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漢語新詞英譯策略研究
孫樹鵬韓雪梅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不斷地發(fā)展,大量的新詞涌現(xiàn)。這些新詞或來自網絡媒體、電視,或來自社會生活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中國的特色及社會發(fā)展方向。本文試從弗米爾目的論的角度結合實際,對漢語新詞的翻譯策略進行分析,通過對目的論及當代漢語新詞翻譯實例的解讀,達到成功交際的目的。
【關鍵詞】目的論;新詞;翻譯原則
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是由德國翻譯理論家漢斯·弗米爾(Hans Vermeer)提出的。他認為以單純的文字對等為主要內容的翻譯理論與實踐不相吻合,努力把對翻譯的研究從以原文為中心的語言學翻譯理論繩索中掙脫出來,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的行為(宋孝廷2011)。這也就是說,翻譯文本時,并不能只限制于原文的結構及模式,機械地進行一字一句的對等翻譯,更要遵循原文的寫作意圖及原文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向。在目的論框架中,決定翻譯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眾及讀者,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成長閱歷、對譯文的期待以及交際需求。每一篇翻譯都指向一定的受眾,因此,翻譯是以遵從目的語的語言環(huán)境為基礎,將源語譯成目的語讀者可以接受的文本。
(一)目的原則
在目的論中,目的原則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弗米爾是這樣解釋目的原則的:每個文本都會有目的,并圍繞這個目的展開。目的原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脫離傳統(tǒng)的對等翻譯,實現(xiàn)以目的為基礎的自由翻譯。
(二)忠實性原則
忠實性原則與傳統(tǒng)翻譯理論不同,大多數的翻譯理論都強調源語的重要性。實際上,在所有方面都忠實于源語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源語與目的語所處環(huán)境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翻譯理論家諾德(Nord)提出了忠實性原則,她強調譯者除需要尊重源語作者的寫作意圖外,還要對目的語讀者負責。
(三)連貫性原則
連貫性原則是指譯文必須讓目的語讀者讀起來連貫,也就是說,譯者必須熟知目的語的語境。翻譯既要忠實于原文,又要保證語言的連貫性,最重要的是向目的語讀者傳達出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及目的。
(一)新詞的定義
新詞被定義為“最新被創(chuàng)造出來并廣泛使用的詞”,有的是結合社會現(xiàn)象對母語已有詞匯進行加工、派生并整合而產生(閻瑾2009),例如小盆友(小朋友)、內牛滿面(淚流滿面)等。有的是結合外來語的諧音、意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其新的含義。比方說“曬”“秀”就是英文“share”和“show”的音譯,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及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拿出來與人分享,例如“曬照片”“秀恩愛”等。
新詞中最為重要的莫屬社會型新詞,這些新詞來自新聞事件或社會現(xiàn)象。曾志彪先生曾發(fā)表文章解釋說:“‘詞媒體’并非是一種真正的媒體,而是一種語文現(xiàn)象,是對一類流行語特征的概括。”例如“打醬油”是200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是對
與自己無關的事不妄加參與或評論,對無能為力之事不予回應的意思。再如流行的“中國大媽”“土豪”等詞語逐漸為國際社會熟知,不斷出現(xiàn)在國外權威媒體之中,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還有一些新詞來自政界,如2015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xiàn)的“創(chuàng)客”“新型職業(yè)農民”以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新常態(tài)”(the new normal)等。這些新詞代表了中國的外交政策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二)新詞翻譯中的問題
然而,想把這些新詞正確地翻譯出來并不容易。例如“城管”,在外國媒體的音譯中直接音譯成了“chengguan”,然后加上注釋“urban management”,甚至是“junior cousin of the police(警察的堂兄弟)”,這種現(xiàn)象表明,翻譯得不準確將直接導致外國媒體及民眾對“城管”真正含義的誤解。
由以上的闡述,筆者總結出翻譯新詞的三原則:
(一)內涵準確性原則
第一條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內涵準確性原則。翻譯漢語新詞決不能按字面意思對等翻譯,要注重詞語的內涵。這要求譯者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含義及用詞的目的,不能單純地進行詞語對等,結構對等,更不能直接生搬硬套,不加任何解釋直接音譯。
1.時政新詞
