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老師,你們班今天做操又沒有拿班牌?!边@已經(jīng)是本學期第三次收到德育主任的“投訴”了。做完操,學生們陸續(xù)回到教室,沒有一個人向我反映班牌不見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大課間,體育委員才來找我說:“詹老師,您知道班牌在哪里嗎?”
我走到教室門口,聽到里面在討論班牌不見的事。我走上講臺問了同學們幾個問題:1. 班牌的意義是什么?你們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班牌不見的?2. 大家問我班牌去哪里了,那我應該問誰?3. 誰該去找班牌?到哪里找?
說完,我轉(zhuǎn)身離開教室。
我再次進入教室時,班長轉(zhuǎn)述了同學們的討論結(jié)果:首先,同學們?yōu)楹鲆暟嗯七@件事感到慚愧,沒有認識到班牌是一個班級的名譽,是需要大家共同愛護的;其次,班牌不見了,同學們決定分頭去找;最后,同學們復盤了班牌丟失的過程。
這天課間,全班學生都在找班牌,可是依舊沒有找到。
第三天一早,同學們著急地說:“老師,班牌還是沒找到,而且我們突然想到后天就是運動會了?!?/p>
聽到這些話,我的心里有點欣慰,便提醒她們:“你們昨天都去哪里找了?想想誰最有可能撿到班牌?萬一找不到,你們有什么預案?”
下午大課間,班長來向我匯報進展,說現(xiàn)在兵分三路:一組同學已經(jīng)開始動手制作新班牌了;一組同學再“地毯式”搜尋一遍;一組同學在寫檢討,向德育處說明情況,請求在運動會入場時用自制的班牌。我表揚了她們,并建議把“檢討書”改成“情況說明”。
第四天中午,學生做好了一塊新的班牌,但并未放棄找舊班牌。下午大課間,體育委員興沖沖地跑到我的辦公室,喊:“班牌找到了!詹老師,同學們要請您去見證?!?/p>
我和體育委員一起走到教室,只見班長站在講臺前,大聲地說:“歡迎班牌回家!”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其實,在班牌丟失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已經(jīng)找到它了。當時一位班主任告訴我,她看到我們的班牌放在地上,同學們走過都熟視無睹,她幫忙撿起并放到了體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