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偉?謝凱
【摘要】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本文從“觸動心靈,讓學生愛上閱讀”“授以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啟迪智慧,讓學生享受閱讀”等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提出了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小學生閱讀量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很好的讀書習慣。
一、觸動心靈,讓學生愛上閱讀
(一)建書香校園,營造濃郁書香氛圍
營造濃郁的書香環(huán)境,是實施大閱讀和建設書香校園的前提,也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行為。在校園內(nèi)建立起了名人雕塑,在校園教學樓墻壁上設置了讀書溫馨提示牌,在上面鐫刻了世界名人肖像和學生自己的“名人名言”,加強校園的美化綠化,使校園成為四季飄香、終年常綠的花園,大到校園環(huán)境的整體設計,小到每間教室的布局,都最大限度地營造出書香育人的良好氛圍,給人一種美好的熏陶,徜徉其中,就像一本本內(nèi)容豐富的書籍,讓學生隨時從中汲取營養(yǎng),與書為伴,以書為趣,打造出一個書香庭院。
(二)建立讀書超市,激發(fā)濃厚讀書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差,我們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出發(fā),向?qū)W生推薦閱讀的書籍:一是推薦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書籍,并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以達到課內(nèi)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的目的。二是推薦與習作要求相關(guān)的文章,引導學生把從課外讀物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習作中,在讀和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號召學生每周至少讀5篇自己喜歡的作文,并復述給家長、老師或小伙伴們聽。三是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低年級學生可讓他們閱讀以圖為主,圖文并茂,并配有拼音的兒歌、童謠、寓言等。高年級可閱讀一些名人故事、歷史故事、散文、科普讀物等。本學期,我針對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了《愛的教育》《中國最美的童話》《名人傳記》等故事性強、文字優(yōu)美的書籍。
二、授以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一)倡讀整本書,開闊視野
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整書閱讀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作品,豐富的語言材料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吸收,有利于發(fā)展語言。學生在發(fā)展語言、思維、開闊視野的同時,所感受和獲得的也比單篇文章深厚,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變得多起來,每一篇散文都有它的特色,有的簡練明白,以條目的形式出現(xiàn),有的寓言深刻(如《一片葉子落下來》),有的充滿兒童情趣(像《幻》),教師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語言特色。
(二)重日積月累,體驗情趣
要讓學生學會課外閱讀,就要指導學生學會課外閱讀,學生平時的自主閱讀,一般采取的是積累性閱讀。了解知識,積累優(yōu)美詞句,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筆讀書的好習慣。張中行說:“古詩詞閱讀的‘量必須足,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質(zhì)的變化。”根據(jù)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征,我有計劃地讓學生博聞強記,要求學生每天利用10分鐘時間背誦古詩詞,每隔兩星期舉行一次“詩詞誦讀會”活動。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至少會背誦、默寫40首古詩詞。學生在傳統(tǒng)文件的熏陶下,感受古詩詞的藝術(shù)美、情感美,體驗文化情趣,舒展靈性和悟性,審美情感得以升華,認識得以深化,欣賞水平逐漸提高。
(三)品語言魅力,引發(fā)共鳴
在每周的閱讀指導課上,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讀,而不是一個調(diào)子的平鋪直敘,不是像流水般地淌、淌、淌,而是讓學生體味作品,把握感情,深入挖掘。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一是抓精彩句段瑯瑯地讀。學生課外閱讀時,一般都是無聲的讀,默讀有利于理解內(nèi)容中心,當讀到精彩句段時,老師有必要指導學生瑯瑯地讀,通過眼、口、腦、耳,化無聲的文字為瑯瑯有聲的語言閱讀,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有助于精彩句段的記憶,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辭美,讓讀者體味、辨析、感悟,從而感受和鑒賞作品的意境美。
三、啟迪智慧,讓學生享受閱讀
(一)搭建平臺,展示自我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興趣以后,可為孩子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每天語文課前三分鐘的讀書匯報會上,讓學生匯報自己所讀的內(nèi)容及感想,并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也向同學們推薦自己所讀的文章或書籍,讓學生擇真而讀,擇善而讀,擇美而讀。也可以出一期關(guān)于閱讀的手抄報貼在展板上,各小組進行比賽評比,學生通過閱讀實踐,學會了讀書,內(nèi)化了語言。
(二)勤于積累,注重積淀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一本本圖書,一點點收獲,鼓勵學生讀整本書,我把學生讀完的書登記在班級學習園地中的“你追我趕讀書表”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的名字下已經(jīng)排上長長的一串書名,這一串串書名,讓孩子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豪感 ,也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讀書欲望,以致使“我閱讀,我體驗,我積累,我快樂”成為學生的心聲,讓學生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三)養(yǎng)成習慣,提升品位
老師作為一名“書的使者”,帶學生走進書的世界。開始孩子們不愛讀書看報,我與他們一起走進了他們喜歡的《淘氣包馬小跳》《哆啦A夢》等十幾本小說,我們在一起讀書增進了友誼和信任,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欣賞中領略居民點的神奇和美妙。堅持閱讀,你總會感覺自己的思想變得充實了、豐富了,思維變得有靈性了,有深度了,生活也變得絢麗多姿了……
陶淵明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全意,便欣然忘食”,是讀書的一種境界,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意在表達一種思想。讀書,就是一種最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是一種須臾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種高貴至美的人生境界,讓我們用智慧點燃課外閱讀之花。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