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華
摘 要:本文對技工學校德育課程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進行探討,認為互動式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融洽師生關系,增強對學生的思想感染力,切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德育 教學方法 師生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知識和信息的獲取渠道多元化和便捷化,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削弱,課堂教學遇到挑戰(zhàn)。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應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育實效。互動式教學適合技校學生的特點,結合德育課程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真誠、和諧、多元的互動,從而產生教學共振、共鳴,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一、師生關系是互動式教學的主要前提:融洽關系造氛圍
師生之間關系是否和諧,整個課堂氛圍是否融洽,將直接關系到該堂課的教學效果。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課堂應當是一個快樂的場所,是調動學生認知興趣、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睅熒g應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以發(fā)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筆者上課時,針對技校生的特點,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對學生無條件積極關注,維護他們脆弱的信心,肯定他們的勇氣,不批評不指責,提倡有思考有分析的發(fā)言和討論。課前進行師生的溝通交流,利用近期發(fā)生的事件新聞等,選擇和學生有聯系的話題,進行民主談心式的對話,讓學生放松心情,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對于技工學校學生來說,學生對問題的呼應和積極思考有時比正確答案更難能可貴,更應該受到肯定。
二、善于運用問題式的互動教學: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德育課堂上,互動話題的選擇要具有啟發(fā)性、思考性,并貼近實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討熱情。課堂上設計問題,分組討論,每一組派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根據討論現場的情況隨時啟發(fā)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知識。在講授“學會控制情緒”時,首先運用頭腦風暴法,讓每個學生說出一種不重復的調控情緒的辦法,并寫在黑板上;然后同學們共同評議這些方法哪些可用,哪些適合;最后歸納總結出合理的調控方法。這樣,在互動中共同探究,學生參與程度高;經過認真思考,學生對得出的結論理解更深刻。
在講到“如何創(chuàng)辦和管理企業(yè)”的時候,以學校門口的兩個小吃店為案例,假設學生自己是老板,要采用哪些方法讓小吃店經營得更好。教師以此為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討論后請代表發(fā)言或者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一起評議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適用,通過啟發(fā)學習了解經營好企業(yè)的方法。辦法少的小組要給大家獻出愛心,表演節(jié)目、講故事,或者講笑話調節(jié)一下氣氛。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效果良好,學生都在圍繞課堂活動思考參與。
三、靈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領學生參與互動:身臨其境感真知
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是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和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者。技工學校德育課堂教學,要善于從學生生活中發(fā)現矛盾和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出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設疑、思考、探索中尋求答案。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啟發(fā)性問題的程序一般為: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搭建平臺—激活學生。
筆者在講授“學會和諧交往”的方法時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你回到宿舍里,覺得有點悶熱,就把窗戶打開了。過了一會兒,你從廁所出來,發(fā)現窗戶又關上了,宿舍里只有你的舍友小明,小明前幾天曾經和你鬧過一點不愉快,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筆者利用這樣的情景,讓學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盡情演繹,很生活化。表演者繪聲繪色,觀看者饒有興趣,同學們都能感受運用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教師對學生處理的方式進行點評,鼓勵同學運用正確的處理方式,起到鞏固強化,提升效果的作用。
四、利用活動型課程激發(fā)興趣:游戲活動為主題
利用生動活潑的活動課程,例如競賽、游戲、猜謎和辯論等形式,采用分組討論、頭腦風暴法、情景劇以及對抗賽等方式,吸引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在講授“人生道路上充滿矛盾”,關于“順境和逆境”的話題,因勢利導讓學生分成兩個團隊辯論是逆境好還是順境好。辯論時學生討論熱烈,發(fā)言積極,各抒己見,參與程度很高,從辯論中明晰問題,獲得知識和啟發(fā)。
在每一課程開始時,教師設置與課程有關的游戲帶領大家一起做,讓學生親身體驗。教師總結指點,起到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師在講到“學習改變命運”時,運用“機會來了”的游戲,讓同學們談游戲中的感受,最后老師總結點評:大家的機會是一樣的,但是有的人抓住了“機會”,有的人失去了“機會”,就像每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只有努力學習積累,才能在機會來到時緊緊抓住,這樣鼓勵引導學生努力學習。
(作者單位:南陽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