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鳴
摘 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不應當只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更需要老師在講解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產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肩負的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情感教育
在高考的壓力下,很多的高中歷史教學中,老師主要強調的是對歷史知識點的掌握和了解,對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情感并不重視,這種教學方式只是應對考試,卻沒有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因此,如何在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讓應試教育轉變?yōu)榍楦?、知識的雙向培養(yǎng),逐漸成為歷史老師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利用形象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情感關懷
在歷史教學中,老師首先應當具有較為淵博的歷史知識,要對歷史知識有一定的延展性理解,才能在歷史教學中有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應當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利用豐富的歷史史實和大量、生動的輔助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確立正確并客觀的評價標準,幫助學生升華情感。這樣的學習不僅僅能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到歷史知識,也能正確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未來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同時,教師利用自身的講授特點,聲情并茂地講述歷史事件,讓學生能夠有興趣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有一定的主動性,讓學生對老師的講課有期待感,有興趣參與老師的課堂互動,與老師進行相應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觀。
二、教學形式多樣,豐富情感認同
在歷史情感教育中,要重視老師在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老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技能的引導者。進行情感教育時,還可以采取形式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在網絡中搜集一些符合教學的視頻和圖像進行講解,也可以進行課堂討論和角色排練,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當時人物的情感,這樣可以更好地使老師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條件準許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在歷史遺跡中進行教學講解,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有更加直觀的了解,能更好地體會。在歷史情感教育中,老師主要通過不同的情感方式來講解知識,通過對事件不同的情感講解,讓學生對祖國歷史有更好的了解和對歷史有一定的認同感。
三、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在進行歷史情感教學時,老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老師需要讓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感興趣,要放棄以前填鴨式的教學,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在課堂教學時,老師應當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點有一定的了解,看學生對哪方面的知識有更大的興趣,找到學生有興趣學習的切入口,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不斷的歷史情感教育教學中,感染學生,讓學生有興趣來跟老師一起學習。老師在進行不同的歷史教學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老師講的東西有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康乾盛世時,老師就可以由很多人都看過的電視情節(jié)進行引入,也可以將一些民間傳說進行講述,讓學生可以先表達一下對康乾盛世的了解和評價,讓學生能跟著老師互動教學。
四、進一步探索教學手段
在歷史教學中,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方式,這些教學方式是老師對如何在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的不斷的探索和嘗試。因此,高中歷史老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具有技巧性和藝術性的教學方式,成為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重點。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時,應當注重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這些不僅僅使老師在教學方式上具有更多的選擇,也使老師在教學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學素質,使老師的教學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趣味性的歷史課程可以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下學習歷史知識,可以對知識有更深的學習和掌握。
總之,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現在很多老師關注的問題,進行歷史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歷史事件有正確的認識,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韓秀英.高中歷史教學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實施策略[J].東北師范大學,2010-09.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