“綠色奧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大主題之一,有人把它翻譯成“Olympics in green”。筆者認為這樣翻譯并未體現(xiàn)出“綠色奧運”的真正含義,因為原文中的綠色并不單純指顏色上的綠色。“綠色奧運”的內涵是“通過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向人們傳達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保意識的價值取向”。因此,筆者認為把“綠色奧運”翻譯成“Olympics of Environmental-friendly”更為妥當,也更能體現(xiàn)出對原文內涵的理解。
2.網絡新詞
互聯(lián)網新詞“Duang”,源自對影星成龍代言某洗發(fā)水廣告詞的惡搞。那么,怎么向海外媒體解釋“Duang”的含義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解釋一下“Duang”的來源出處,這樣才不會讓他們摸不到頭腦;其次,要解釋它的用法。它可以用作擬聲詞,形容類似的聲音,如當被球砸到頭時便可以用“Duang”來形容,再者,它還可以用作形容詞,用來強調跟在它后面的詞。
3.總結性詞匯
漢語的總結性特點塑造出了大量總結性詞匯,如“四個全面”“五個必須”,若直接翻譯成“four comprehensives”“five must”,外國人大多不知所云。因此,一定要加上備注,如“四個全面”可譯成“four comprehensives(comprehensively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rule of law and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Party discipline)”(Nord,Christiane 1997)。
(二)目的語習慣原則
目的語習慣原則是新詞翻譯的基礎性原則。在翻譯漢語新詞時,要考慮到英語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規(guī)范,避免出現(xiàn)中式英語(Chinglish)的可笑現(xiàn)象。
1.時政新詞
部分新詞來自政府報告或科技文章之中,其中有一些詞可以直接詞對詞譯成英文。例如“一帶一路”,便可直接譯成“one belt and one road”;“新常態(tài)”可直接譯為“new normal”。但有些詞不能對等翻譯,例如“弱勢群體”不能譯成“disadvantaged group”,而應譯為“the disadvantaged”(Nord,Christiane 2005)。
2.網絡新詞
如“裸婚”,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譯法是“naked marriage”,這樣翻譯,會讓外國人誤以為是舉辦裸體婚禮。“裸婚”在中國是指在無車、無房、無婚禮的情況下直接領證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筆者認為可以翻譯成“marriage based on nothing”,這樣雖然相對來說不夠簡潔,但不至于產生誤會。
(三)讀者接受性原則
讀者接受性原則最不可忽略。翻譯的難點在于,譯者不僅要把源語文本翻譯出來,更重要的是要讓譯本為目的語的讀者所接受。比如最近流行的
一句話:“我也是醉了!”便不能譯成:“I’m drunk!”。因為這樣說英語國家的人必定認為你是真的喝醉了?!拔乙彩亲砹?!”最早來源于打游戲《英雄聯(lián)盟》時,玩家對本方失利的不滿與無奈。此醉非彼醉,通常表示對不可理喻的人或事的無法交流或無語和無奈。若要讓英語國家人理解,不妨譯成“Are you kidding me?”更為合適。再比如,人才市場不能翻譯成“the personal market”,因為英語國家的人沒有這種語言習慣,可以譯成“human resource market”。
目的論起源于德國,影響力遍及全球。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對等,開啟了翻譯理論的新篇章。筆者在目的論的三原則的基礎上提出新詞英譯的三原則:內涵準確性原則、目的語習慣原則和讀者接受性原則。新詞翻譯的探討仍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因為中國新詞具有大眾化、形象化、創(chuàng)新性強等眾多特點,這些特點影響了翻譯方法,給譯者造成了較大的困難。由于新詞目的的不確定性,譯者需要不斷地變換方法,不能拘泥于形式,這樣才能解決翻譯問題,提高翻譯質量。也正是因為新詞這種獨特的特點及社會文化背景,本文提出的三個原則并不能完全概括新詞翻譯的所有方法,故難免存在不全面的地方,這也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翻譯實踐中從不同的視角將其不斷完善。
引用文獻
宋孝廷.2011.從目的論談漢英新詞翻譯[J].科技信息,(9).
閻瑾.2009.從目的論看漢語新詞的英譯[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Nord,Christiane.1997.Translation as a Purpose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Nord,Christiane.2005.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for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作者信息:116052,遼寧大連,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areflight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