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毅華
課堂提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學為中心”的高效課堂理念下,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如何讓課堂提問更有效呢?筆者認為把握以下三個“落點”很重要。
一、提問內容——緊扣重難點
提問是教師向學生傳達學習內容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內容時一定要緊扣小學生美術學習的重難點,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美術課堂進行學習時不會偏離方向,才能讓小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提問下對重點內容進行學習,從而實現(xiàn)學習的高效。
例如,“重復的形”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出一幅圖案中的最小元素,體驗由這個最小元素進行不同方位的重復來構成奇妙的圖形。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有限,因此,他們在對一幅圖案進行分割時往往找到的不是最小的元素,他們所找的元素往往還是能夠再進行分割的,這也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因此,在引導學生對這一重點內容學習時可以這樣設計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案,這個圖案是由什么圖形重復組成的?找到以后你再想一想你找到的這個圖形里面還有沒有重復的圖形?”這個問題就有效地切中了小學生對“重復的形”的學習重點,能夠引導他們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對一個重復的形進行分割,從而找到最小的組成元素。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筆者根據(jù)小學生美術學習的重難點內容設計問題,因此有效地激活小學生在觀察圖形時的美術思維,從而促進了小學生美術觀察能力的提高,也催生了他們美術學習過程中的美術思維。
二、提問時機——抓準生成點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小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的生成點發(fā)問,這樣才能讓美術課堂呈現(xiàn)精彩。
例如,在教學“標志”這一教學內容時,在呈示學生課前自己搜集的各種標志基礎上,筆者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找的這些標志所表示的意義。一位學生找個交通標志,標志的意思是“限速50”。另一位同學站起來發(fā)言了,他說“限速50”的標志不是這樣的,同學們在課堂上激烈地爭論了起來,這樣的情況完全在我的教學預設之外,顯然是課堂上的一個有效的生成性教學資源。于是,我和同學們通過上網(wǎng)立刻查了這個標志的意思,當學生明白了以后,我提問:“通過這兩個交通標志的對比,我們在設計標志時注意什么?”這個問題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對設計標志的思考,他們通過對這兩個交通標志的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了設計標志時要把握的要素。
正是因為教師在課堂的生成處進行有效提問,因此引發(fā)了小學生對“標志”的深入討論,他們在對比的過程中有效地總結了設計標志時所要把握的要點和注意事項,為接下來自己動手設計標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提問層次——突出關鍵點
在設計層次性問題時,教師要突出小學生美術學習的關鍵點,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的美術學習更高效。
例如,筆者在教學“木版畫”時,根據(jù)教學的關鍵點給學生設計了以下問題串:什么是版畫?版畫有多少種類?木版畫如何分類?木版畫的歷史怎樣?木版畫的創(chuàng)作特點是什么?自己嘗試創(chuàng)作一幅木版畫。在這組問題中,問題的難度是不斷加深的,有效地突出了小學生學習的關鍵點,前面的問題通過書本就能找到答案,而后面的問題就要同學們查閱資料并總結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至于最后一個問題,直接要求同學們創(chuàng)作,而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前五個問題的基礎上的,算是一個總結和升華。
可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緊扣教學的關鍵點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問題,能夠使教學內容貫穿其中,由淺入深地引導的學生認知學習,收到很好的思維拓展效果。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有效提問的“落點”,要從提問內容、提問時機、提問層次三個方面把握重難點、生成點和關鍵點,這樣,才能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真正體現(xiàn)“學為中心”。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五總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