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聽力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被列在首位,是最基礎的語言能力和讀寫等輸出性語言能力的前提,是衡量學習者的英語水平的客觀指標。聽力理解指大腦有意識地、主動地對所捕捉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看,聽者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辨別語音信息,并將識別后的信息與大腦中長期記憶已儲存的背景知識進行匹配。詞塊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具有多種語用功能,是意義和功能的結合體。詞塊兼具詞匯和語法特征,通??梢宰鳛檎w被儲存和提取。因此,詞塊有助于擴大短時記憶的容量,加快聽力理解的速度。在語篇中詞塊的多種語用功能能幫助聽者預測話語信息,從而減輕語言處理負擔,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大腦通過長時記憶儲存的大量詞塊信息可隨時提取,與短時記憶中的詞塊形成有意義的匹配,進而完成話語信息理解。顯然,詞塊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據(jù)統(tǒng)計,中國大學生的英語詞塊水平普遍不盡如人意[1],因此,以詞塊為單位進行外語教學,特別是在聽力教學中應用詞塊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具有相當?shù)膶嵱脙r值。
詞匯板塊這一概念由Becher[2]第一次提出。Becher認為,盡管詞被認為是語言中獨立使用的最小單位,但語言使用心理過程中的基本單位卻不是詞,而是那些固定和半固定模式化了板塊,他把這些板塊稱為詞塊。Pawley和Syder[3]指出,英語本族語者大量的習慣語塊知識是區(qū)別以英語作為外語使用者的主要標志之一;而語言學習者掌握的習慣語塊數(shù)量越多,言語交際就會越準確、流利,其語言能力就越接近本族語者。Abncy[4]的研究則從理論上證明了詞塊理論進入語言教學領域的可能性,他認為詞塊是屬于向心結構,不具備遞歸性,英語中的詞塊包含核心成分的前置修飾和限定結構,但不包含后置附屬成分。Nattinger和Decarrico[5]率先明確提出了“詞塊教學法”(lexical approach),并分析了詞塊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他們的結論表明:不是語法生成規(guī)則而是詞塊決定語言的流利程度,“是詞塊使人們流利地表達自我”。英語中70%的日常用語都是以詞塊的形式出現(xiàn)。詞塊理論認為,詞匯和語法是一個逐漸過渡的整體,語法化的詞匯相對來說比語法規(guī)則在語言系統(tǒng)中更為重要,語法從根本上說詞是從屬于詞匯的。而詞板塊即是融合了語法規(guī)則的詞匯組合,語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就是在對“板塊”語言的感知和使用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
國內(nèi)關于詞塊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綜述性介紹,主要是借鑒國外的研究,探討詞塊的定義、分類、功能及其詞塊學習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地位,有楊玉晨[6]等。這一類研究主要著眼于理論研究。第二類主要是調(diào)查學生詞塊知識的掌握情況,或探索應用于教學的可行性等。吳靜和王瑞東[7]闡述了詞塊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提出詞塊教學符合中國學生學習語言的特點。濮建中[8]基于語料庫總結了我國英語學習者與以英語為母語者在詞塊使用方面的區(qū)別。刁琳琳[1]調(diào)查了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詞塊能力,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的詞塊數(shù)量和英語能力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丁言仁、戚眾[9]經(jīng)過實證研究,證明詞塊能力同學習者口語及筆語水平的高低呈顯著的相關性。關于詞塊在英語教學的具體應用,有馬海燕[10]和李大志[11]等人的研究。前者提出了構建“詞塊”語料庫、詞匯教學應以具體語境中的“板塊”為最小單位等教學建議;后者則開展了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應用詞塊教學法的實證研究,實驗表明,詞塊教學法在提高學生用詞和短語的準確性、流利性及地道性方面具有顯著作用。鄧海[12]驗證了詞塊法對大學英語四級聽力成績起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詞塊教學研究已成為近年來二語習得研究方面的一個熱點。關于詞塊理論在教學方面的應用,已有的研究多涉及英語閱讀、詞匯、寫作和口語等教學過程,而如何在聽力教學中應用詞塊教學法的研究比較少見,本研究試圖論證通過在課堂中進行詞塊法教學可以促進大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提高。
筆者從所任教的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非英語專業(yè)抽取兩個自然班作為被被試,其中2012級會計專業(yè)為實驗班,人數(shù)為62人;2012級級財務管理為對照班,人數(shù)為60人,兩班均由筆者進行課堂教學。實驗班采用詞塊法教學,控制班則采用傳統(tǒng)法進行教學。聽力教學所用教材是《新視界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
本實驗主要采用聽力測試和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實驗前,在兩個班分別進行了聽力測試,旨在了解研究對象在聽力理解水平方面是否存在差異。聽力后測的目的在于驗證研究假設。為了增加實驗的信度和效度,前測和后測均采用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聽力真題,測試內(nèi)容包括8個短對話,2個長對話和2篇短文,題目總數(shù)為20,每小題1分,滿分20分,聽力測試在語音實驗室進行,測試嚴格按照正式考試流程操作。提前5分鐘發(fā)放試卷,讓被試者有時間瀏覽試題。實驗結束后,筆者對實驗班進行問卷調(diào)查,旨在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詞塊教學法的態(tài)度和真實的實驗效果。
