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林
【摘 要】特殊教育因為其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而使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興趣等具有特殊性。在新形勢下,關(guān)注特殊教育、關(guān)愛特殊兒童、提高特殊教育質(zhì)量越來越重要,而其中尤其是特殊教育的班主任工作至關(guān)重要。
【關(guān)鍵詞】特殊教育 班主任工作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4)02-0098-01
特殊教育因為其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而使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興趣等具有特殊性。在新形勢下,關(guān)注特殊教育、關(guān)愛特殊兒童、提高特殊教育質(zhì)量越來越重要,而其中尤其是特殊教育的班主任工作至關(guān)重要。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教師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校、家庭、社會對特殊兒童教育培養(yǎng)的橋梁和紐帶;是特殊兒童思想品德的塑造者、知識的傳授者、生活的護理者,是他們最親的人,因此特殊學校班主任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
在二十年的特殊教育學校聾生班主任工作中,我認為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工作應從了解學生方面著手、從為人師表方面著重、從希望教育方面著力。
一、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個體情況
聽障學生在特殊學生群體中人數(shù)多、比例大,由于他們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失聰、失語,他們無法通過聲音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無法直接與別人進行交流,也無法通過語言告訴人們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他們跟正常人的溝通有著很大的困難。然而他們內(nèi)心對于交流的渴望、對于別人理解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因此,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群體、了解他們的個體情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
深入學生群體即是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和他們在家的表現(xiàn);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行為、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多做調(diào)查研究,了解聽障學生的共性和每一個同學的個性;尊重他們的意愿,讓他們將班主任老師當作最親近的人,愿意將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告訴老師。只有通過這些看似瑣碎卻細致入微的關(guān)心才能讓他們真正對老師敞開心扉,讓他們的思想得到理解,從而讓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得到溝通和了解。
2009年秋季,學校安排我新任聾生七年級班主任。開學初,我首先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在學校的基本情況和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其次,找學生個別談心;再次,根據(jù)了解的具體情況個別交流??傮w情況是一個男生多女生少的班級,班風欠佳、學風不濃,男生活潑調(diào)皮。我進行家訪時,發(fā)現(xiàn)一個叫小維的男孩,了解到這個孩子的不幸:父母離異,母親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托付其姑姑照顧,因此長期缺乏監(jiān)管,養(yǎng)成了脾氣暴躁、孤僻,不能接受不同意見和批評的不良性格和小拿小摸的一些不良習慣;同時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優(yōu)點:書寫好,頭腦靈活聰明。針對這個孩子的情況,我開始注意觀察他,開始走近他,幫助他,多關(guān)心他。在課堂上,找準機會表揚他,讓同學們也看到他的閃光點;課后,當我看到他不開心的時候,我去和他談?wù)勑模黄鸫虼蚱古仪?;當他犯錯時,我耐心地給他講道理,舉一舉身邊的實例,讓他知道拿別人東西的嚴重危害性……慢慢地,我們的心理距離拉近了,他敞開了心扉,性格逐漸開朗了,能慢慢接受別人的意見,不亂發(fā)脾氣了,不良習慣在主動改正中。而隨著他的改變,整個班級的班風也越來越好了。
二、堅持為人師表,做到言傳身教
對一名教師來講,為人師表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在人品、學問兩個方面都要作別人學習的榜樣。聽障學生的生理特殊性導致了他們的心理特殊性,他們較之正常的同學要更加敏感,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對他們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教育效果并不會特別明顯。他們更加愿意接受的是,老師要求他們的事情是老師自己也遵循的原則,這樣,他們才有認同感。因此,作為特殊學校的班主任老師,持之以恒地以自身的學問教育學生、以自身的品德影響學生,言傳身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例如:在培養(yǎng)孩子們愛勞動、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方面,做到不亂扔垃圾,主動撿校園垃圾,讓他們知道愛護清潔衛(wèi)生是每一個人的義務(wù),人人養(yǎng)成愛清潔的習慣;主動參與清潔掃除,教會他們怎么拖地、擦窗,讓他們知道勞動是一項人人都要參與的活動,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教育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對人“問好”、“微笑”……通過言傳身教、點滴小事、細節(jié)抓起,對聽障學生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三、著重疏導引領(lǐng),持續(xù)希望教育
聽障學生的心理特殊性除了反映在他們對一般事務(wù)的敏感之外,更多的是他們?nèi)菀桩a(chǎn)生對自身殘疾的不理解和對周圍世界的怯意。對這樣的心理,班主任老師更重要的是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引領(lǐng),灌輸希望理念,讓他們生活在希望中。
(一)多用正面的例子激勵他們
聽障手語主持人姜馨田、內(nèi)心充滿光明和希望的海倫凱勒,這些身殘志堅的表率都是他們可以學習的目標。還有他們熟悉的本校已經(jīng)畢業(yè)的聾生,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自強不息,還能進入大學學習,或者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自食其力,從而引導他們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并為之努力。
(二)給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自身能力的機會
打造班干部團隊,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擔任學生干部或者寢室班長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文娛表演、運動會等各項活動。
(三)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
合理的需求鼓勵他們自己去解決或者和同學合作解決,需要老師幫助的時候給予他們熱情的幫助,并將如何解決自己的需求貫穿解決事情的全過程。這些方式方法不但照顧了殘疾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很好地對他們進行了教育引領(lǐng)。
總之,特殊教育學校班級管理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的,需歷“三尺之寒”,它是—項艱巨而復雜的育人工程。對于特殊兒童,班主任老師只要用心地陪著他們,學會了解、尊重、包容、等待,他們就能感受到班主任老師對他們教育的用心之處,也就能源源不斷地轉(zhuǎn)換成他們生活和學習中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