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澎++++++周云英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職業(yè)危害因素對介入導管室護士健康的影響,通過對職業(yè)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使介入導管室護士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影響介入導管室護士健康的主要職業(yè)危害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方面,要對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來加強職業(yè)保護,最大限度地減小介入導管室護士的受危害程度。
[關鍵詞] 介入導管室;職業(yè)危害;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9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2(b)-0153-02
介入放射治療是一種臨床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操作簡單、療效好以及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目前被臨床廣泛應用[1]。介入導管室作為重要場所,其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這就對介入導管室護士有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加大了介入導管室護士的壓力與危害,因此詳細了解介入導管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使介入導管室護士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是目前工作的重點。
1 職業(yè)危害因素
1.1 化學因素
1.1.1 化學消毒劑 在導管室進行介入治療,都會用到一些化學藥物,雖然乙醇、碘伏等消毒劑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其揮發(fā)性會對人體(介入導管室護士)的眼睛、黏膜、消化系統(tǒng)以及神經系統(tǒng)帶來一定傷害。
1.1.2 化療藥物 患者化療過程中使用的化療藥物會給護理人員帶來傷害,如口腔炎、脫發(fā)、口腔潰瘍以及不良生殖結局等。除此之外,在配制藥物的過程中,形成的氣霧也會通過人體呼吸道對人體產生傷害[2]。大多數抗腫瘤藥物不僅能殺死癌細胞,也會嚴重損害正常的組織細胞,有專家指出,在配制介入治療的藥物過程中會有少量的有毒微粒形成氣霧被醫(yī)護人員吸入體內[3]。
1.2 物理因素
1.2.1 銳器刺傷 介入導管室護士由于經常接觸手術刀片、針頭以及剪刀等銳器,很容易被銳器刺傷,污染過的銳器對護士的傷害更大,甚至會加大病毒感染的機會。
1.2.2 電離輻射 介入手術射線引起空氣電離,會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多種射線物質,并導致正負離子平衡失調。人體受到照射會產生精神萎靡、乏力等不良感覺,也會不同程度地損害人體的造血系統(tǒng)、皮膚及生殖系統(tǒng)等。
1.3 社會心理因素
1.3.1 工作性質 由于介入導管室工作任務重,時常需要加班且面對突發(fā)事件,日常生活規(guī)律被打破,極易導致胃腸道出現(xiàn)疾??;長時間的站立工作,也會造成下肢靜脈曲張,嚴重影響脊柱健康,會造成護士身心傷害,并且產生緊張壓抑的情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4]。
1.3.2 人際關系 介入導管室護士需要與其他科室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協(xié)調,在此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矛盾。除此之外,社會對護理人員工作的不重視,甚至不理解,總會誤解責罵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只能自我安慰,這些都會影響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
1.4 生物因素
介入導管室護士長時間與患者的體液、血液以及分泌液進行接觸,導致危險時刻存在。隨著不斷增多的傳染病患者,護理人員潛在的血液性疾病感染危險也越來越重。
2 應對措施
2.1 化學因素的防護
介入導管室護士在使用化學消毒劑時,帽子、口罩以及手套缺一不可,同時盡量避免直接吸入或者接觸。在配制藥品時,嚴格按照相關操作程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皮膚黏膜的損害[5]。
2.2 物理因素的防護
嚴格執(zhí)行操作流程,遵守防護守則,避免用手直接與刀片、玻璃碎片以及針頭等物相碰,一旦出現(xiàn)意外刺傷,要嚴格執(zhí)行處理流程[6],同時用肥皂水以及流動水對污染皮膚進行沖洗,隨后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待擠出部分血液后,再用肥皂水以及流動水對污染皮膚進行沖洗,并用碘伏消毒,接著進行包扎,如有必要,可注射乙肝疫苗[7]。按時參加相關培訓,提高自身防護意識。行相關手術時,要利用鉛屏風以及鉛衣進行自我保護,最大限度地減少射線輻射[8]。除此之外,要加強各種醫(yī)療設施的管理,手術結束后要通風換氣減少有害物質。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時,要保證醫(yī)護人員不在室內[9]。
2.3 社會心理因素的防護
加大學習力度,尤其是對人際溝通學以及心理學的學習,這些都會減輕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并有效降低心身耗竭程度,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適應能力。能力提升可以有效維持心理健康,所以介入導管室護士要不斷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使自己可以從容面對工作中的突發(fā)問題,這樣可以樹立極強的自信心,有利于自身壓力的減輕及預防疾病的發(fā)生[10]。醫(yī)院護理部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介入導管室護士的工作強度進行適當調節(jié),并合理有效的安排值班班次,讓介入導管室護士能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進行相應的自我調整,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時的損傷。除此之外,必須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合理的飲食以及健康的心理[11]。
2.4 生物因素的防護
大力加強對血液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學習,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嚴格遵守相關預防內容以及應對措施,接觸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以及體液時要做好自我防護(戴手套),同時能夠正確處理相關的醫(yī)療廢棄物以及受污染藥品[12]。
3 小結
對于護士的職業(yè)防護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注。醫(yī)院要加大投入,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護士的工作環(huán)境,并增強相應的防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yè)危害因素對護士造成的傷害[5]。與此同時,介入導管室護士要不斷加強自身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自我防護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yè)危害。
[參考文獻]
[1] 楊銘霞,劉惠潔,李紅梅,等.介入導管室護士職業(yè)危害因素與應對策略[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8):28-29.
[2] 王慧,梁新苗,劉凌云,等.介入導管室護士職業(yè)安全危險因素與防護對策[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10):1838-1839.
[3] 何水云.介入導管室護士職業(yè)危害因素分析與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3):1824-1825.
[4] 王志鵬,朱偉,郁潔,等.介入導管室工作人員職業(yè)性危害與防護[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4):163-164.
[5] 楊莉.介入導管室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性危害與防護[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29(6):728.
[6]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
[7] 楊銘霞,劉惠潔,李紅梅.介入導管室護士職業(yè)危害因素與應對策略[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8):28-29.
[8] 陳雁.介入導管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與防護措施[J].現(xiàn)代護理,2006,12(1):19-20.
[9] 緱尉,馮燕,郝長琴.介入導管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因素與防護[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3):102-103.
[10] 張麗紅.導管室護士職業(yè)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09,11(6):131-132.
[11] 徐蓓蓓,楊亞萍.導管室護士職業(yè)性危害相關因素分析與防護[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0):88-89.
[12] 鄒榮珠.介入放射治療中操作人員的受照劑量監(jiān)測[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1):175-176.
(收稿日期:2014-11-18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