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一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師和學生的“雙主”地位,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讓課堂充滿活力,從而使他們在探究的樂趣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一語文;課堂教學;地位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大的成績?,F(xiàn)將我對高一語文教學的幾點看法進行小結,以促進今后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一、注重教師和學生的“雙主”地位
教育是人施之于人以影響的互動過程,其核心關系是教與學,缺少任何一方的參與都不成為“教學”。因此,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協(xié)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討論—講授式”教學方法是最可行也最能體現(xiàn)“雙主”地位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歸納課文中心思想、總結課文寫作特點、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時,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主動、緊張地思考所討論的中心問題,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由于高中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因此,課堂討論不僅能訓練學生主動思考、獲取知識的能力,還能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xié)作、獲得答案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討論中有可能出現(xiàn)偏離主題的現(xiàn)象,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防止討論中出現(xiàn)的偏差,保證討論的順利進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F(xiàn)文者,披文入情?!闭n文本身也是情動辭發(fā)的產物。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教學中要根據(jù)不同內容運用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境教育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于無聲處”引起學生共鳴同識,使學生情感受到熏陶,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能增加了感染力。比如,在講解《我的四季》時,可以以播放幻燈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一年四季風景變幻的圖片,并伴以優(yōu)美的旁白,讓學生切身感受春夏秋冬的周而復始、輪回不止。在這一過程中,既能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生命等健康的感情,又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執(zhí)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tài)度,最終達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的。
三、幫助學生分析文章并概括中心思想
“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笨梢哉f,文章的寫作思路和中心思想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指導學生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手法,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措施。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有抓線索、抓“文眼”等,比如《荷塘月色》一文,抓住“頗不寧靜”這一文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感情線索,就探出了作者思路,作者對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躍然紙上。而《江南的冬景》中“明朗的情調”就是“文眼”,在一種明朗的氛圍中,情和景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江南冬景的摯愛,顯示了作者卓越的藝術才華。
四、精講范文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語文課堂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關鍵是教師對課本范文的講解。因此,在語文課文的備課工作中,我認真研讀課文,并做好工整詳細的教案,能做到教材、資料、學生齊備。由于充分的準備和高度的投入,加上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課堂氣氛活躍,對課本范文的掌握度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精講范文的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中心思想、記住文章段落,而是通過講解過程,使學生把握一種思維方式,把握思維過程,并將這種思維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閱讀中去。
五、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積累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所以,在搞好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的同時,還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通過組織舉辦詩歌朗誦比賽來鍛煉學生的朗誦能力,通過開展演講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讓學生上講臺表演來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等等。這些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六、抓好閱讀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在高中階段,由于課業(yè)比較繁重,特別是理科學生在課余用于學習語文的時間很少,語文水平明顯處于弱勢的地位。但是語文教學不能單靠課堂教學,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理科班的語文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要求,我把標準中推薦的閱讀范文介紹給學生,并指導他們制訂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課余時間讀名著,通過靈活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以保證課外閱讀得到切實的落實。通過課外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增長學生的見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熱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教學鉆研是無止境的。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還將繼續(xù)向其他優(yōu)秀教師、有經驗的前輩學習,注重教育科研,注重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從事的是一項良心工程,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張倩葦.現(xiàn)代教育新技術下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電化教育,1999(06).
作者簡介:潘丹,女,1986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