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維霞
【摘要】課改的深入,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生動活潑的氣象。但由于教師解讀新“課標”能力的不同,致使鉆研出來的各種語文課堂頗令人憂心。急需呼喚語文教育本色的回歸,著重從細致研讀課標,堅守本真信念;關注語言訓練,提升言語素養(yǎng);聚焦訓練觸點,增強語用能力;精當定位目標,提升課堂效率,通過“讀”“寫”“思”等學習活動,以品讀語言來帶動對課文內容、表達方式的理解,凸顯語文的本質特征,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本真語文;閱讀教學;語言文字;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改的深入讓我們在品嘗甜美時,也帶給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正如有的專家所指出:現在的語文課堂變得前所未有的熱鬧與開 放,有的課堂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但缺乏教師的指導;有的課堂盲目追求形式,卻不注重實效……致使我們的語文課失去了本真,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上成“綜合實踐課”等。
為此,我們呼喚語文“回歸”,即語文教學回到“本真”“本體”“本色”狀態(tài)中。那么,如何構建有效的閱讀教學課堂,從而實現有效的語文課堂學習呢?我覺得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嘗試:
一、關注語言訓練,提升言語素養(yǎng)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白x”,在語文課堂中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老師們大多關注“讀”的形式,但細細琢磨,其實,閱讀教學中的“讀”,更深考究的不僅是形式,更是過程。在自己的閱讀教學課堂中,我始終都在嘗試,通過“讀”來引領學生經歷這樣的語言習得過程:初讀,借助語言理解課文的內容;再讀,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語言表達特點。
如六下《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
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盛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在初次誦讀中,學生感受到語言很優(yōu)美,而優(yōu)美的語言中深藏的言語特色,學生沒有精品細悟。我轉換語言表達形式,變成:
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
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
茂盛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
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在比較品評中,學生就發(fā)現第一句詩句是總領句,把大自然比作一位母親,下面都是圍繞母親來書寫的,運用了暗喻手法,恰當生動。這樣一轉換形式,不僅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形象地感知,而且使學生發(fā)現了文本表達上的智慧——即這五句詩形成了總分的結構。而后讓學生緊扣著暗喻的精妙,學著文本的特色展開想象,進行仿寫,學生寫出了“長江、黃河是她流動的血脈”“盛開的鮮花是她美麗的笑臉”“朦朧的大霧是她神秘的面紗”“晶瑩的雨滴是她傷心的眼淚”“神秘的黑夜是她安詳的睡容”等。
語文課程中體現的人文精神不僅表現在內容中,還表現在形式中。因此,我在閱讀教學中,始終以讀為導,讓學生細讀課文中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在內容的感悟和表達的領悟中穿梭,使他們經歷語言習得的過程。
二、聚焦訓練觸點,增強語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注重“讀寫結合”,但大多是讓學生寫寫讀后的感悟。我認為,這樣的“寫”僅是增加了學生動筆的機會,僅是學生在原有的表達模式方面進行寫話。要增強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更應注重“仿寫”。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五上《變色龍》第九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讀文,感受文中描寫變色龍的外形語序井然、準確生動。接著讓學生結合我黑板上畫的變色龍的簡筆畫,用文中的語句來口述變色龍的外形,讓學生在圖文對照中,了解本段的寫作順序和表達特點:從整體到部分,從前部到后部,條理非常清晰。這樣就把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又在學生的頭腦中完成了描寫小動物外形的方法的“建模”。接著模仿遷移這一寫法,寫出自己熟悉、喜愛的小動物的外形。因為有“?!笨煞?,學生寫話思路清晰,積累的語言材料便從他們的言語倉庫里流暢地被檢索出來,為表情達意所用。學生在練筆本上寫到——“一身黃澄澄的絨毛,兩只嫩紅嫩紅的小爪子,加上一個尖尖的小嘴巴,湊成了可愛的小雞”;“一身潔白如雪的羽毛,兩只大大的腳板,加上頭上戴著一頂小小的紅帽子,湊成了威風凜凜的大白鵝”……這樣精彩紛呈的語句以典型句式為依托,不僅為學生打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huán)境,還從“說得生動,說得吸引”等方面大大地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水平。
“仿”,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這樣的“建模”仿寫,是學生對言語的內化過程、建構過程,其積累意義遠大于傳統的讀讀、背背。
三、精當定位目標,提升課堂效率
語文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言意雋美,蘊含著豐富的教學價值。因此,在依托課文教學,以取得“言”“意”兼得的課堂效果,我始終以學生學習起點為依據,作出教學價值的選取。
如蘇教版五上《諾貝爾》一課進行備課時,我在潛心讀文的時候,發(fā)現本課就語言教學價值方面,至少有著以下方面:(1)學習課文選取典型事例書寫人物的寫作手法;(2)詳略得當寫作方法的運用;(3)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語言表達效果;(4)扣關鍵詞、關鍵句,品悟人物品質的寫法;(5)根據課文提供材料,書寫小傳。如此多的教學價值怎么可能在兩節(jié)課時間里全部完成呢?我翻開《課標》,細讀年段要求,領悟本課編排意圖,分析課后練習,思考教學的滲透,最后,把該課的語言教學價值核心定為:(1)學習課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2)品讀重點語句,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3)學習詳略得當的方法,進行課堂小練筆。正因為注重學生學習的起點,定準了教學的起點,年段學習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堅守語文學科的本真,凸顯語言文字的應用,通過“讀”“寫”“思”等課堂學習活動,去認真聽聽它的聲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溫度”,再把它擺在它和整體的關系之中,擺在它和語境的關系之中反復審視、掂量、咀嚼、品味。也只有這樣,“意”之魂,才能植根于學生心中,“言”之妙,才能得以彰顯?!把浴薄耙狻奔娴茫钦情喿x教學有效性的體現之處,那正是語文本真的味道。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