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霞
摘 ? ?要: “求真”的語文教學模式要“真知、真教、真學”,教師要重視知識積累,保證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分析了“求真”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提出了語文教學“求真”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求真模式 ? ?實施策略
語文教學在“求真”理論背景下,必須結合實際,讓學生沉浸在有實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文學素養(yǎng)。本文分析了“求真”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提出了語文教學的“求真”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求真”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
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花樣、特色、模式層出不窮,但真正屬于語文的東西比較少?!扒笳妗闭Z文教學模式強調語文教學不搞花架子,倡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對語文教學來講意義重大?!扒笳妗苯虒W模式首先要改變教學過程中的浮夸現(xiàn)象,例如:有些教師喜歡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說到哪兒算哪兒,雖然學生興致高昂,但是對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茫然無知,如果用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圍繞教學重點進行講授,相信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更理想。
其次,“求真”教學模式不應該走老路,課堂中重視民主,強調能力教學的主要方針不應該改變,要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追求清新、自然的教學風格,呼喚本真、質樸的教學手段,呼喚語文課返璞歸真。教師要真講,學生要真學,評價者要真評,在本真語文的旗幟下,教真語文,教實語文,教好語文。例如:有些教師排斥多媒體情境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對學習知識是無用的,當然不能排斥有些多媒體情境設計得過于花俏、無實效,但是語文課堂不應該排斥多媒體方式,因為無論何種新形勢,教學內(nèi)容都始終要圍繞“字、詞、句、段、語、修、邏、文”這幾個最基本的語文關鍵字進行。總之,語文本來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求真”的教學模式就是要重視教學實踐,實踐性強的東西不能搞花架子,必須努力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2.語文教學的“求真”教學模式的實施
2.1真知
“真知”主要是指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教師的知識儲備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具備傳遞書本知識的能力,還要有進一步深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育素質。首先,教師必須多鉆研教材,不照搬教參。語文教材是文質兼美的語言精品,教師的任務就是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讀“厚”,把每一篇課文教“薄”,不讓課文文本成為以教為本的腳本。例如:《墨梅》的教學就要將課文讀厚,除了理解文本之外,還讓學生知道:“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中有梅,“歲寒三友——竹松梅”中也有梅,多少人都吟誦過這看似普通卻不屈不撓的梅花,請同學們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梅的典故,梅的詩句。這時候,有的學生說“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讓人感受中國人對梅花特殊的喜愛。其次,教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再好的課文,從資質平庸的教師口中念出,都會變得干癟無味,毫無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教師會讓語文課堂變成真實的全情投入,并根據(jù)自己的特長施教,讓課堂充滿“個性美”。教師能力的提高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經(jīng)常參加學校的校本培訓活動,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專項問題的探索,深入探究,提高教學能力。平時也要經(jīng)常學習,豐富文學知識的累積,不斷提高文學知識水平。
2.2真教
“真教”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掌握的“量”及掌握的“學習方法”方面。首先,教師要在課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全面認識語文教育的學科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一堂高效率的語文課必須充分體現(xiàn)這一特點,通過師生的教學雙邊活動對學生進行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基礎知識及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培養(yǎng)與訓練。例如:教學《心中那盞燈》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難寫的字進行詳細講解,然后提出問題,請學生分析重點語句,如: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請學生畫出其中的動作、語言,然后分析為什么要用這些動詞、語言。最后可以提出寫作的拓展:請同學們寫一寫“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什么”。另外,語文課還應該把“練”放在突出位置上。語文教學只有讓“讀”與“練”結合,在課堂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才能讓學生真正積累語言,感悟內(nèi)化語言,遷移運用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yǎng),使教學真正扎實有效。例如:語文課應該有專門的練習課,讓學生練習朗讀,同時學習更多的生字、生詞,積累更多的優(yōu)美語言,學會與不同的文本接觸。
2.3真學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的報告中指出:“知識大廈中最基礎的東西是教會學生自己學習?!睂W習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需要教師運用智慧加以指導和培養(yǎng)。求真教學模式要求“真學”,就是讓小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并將這種方法內(nèi)化為自學能力。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傳授學生理解的路徑。例如:教學古詩的過程中,讓小學生明確古詩學習要從朗讀、明白詩意、背景分析和意境拓展四個方面學習,這種學習路徑的不斷強調讓學生在遇到課本以外的古詩后也能自學掌握。其次,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例如:教師要經(jīng)常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學會速讀、速記等,最終學生就會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任何學習都離不開集體討論,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真實有效的討論,必須杜絕形式化的合作。例如:有的合作討論的目標方向不明確或范圍太空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合作什么,討論什么;有的小組學習,幾個學生各自將答案一對便完事,根本沒有合作,沒有討論。教師必須幫助指導學生“求真”、“品味”、“尋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成為讀書的“學堂”。
綜上所述,“求真”的語文教學模式要“真知、真教、真學”,教師要重視平時的知識積累,保證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雁.語文教學要重視平時積累[J].青年文學家,2011(11).
[2]余金泉.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思考[J].語文學刊,2009(04).
[3]論點摘編[J].語文建設,2012(04).
[4]劉九鳳.新課標下語文教學呈現(xiàn)行為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下),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