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株密植青貯玉米在養(yǎng)牛生產中的應用
高善君
(黑龍江省雞西市動檢站1581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形勢的好轉,許多地方開始紛紛種植青貯玉米,制作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從2010年開始,引進雙珠密植青貯玉米技術,獲得成功。全地區(qū)每年推廣面積10萬畝,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40%,667m2可生產飼料5~10t。由于提高了飼料品質,奶牛產量可提高10%,肉牛產肉率提高20%,可增加效益5266萬元。
1主要特點
通過開展雙株密植青貯玉米在養(yǎng)牛生產中的應用,提高了飼料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由原來的3335m2飼養(yǎng)1頭奶牛提高到667m2飼養(yǎng)2頭奶牛的水平。降低了秸稈中的粗纖維含量,使飼料青綠多汁,改善了適口性,提高了牛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擴大了飼料資源,提高了奶牛產奶量和肉牛日增重,有效地解決了我地冬季養(yǎng)牛的青飼料短缺的矛盾,使我地養(yǎng)牛常年可以利用到青飼料。
2主要技術
青貯玉米的栽培技術:①選地域整地方法與普通籽實用玉米相同,土質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地塊有利于獲得高產。②播種期與玉大田作物播種期相同,我地區(qū)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③耕種方法采用單壟、雙株、密植,株距為5cm,667m2播種量為玉米種子3.5~4.0kg。④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中耕、滅茬、清除玉米壟間雜草;三葉期間苗,四葉期定苗;玉米青貯要的是高的生物產量,必須大肥大水,一般施肥量為667m2用10~15kg。拔節(jié)前期選用乙莠水化學除草劑,有效防治病蟲害,一般青貯玉米的種植密度相對較大,為減少倒伏,促進根系發(fā)育,可在拔節(jié)前期與除草劑使用的同時采取封壟培土措施。
青貯玉米的收獲及青貯制作:①收獲時期為玉米籽實的,乳熟末期至蠟熟前期,采用乳熟期收割。收獲時應選擇晴好天氣,避開雨季收獲,以免因雨水過多而影響青貯飼料品質。青貯玉米一旦收割,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青貯完成,不可拖延時間過長,避免因降雨或本身發(fā)酵而造成損失。②收獲方法采用機械收獲。有單壟收割機械,也有同時收割6條壟的機械。隨收割隨切短隨裝入拖車當中,拖車裝滿后運回青貯窖裝填入窖。小面積青貯飼料地可人工收割,把整棵的玉米秸稈運回青貯窖附近后,切短裝填入窖。在收獲時一定要保持青貯玉米秸稈有一定的含水量,正常情況下要求青貯玉米的含水量為65%~75%,如果青貯玉米秸稈在收獲時含水量過高,應在切短之前適當晾曬,晾曬1~2天后再切短,裝填入窖。水分過低不利于把青貯料在窖內壓緊壓實,容易造成青貯料的霉變,因此選擇適宜的收割時期非常重要。③裝填、鎮(zhèn)壓、封閉,切短的青貯飼料在青貯窖內要逐層裝填,隨裝填隨壓緊實,直到裝滿窖為止。裝滿后要用塑料膜密封,密封后再蓋30cm的細土。為了防凍,可在土表蓋一層干玉米秸稈、稻秸或麥秸,防止結凍,對冬季取料有利。
青貯玉米青貯40天后,即可開窖取用,剝去表層發(fā)霉變黑的10~15cm,每次取夠1天的用量,取用時從1頭開始取用,然后用塑料將取口封嚴,防止二次發(fā)酵變質。開始喂玉米青貯料時,要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要和一定的干作物秸稈同時喂飼。每日每頭的喂量,一般1月齡100~200克,2月齡2~3kg、3月齡4~5kg、5月齡以上10kg。產奶牛為每百千克體重每日飼喂4kg。
3主要推廣措施
加大青貯飼料應用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講座,發(fā)放宣傳單,舉辦科普大集,到養(yǎng)殖戶家中宣講等方式。廣泛宣傳青貯飼料對提高牛的生產性能的作用和利用青貯飼料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廣青貯種植。制定青貯種植計劃,層層分解指標,落實到各鄉(xiāng)鎮(zhèn)、村屯、養(yǎng)殖戶,用政府行為強力推廣青貯玉米的種植。加大培訓力度。積極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重點在青貯玉米的種植、管理、收獲、貯存、飼喂等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加強培訓,利用講座、舉辦培訓班、觀摩、發(fā)放技術資料等方式和方法,積極對養(yǎng)殖戶進行培訓。重視在工作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常年派人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的對養(yǎng)殖戶進行指導。加強服務,堅持統(tǒng)一引進,提前購入種子,發(fā)放到養(yǎng)殖戶手中,并無償進行技術服務,幫助養(yǎng)殖戶搞好青貯種植的管理和收獲,無償為養(yǎng)殖戶進行設計,積極幫助申請貸款,無償提供各種飼料配方。注重培養(yǎng)青貯玉米應用的典型,靠典型引導和帶動廣大養(yǎng)殖戶進行青貯飼料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