整個實驗從2013年2月開始,到2013年12月結束,為期32周。每個測試持續(xù)時間為20分鐘,前后測試的間隔時間為10個月。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對兩次測試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
實驗班和對照班聽力前測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前兩班的聽力水平都比較低,實驗班平均分比控制班高0.33分,實驗前兩班的英語聽力水平相當,無顯著差異(P=0.369 > 0.05)。
表1 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教學實驗結束后,對兩班進行了后測,測試環(huán)境、評分標準與前測相同,并對后測成績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2。表2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聽力成績都有所提高,實驗班平均比控制班平均高出了1.63分,獨立樣本的結果為:t=3.15,p=0.003 14,在顯著性水平ɑ=0.05的情況下,P<0.05,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聽力水平有顯著差異。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本研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進行了聽力前后測配對樣本研究。表3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班聽力前后測成績有極其顯著的差異(t=2.43,p=0.021 6<0.05),實驗班聽力后測平均分11.95,高于其前測10.35分。這樣的結果可以證明,經(jīng)過兩個學期的詞塊教學后,實驗班聽力水平提高了。
表3 實驗班前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表4數(shù)據(jù)顯示,對照班聽力后測平均成績?yōu)?0.32,高于其前測0.30分,有差異但不明顯(t=0.45,p=0.037 3<0.05)。對照班的聽力也有進步,但是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不如實驗班的教學效果顯著。由此可見,對照班的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教學指導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相應地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進步不大。
表4 對照班前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通過對非英語專業(yè)三本學生在聽力課堂上進行詞塊法教學實驗,考察了詞塊對促進學生英語聽力理解水平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以詞塊為核心的聽力教學法是可行的。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模式,嘗試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引入詞塊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辨認詞塊,積累詞塊,提高對詞塊的敏感性。本研究實驗對象為三本學生,英語水平整體偏低,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如果能對不同層次英語水平的對象進行縱向?qū)Ρ妊芯?,或許會更具有推廣價值。
[1]刁琳琳.中國專業(yè)英語學習者詞塊能力調(diào)查[D].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4.
[2]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M].Bolt Bernanke & Newman Report.Cambridge Mass,1975.
[3]Pawley A,Syder F.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M].Longman,1983.
[4]Abncy S,Tenny Cl.Principle-Based Parsing by Chunk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5]Nattinger J,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24-27.
[7]吳靜,王瑞東.詞塊——英語教學有待開發(fā)的資源[J].山東外語教學,2002(3):66-70.
[8]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lián)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3(6):438-445.
[9]丁言仁,戚焱.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49-53.
[10]馬海燕.詞塊及其在中國學習者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應用[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6.
[11]李太志.詞塊在外貿(mào)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產(chǎn)出性訓練法[J].外語界,2006(1):34-39.
[12]鄧海.詞塊對大學英語聽力四級影響的實證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