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之騰
在建平中學開學初,高一各班的門口掛起了特別的班牌。比如“數(shù)B1英B4物B6化B6政A6歷B1地A3”這串排列在建平中學高一(6)班班牌上的“密碼”一度讓不少學生和家長直呼“看不懂”,而這些復雜的班牌正是來自于學校的分層走班制度。
除了語文以外,建平中學對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都進行分層走班教學。所謂分層,就是數(shù)學、英語這兩門主課進行B(偏基礎)、C(偏深度)分層,對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進行A(合格考難度)、B(等級考難度)分層。所謂走班,就是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私人訂制的課表,到其他班級上課。
以高一(6)班的班牌為例,班牌上顯示的科目、層次并非(6)班學生需要上這些層次的課,而是(6)班教室為整個高一學生提供了這些科目、這些層次的課堂。數(shù)學和英語的B代表了該班的這兩門主課上偏基礎的內(nèi)容,物理、化學、歷史的B代表了該班級的這三門課是等級考試內(nèi)容,而政治、地理的A代表了該班上的這兩門課是合格考內(nèi)容。如果學生的課表上出現(xiàn)了“數(shù)B1”“英B4”“物B6”“化B6”“政A6”“歷B1”“地A3”中的一個,那么他們就要在相應的課時時間來到高一(6)班這個班級上課。同理,排列在其他班級班牌上的密碼同樣也是告知學生,哪些課應該在這里“走班”。此外,因為班級人數(shù)限制,體育課也同樣成為走班的科目之一,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課表來確定何時何地上體育課。
“在充分滿足學生選擇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走班教學管理辦法?!苯ㄆ街袑W校長楊振峰介紹,走班教學是打破原有固定教學班的一種教學方式,本次高考改革凸顯選擇,建平中學長期倡導的“合格+特長”和“規(guī)范+選擇”辦學理念是與此高度一致的。事實上,早在2000年,學校就已經(jīng)在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四個學科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甚至還更為精細地從基礎到提高分出A、B、C三個課堂層次,以更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揚長補短”,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提升學科教學效能,充分彰顯學生的個性。
高考新政出臺以后,學校對高一年級13個行政班508名學生進行了一次關于等級考試“6選3”選課的摸底調查。從103名學生選擇的“物理、化學、地理”組合到只有2名學生選擇的“化學、政治、地理”組合,總計20種選擇應有盡有。
要完全滿足學生對學科的20種選擇組合,在走班教學管理上更需要充分考慮教學的空間資源、師資結構、教學內(nèi)容的重組、學生常規(guī)管理、教師評價、課時安排等諸多問題。楊振峰坦言,對編班、排課工作而言,不完全走班比完全走班困難得多。國外不少完全走班的學校,雖然是學生選課、選教師,但課堂人數(shù)一旦滿額就會毫不留情地“關門”,許多選課手慢的學生就難以上到自己喜歡的課程。而建平中學的不完全走班,卻是以保證學生都選到自己的課為前提。
“學生適應了過去傳統(tǒng)的上課方式。頻繁地走班甚至換班上課,使得學生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但我校會盡全力滿足學生選課的自由?!蓖蹰L俊說,學校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學生如果在選課走班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當初的選課存在問題,每過兩個月就會有一個機會申請調課。在家長、班主任以及學生本人簽過字以后,就可以調課換班。幾年前,建平中學就有學生在高考前3個月從物理班“跳”到生物班,最后成績證明該學生這一看似“冒失”的選擇為他提高了二十多分的高考分數(shù)。顯然,對他而言,學生物比學物理更加得心應手。
除了學生想再次選擇等級考試科目進行學習之外,數(shù)學、英語的分層教學同樣是學生想要申請調課換班的重要原因之一。B、C層課堂的難度有明顯區(qū)別。以數(shù)學數(shù)列知識為例,B層教學的例題采用的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值,如1、2、3,讓學生用具體的特例來求解,在結果中發(fā)現(xiàn)周期規(guī)律。C層教學則不然,例題中采用的不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抽象的字符,如x、y、z,例題難度也隨之增加,要求的不是簡單的求解,而是證明等。B層學生可以參加數(shù)學、英語的“升C考試”,通過以后,可以上C層的課程,也可以選擇繼續(xù)留在原來的班級,或按照原來的課表上課。反之,如果上C層課的學生發(fā)現(xiàn)無法跟上課堂的節(jié)奏,那么他們也可以調整課表,在B層課堂打好基礎。另外,B層學生可以在作業(yè)、測驗中挑戰(zhàn)一下C層的試題,C層學生就不必在B層的試題上花太多時間了。
有數(shù)據(jù)顯示,建平中學本屆高一第二學期開學兩周試運行期間,學生換課率近20%。到了第二學期期中考,換課率已降到10%以下。
為了解決好學生走班、換課帶來的一系列管理問題,學校建立了班主任與導師制并行的常規(guī)德育體系。班主任主要負責班級的行政事務;而導師,則是引導學生社會化進程的領航人。他們可以對個別問題學生進行1對1的“結對”,也可以和來自各個行政班的二三十名學生溝通交流?!拔覀兿胱尅畬煛蔀閷W生的心靈支柱?!边@是楊振峰對于德育管理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