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提倡個性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張揚學生的個性,讓閱讀課堂趣味盎然。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制訂不同的閱讀計劃;激發(fā)閱讀興趣,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提出自己的疑問;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把閱讀機會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翱翔于閱讀的廣闊天空,成為“閱讀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中學語文;個性化閱讀;實施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钡趯嶋H教學過程中不難發(fā)現,閱讀往往演變?yōu)樽x書活動,更多的是培養(yǎng)一種解答閱讀題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提倡個性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張揚學生的個性,讓閱讀課堂趣味盎然。那么,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百花齊放的個性化閱讀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制訂不同的閱讀計劃
因材施教思想是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边@其實就是最早的、最為樸素的個性化教育。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質的學科,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制訂不同的教育策略。語文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在精神領域更是如此。閱讀一篇文章,就是與作者的一次心靈溝通。語文教師要明白,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經驗、文學水平、審美能力、性格情趣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閱讀同一篇文章時,獲得的理解與感受也是不同的。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強求一致。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體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語文教師要想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好個性化教學策略,必須對自己的學生非常了解。既要了解他們的閱讀能力,也要了解他們的個性。根據他們不同的能力水平,妥善選擇閱讀材料。可以采取由低到高、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開發(fā)學生的閱讀能力。多元智能理論之父、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人的智能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學生喜歡詩歌,有的學生鐘情于散文,有的學生長于議論文,有的學生愛寫記敘文,各有側重,教師要根據他們的這些不同喜好,為他們提供適合自己閱讀的材料,充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閱讀時需要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觸摸到作者的情感,因此,學生的閱讀必須是個性化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之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的閱讀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教師不能也無法替代。
首先,教師必須通過種種辦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喜歡做一件事的原動力。它能喚起一個人對某件事情的關注度,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自動自發(fā)地進行閱讀,并且會沉浸其中,忘記時間的流逝。傾注自己的情感,與書中的主人公同喜共憂,生發(fā)出自己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和思考。其次,教師要營造輕松、和諧、民族的課堂氣氛,要相信學生能夠自己進行好閱讀活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是起到一個引領者、組織者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用自己的閱讀去代替學生的閱讀。擺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感悟強加給學生。一定要讓學生自由閱讀、自由感悟、自由表達。在這種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中,學生能夠全心地投入閱讀中去,真正理解文章內涵,感受作者情感,獲得自己個性化的閱讀
體驗。
三、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學貴有疑,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更難能可貴。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因為與自己生活經驗的差異,必然會產生一些疑問,有了疑問,他們才會去思考,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讀書就僅僅成了一種娛樂,不會有什么真正的收獲。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事先設置一些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閱讀中去,遇到問題的時候自覺主動地進行思考。如筆者在教學課文《藥》時,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本文有明暗兩條線索,它們各是什么,是如何展開的?雙線又是通過“哪些人和物進行連接和交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很快就會對全文的整體線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通過這種辦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能逐漸得到提升。這時,教師可以逐步滲透文章背景、作者情感的提示。要求學生分析重點詞句,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出發(fā)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的言行,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學生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認知水平、文學修養(yǎng),產生一些與眾不同的聯想和想象。例如有一次課上,學生在讀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句子時,聯想到的就各不相同。有的說自己想到了過世的奶奶,有的說自己想到了遠在外地求學的姐姐,還有的想到了自己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同
樣的一句詩,卻讓他們產生了不同的情感。
這個時候,教師必須及時抓住時機,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鼓勵他們的不同感受。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感受,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感觸,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只有這樣,課堂上才會異彩紛呈,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發(fā)展,想象力才能得到提高,發(fā)散思維得到培養(yǎng),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個性化閱讀也才真正落到了實處。
總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牢牢樹立“學生是閱讀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的觀念,把閱讀機會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翱翔于閱讀的廣闊天空,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獲得自己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金麗萍.中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朱海秀,女,就職于寧廈回族自治區(qū)海原縣第三中學,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