱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日本无码网站|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国产无码十八禁| 天堂精品人妻一卡二卡|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波多野结衣有码| 美腿丝袜美腿国产在线| 色婷婷久久亚洲综合看片|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三级精品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中字| 国产精品久久久av久久久|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成年人干逼视频水好多| 国产熟妇按摩3p高潮大叫|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老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特黄|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亚洲国产天堂av成人在线播放 | 偷偷色噜狠狠狠狠的777米奇|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国产精东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