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霞奕
通常,廣義的認為在思想、認識、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tài)的學生是學困生,也有教師把學業(yè)成績差直接與學困生劃等號。信息科技教學中也必然出現(xiàn)所謂的“學困生”,在每周一次課(2課時)緊張的課時面前,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質(zhì)的提升,就必須依靠教師課堂內(nèi)外行之有效的輔導。
一、導“心”小策略
1.“昵稱”拉近距離。為學生取好聽,親切的小呢稱,例如羅嘉文同學可以稱呼為“文文”,可以迅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議一種親切的氛圍,拉近師生距離,為輔導建立感情基礎。
2.抓住走近學生的機會。例如每次上課前提前到教室,與學生一起打掃機房等,盡量抓住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機會,既導“心”也建“情”。
3.微機教室屏幕文化。課前在學生到來之前用精心設計的電腦屏幕代替電子教室軟件的“黑屏肅靜”,比如一句鼓舞人心的話,優(yōu)秀作業(yè)的點評價,學生進步的表揚,啟發(fā)性的故事等等都可以成為向全班同學廣播的電子屏幕。
4.高年級偶像同學談心。
5.成長日記/定期交流。
二、知識輔導策略
1.找到學生的知識斷(困)點,完善知識邏輯。教師要打破思維習慣,仔細觀察尋找學生知識困點,幫助學生把知識斷點接洽好,形成連貫的邏輯知識鏈。
2.注重基礎,梳理知識。
3.增強輔導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輔導過程中注重趣味性和幽默感,可以很好的提高輔導的有效性,學生會更樂意接受輔導,對輔導的知識記憶也更深刻。
4.輔導方法靈活多樣??谠E法、比喻法、公式法、對比法、直觀展示法等方法靈活運用化繁為簡輔導。
5.精心設計輔導題。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輔導,教師要注重輔導題的設計。設計可遵循以下原則:(1)針對性;(2)趣味性尤其是創(chuàng)作與設計部分,教師可以增強輔導題的趣味性,藝術性,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轉(zhuǎn)而提高輔導的有效性;(3)靈活性。在輔導過程通過觀察學生,根據(jù)輔導情況,教師及時靈活地變動輔導題,使輔導題更符合學生的問題;(4)小挑戰(zhàn)性。輔導題不宜太簡單,在教師對輔導對象的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設計輔導題宜“跳一跳能摘到”較妥,既能激發(fā)學生,也有指導意義,簡單重復操練會讓學生失去耐心,影響輔導效果;(5)配對考查題。配對考查題及時考察輔導情況,檢驗學生通過輔導是否掌握,教師要事先根據(jù)輔導題設計好配對考查題,在講解輔導后讓學生自主完成。
三、輔導管理小策略
通過有效的管理,使輔導具有延續(xù)性,持久性效果??梢圆捎靡恍┹o導管理策略提高有效性。
1.作業(yè)管理:對輔導學生按情況配對分組布置作業(yè),根據(jù)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2.獎懲機制:輔導態(tài)度好的同學可以通過表揚,減少作業(yè)量等方法獎勵;輔導態(tài)度差的同學可以通過增加作業(yè)量,做小老師等方法懲罰。做小老師的方法非常有效,首先是學生的普遍心理是不愿意,為了這個不愿意他們會努力輔導,另外,被選中的同學通過做小老師的活動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提高表達能力。
3.重考機制:考試失利,學生可申請重考。教師設計重考卷,安排學生重考,通過重考,學生能將薄弱的知識點很好的補上。
4.實踐操練:知識的理解記憶都需要通過練習實踐才能鞏固,對學生按輔導情況進行分組,安排實踐操練,并講解輔導。
5.信息化輔導方式:信息化輔導方式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比如MOODLE平臺,QQ討論群,電子郵件等,可以有效的拓寬師生輔導的渠道,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靈活的輔導。尤其是功能強大的MOODLE平臺,可以提供測試、教程、交互討論、作業(yè)等強大的功能,可稱為一款輔導學生的利器。
四、輔導注意點
1.學習有“反復”。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動態(tài)監(jiān)測“所有”學生在發(fā)生的問題,及時輔導糾正,防止學生出現(xiàn)“反復”。
2.“7±2效應”,“超限效應”。單次輔導要注意輔導量,宜精不宜多。將主要問題分解成小任務,小目標,便于學生完成和達標。
3.信息化輔導方式。要注意對學生的管理,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容易失控。
4.把握好輔導時機。根據(jù)“當堂記錄冊”及時的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輔導,避免問題的堆積。另外每次考后,考試失利對學生的沖擊比較大,此時學習的愿望比較強烈,教師要抓住機會進行有效輔導。
“巴奴姆效應”啟示每個孩子不管他過去和現(xiàn)在表現(xiàn)有多差,在其內(nèi)心深處總是多少有點積極向上的念頭。用愛、用耐心、用細心、用行動去探索、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這些“潛力生”身上的無限潛能,教師一定會體會到很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