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夠?qū)W生分散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本上來,能夠?qū)φn堂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導入的要求和方法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導入
作者簡介:高汝晶,女,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4)36-0041-02
高爾基說過:“開頭第一句話是最困難的,好像音樂里定調(diào)一樣,往往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它?!闭n堂教學的引入也是一樣。好的課堂導入如高手對弈,第一招就為勝利鋪墊了基礎(chǔ),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妙。反之,一堂課的開始就教得索然無味,如同嚼蠟,那么就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生積極性。
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chǔ)普遍薄弱且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所以好的開頭,更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保證。每一節(jié)課開始,老師都應該力爭使學生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傊n堂導入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夠在課堂一開始決定課堂是否活躍以及學生能否參與,所以課堂導入作為新課教學的“敲門磚”尤為關(guān)鍵。老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shè)計各種導入活動。
一、課前導入存在的問題
(一)照搬教師用書
為了更好的配合老師備課,每一本教材都會配備教師用書以及配套的教參光盤,在教師參考用書上都會提供一些相關(guān)的背景情況介紹和導入問題。這些資料對于教師熟悉教材內(nèi)容、理解課文難點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這些材料也都是成段從網(wǎng)上摘抄下來,內(nèi)容過于抽象,籠統(tǒng),理論性太強,缺乏趣味性和針對性。如果不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修改,就會使學生感覺老師也是照搬內(nèi)容來授課,感覺老師缺乏誠意。久而久之,老師的威信下降,致使課堂效率降低。
(二)導入時間過長
根據(jù)教學計劃安排,一篇新課文的授課時間安排為兩課時。如果導入時間需要占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那么就會影響教學進度。另外,如果在導入部分提供大量的相關(guān)背景信息或者設(shè)計太多的問題,學生就會感覺難度增加,從而逃避學習。反之,如果學生陶醉于課前導入部分,就會導致喧賓奪主的情況產(chǎn)生。學生積極過頭,靜不下心來學習課文,也會影響到教學的最終效果。
(三)導入方法單一
如果每一節(jié)課都使用同一種方式的課前導入,學生就會感到厭倦,所以在導入時應該注意配合運用。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來變換方式。如果是課堂參與度高、學生積極性強的班級,那么可以采取提問、對話、表演等形式;如果是比較安靜的班級,那么幻燈片、視頻會比較適合。
(四)導入句型復雜
導入的問題應該稍有力度,但須留有一定思考的余地。問得恰當,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控制氣氛。反之,若問得突兀,學生就會感到愕然,不知所措。而且課堂導入的材料也要緊密貼近生活,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需求。要多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事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如果個別學生基礎(chǔ)差,不能用完整的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那么可以讓他們以單詞的形式來進行交流。這樣既回答了問題,又進行了思考,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中都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
同時,在課堂導入時還必須注意:老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導入時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應該都掌握在老師的手中,所提的問題要估計到學生可能會談到的看法,并能夠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去討論,而不是由學生漫無目的雜亂無章地發(fā)表看法。否則,不僅不能實現(xiàn)順利的導入,還會使整個課堂處于失控的狀態(tài)。
二、課前導入的策略
一堂課的課前引入,根據(jù)其教學的風格、教育的對象、教學的內(nèi)容,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不存在任何固定模式。通過這幾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課前導入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標題探討
課文的標題一般都揭示了課文的主旨,在新課文的學習之前,先就標題來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今天所學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例如《實用綜合教程》第二冊第一單元課文wanted:blue-collar workers(需要藍領(lǐng)工人),老師在導入時可以首先問學生,你認為藍領(lǐng)工人的工作主要是什么?每個同學都說出了不同的答案,即使有些觀點不正確,但也反映了學生的心聲,而且現(xiàn)場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接著可以提問:你認為藍領(lǐng)工人的收入如何?如果學生參與性強,可以延伸提問:除了藍領(lǐng)工人外,還有哪些領(lǐng)子的行業(yè)工人?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后,老師可以將準備好的材料用幻燈片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對于藍領(lǐng)工人的歷史、著裝、涵義,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從而順利過渡到課本的內(nèi)容。而學生本身也急于想知道課文中對于藍領(lǐng)工人的描述又是怎樣,那么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就會有好奇心,就會有畫面感。
(二)圖片展示
圖片的直觀性是提問所不可比擬的,所以英語教學的課堂中可以適當?shù)倪\用這一手段?!秾嵱镁C合教程》中有篇課文是My First Day at McDonald’s(在麥當勞工作的第一天),在書中的單詞表里,有著麥當勞各個食物的解釋。然而光看單詞,學生很難有共鳴。而且麥當勞漢堡眾多,很難和實物聯(lián)系起來。這時就可以將部分關(guān)鍵食物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并附上中英文對照,再結(jié)合講解,學生就會很快明白這些單詞的意思,形象而生動。
(三)演講展示
在《實用綜合教程》our living environment(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新課講授前,老師可以讓學生以一排為小組制作一個簡短的presentation,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進行分類準備??谡Z基礎(chǔ)較好的可以負責口語演示,電腦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負責找資料,做PPT。內(nèi)容則必須圍繞環(huán)境保護來展開。通過課堂上學生的演講,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現(xiàn)在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更重要的是為課文講解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這項工作必須提前告知學生,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找材料。
(四)作業(yè)導入
學貴有疑。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采用現(xiàn)場作業(yè)的形式,能立刻使學生情緒嚴肅起來,不再懶懶散散,能起到激活學生思維、喚起他們求知欲的作用,使課堂快速的進入教學氛圍。
(五)背景介紹
西方語言文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都有它一定的歷史背景,如果不了解相應的文化知識,則很難理解和使用英語。如果在新課前對課文的背景知識加以介紹,那么可以增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或是對于習題的操練,也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比如在《視聽說教程》中有一個練習為what is your personality type?在書中,分別介紹了四種人的性格特征:The Dreamer,The Partner,The Thinker,The Artist.與之對應的四幅圖片分別是甘地、伊麗莎白二世、比爾蓋茨、阿姆斯特朗。如果不對這些人物的背景進行相應的介紹,那么學生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為做題而做題。反之,學生的知識量擴大,詞匯量擴大,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上升。
參考文獻:
[1]趙國忠.英語教學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韓剛.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建構(gòu)[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3]何少慶.英語教學策略理論與實踐運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4]舒啟全.英語教學與研究[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5.
[5]何廣鏗.英語教學法教程理論與實踐[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6]陳平文.英語教學新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陳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