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翠平
[摘要] 目的 調查研究無痛分娩患者的臨床療效。 方法 隨機選取本院臨床上進行無痛分娩的患者78例,并且同時選取使用常規(guī)分娩的患者78例,針對是否產生疼痛感、有無出血現象等一系列指標進行觀察與研究,最后對所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產程用時無痛分娩組明顯短于常規(guī)分娩組,無痛分娩組新生兒的評分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通過出血量和疼痛的比較,常規(guī)分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無痛分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差異明顯(P<0.05)。 結論 通過調查結果可見無痛分娩在醫(yī)學上有顯著的療效,有效的減短了產程所需時間,減少剖宮產的機率,進一步保障產婦的安全問題,值得推廣使用,所以各大醫(yī)院應該提高對無痛分娩的重視程度,并進一步提高無痛分娩水平。
[關鍵詞] 無痛分娩;臨床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1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2-170-03
無痛分娩主要是應用硬膜外麻醉,而后醫(yī)務人員在分娩患者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藥管,藥管中盛放麻醉藥物,為了安全使用,藥物濃度最好保持在剖宮產的1/5[1-2]。藥效持續(xù)時間較長,一般在用藥10min后,患者就有明顯反應,即不產生疼痛感[3]。藥物效應大概持續(xù)90min左右,在患者分娩過程中應該反復使用麻醉藥,終結到分娩過程結束[4]。為了對無痛分娩的臨床表現有一定了解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院進行無痛分娩的患者78例,并選取同期進行常規(guī)生產的患者78例;并且要做到選取的所有患者均應為足月生產并保證其他正常條件相同即可。無痛分娩患者年齡19~38歲,平均(25.6±1.2)歲,懷孕周期38~41周;常規(guī)組分娩患者平均年齡(24.8±1.4)歲,懷孕周期38~41周。最后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各組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得知其相關的一系列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回顧性方法調查研究隨機抽取的78例采取無痛分娩患者的既往病例,并用同樣的方法對常規(guī)組進行調查分析;并且應該遵循相關資料的標準,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進行調查研究,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各項指標主要為:姓名、年齡、懷孕周期、產后有無出血現象等。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在第一產程中宮口大小、給予的化學藥品含量等數據,并觀察產婦是否產生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比較組間,x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2.2 兩組患者疼痛情況、產后是否出血、新生兒評分情況比較
調查資料顯示,無痛分娩組和常規(guī)分娩組產后出血情況差異明顯(P<0.05),而新生兒評分情況中,無痛分娩組為(12.50±1.20)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10.1±0.20)分。疼痛情況無痛分娩組所占比率為6.41%,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85.89%。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經過調查研究無痛分娩組中出血率23.07%,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85.89%,疼痛情況無痛分娩組為6.41%,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85.89%,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分娩產生疼痛感主要是由于產婦子宮收縮,特別是在分娩時期胎兒頭部下降到達盆底或者宮頸持續(xù)擴張而產生疼痛感,這些癥狀是臨床最多見的癥狀[5]。疼痛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導致兒茶酚胺含量不斷提高,從而抑制子宮收縮,導致產婦產
程延長、酸堿水平紊亂等現象,同時伴隨著社會發(fā)展進一步加強人性化的理念,為了提高臨床價值及降低難產機率[6]。因此,無痛分娩在臨床上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無痛分娩早在國外已經作為常規(guī)分娩形式出現了,它不但能減少產婦的痛苦,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減少分娩時的恐懼情緒和產后的疲倦感[7-8]。無痛分娩方法是經過醫(yī)生和產婦一起協商定制的,更有助于醫(yī)生與產婦之間的溝通與交流[9]。通過調查數據可知:在利用無痛分娩方法后,無痛分娩組產婦的第一產程僅為(256.23±156.42)min,而常規(guī)分娩組所用時程竟高達(357.65±150.32)min,同時在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中的各種數據中無痛分娩組與常規(guī)分娩組差異顯著。調查資料顯示,無痛分娩組和常規(guī)分娩組產后出血情況差異明顯(P<0.05),同時在針對新生兒評分情況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無痛分娩組所得的數據高達(12.50±1.2)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10.1±0.2)分。無痛分娩組產生疼痛現象產婦僅有5例,所占比率為6.41%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85.89%??梢姛o痛分娩在產婦分娩中的重要性。而且在針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中可知,無痛分娩組中出血人數為18例(23.07%)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組70例(89.74%),而且在疼痛情況得比較重可以發(fā)現,無痛分娩組發(fā)生疼痛的幾率僅為為6.41%,明顯高于常規(guī)分娩85.89%。從中可見在分娩中使用無痛分娩法的重要性。追根溯源無痛分娩抑制疼痛的原因是由于降低了產道阻力,有利于子宮宮口擴張同時降低胎頭,從而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10-11]。
此外,由于產婦子宮肌肉的規(guī)律性運動等各項因素會致使產婦子宮收縮功能達到正常水平,從而有效的加強了減少產程所需時間的效果[12]。同時因為有力的縮短了第一產程,進而有效的對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做了鋪墊,進而達到減少剖宮產的幾率,進一步保證了產婦的安全問題[13]。所以,無痛分娩技術的應用在產婦生產過程中至關重要。也對優(yōu)生優(yōu)育計劃做了良好的配合,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學燕.無痛分娩在臨床中應用的效果探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29):210.
[2] 尚荻.158例無痛分娩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8):156-157.
[3] 李爽.無痛分娩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59(15):300-301.
[4] 羅政香.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6):2292-2293.
[5] 安旭菁,龍燕.無痛分娩與正常分娩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31(5):141-142.
[6] 楊玉紅,豐西紅,苗影.無痛分娩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7):43.
[7] 楊志云,王笑靈.無痛分娩91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7-8.
[8] 陳倩.產程中的麻醉鎮(zhèn)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11):827.
[9] 李君麗.無痛分娩與自然分娩的臨床對比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2):2923-2924.
[10] 陳曉薇.30例無痛分娩患者的臨床觀察與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7(6):99-100.
[11] 張巧茹.無痛分娩的研究與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0):70-71.
[12] 程曄.無痛分娩中腰-硬聯合麻醉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5):158-159.
[13] Litiere S,Wenitsky G,Fentiman IS,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painless labor and normal delivery[J].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2013,7(17):72-73.
(收稿日期: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