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興珠
(河西學院體育學院 甘肅張掖 734000)
健美操是一項集時尚、運動、健身于一身且觀賞性較強的現代運動項目,隨著社會體育發(fā)展的新動向和人們體育項目鍛煉多元化的發(fā)展,健美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青年人群的喜愛。而青年人群聚集的高校則是目前推動健美操運動發(fā)展的主體平臺,對于高校健美操運動發(fā)展來說,健美操教學直接關系到該項運動的發(fā)展,目前,在眾多高校中,健美操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教學效果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如何探索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法,將健美操運動納入與市場良性結合軌道上,是擺在高校健美操運動教師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1)缺乏統一規(guī)范的教材,且教授內容單一。在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由于尚沒有與時更新的、統一權威的教材,導致教學的可參照性不強,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師自主教學空間的發(fā)展,但這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密切相關,而不利于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在教授內容上,大體是以傳授健美操套路動作為主,即以一套固定音樂與固定套路動作相配合作為健美操的學習內容和考試內容。其中一部分學校是以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的規(guī)定套路作為健美操教學內容。這種現象導致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條化、陳舊化的色彩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健美操沒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其中基礎較好的同學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基礎較差的同學消化跟不上步伐。健美操是一項內容豐富的運動,除卻技術動作,美學認識以及編排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是這項運動所能體現的重點,而這一點在目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2)教師隊伍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由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學負擔過重的現象,導致健美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身兼數班,在教師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部分高校也存在非專業(yè)教師加入到健美操的教學隊伍中來,由于在理論知識、技術動作以及學生實踐問題解決等諸多方面與專業(yè)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健美操教學的專業(yè)性水平大打折扣,從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方法陳舊,形式單一。由于大學生處于心里和生理的生長發(fā)育期,對青春、時尚、形體美有著強烈的追求,因此健美操深受學生的喜愛,是高校體育選修人數較多的項目之一。但對大學生來說,枯燥陳舊的教學方式是其所不愿接受的,他們樂于尋求一種集鍛煉身體,體型健美,又能使身心輕松愉快的健身項目,這種需求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內在動力。但目前在廣大的高校就愛那么長教學中,傳統的傳授基本動作套路成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理論學習+實踐訓練成為一層不變的流程。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與學生身心發(fā)展與內心渴求是不相吻合的。
(4)教學內涵有待進一步挖掘,評價體系單一。健美操是一項內涵豐富的體育運動,在教學的過程中,除卻基本的動作套路之外,這項運動的德育價值、智育價值、美育價值記憶娛樂價值也是在該項運動深入挖掘的內涵,特別是健美操對學生心理健康、人格修養(yǎng)所起的積極作用是每個教學者應該充分重視的。值得一提的是,健美操本是一項集體育、音樂、舞蹈、服飾于一體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其內容包含了解剖學、生理學、運動醫(yī)學、營養(yǎng)學、心理學、美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教學者雖然對競技健美操的選材、訓練階段的劃分、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協調性和表現力及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動作的編排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但這種探索多停留在初級階段,對動作編排、與時創(chuàng)新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的探究。在評價體系環(huán)節(jié),高校通常是采用理論考試+動作評分的方式來進行評價的,這種方式其片面性導致評價效果往往與實際效果脫節(ji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表現沒有得到一個立體客觀的體現。
(5)缺乏有效的推廣途徑,且教學效果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對于主修和選修健美操的同學來說,健美操的實際展現平臺就是他們的平時實踐課堂,除此之外,缺乏長期有效的推廣渠道。相對籃球足球等項目,健美操在高校中開展諸如聯賽、對抗賽的機會較少,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對于健美操的專業(yè)學生來說,就業(yè)是他們最終的考核和必經之路,除卻教學和學術研究之外,大部分專業(yè)人才要走向社會市場,而缺乏有效鍛煉與專業(yè)技能拓展的他們在就業(yè)時面對很強的壓力,所學技能與市場更新迅速需求不符。
高校健美操課的場地、器材配置不足等因素也是制約健美操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定規(guī)范的教學標準,在給予教師自主教學空間的同時,嚴格基本教學規(guī)范。首先,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素質目標,在教學方向上,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為主線,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適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健美操課的教學目標體系。與此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允許教師在遵循教育大綱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有一定的自主發(fā)揮空間。
(1)建立高素質的專業(yè)教師隊伍。建立一支符合教育需求、專業(yè)素養(yǎng)較高且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對健美操的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對于院校來說,應加強教師隊伍資源整合和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引進,同時探尋有效的教師教學分配模式,切實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并且學校應該建立一項長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再培訓、再提高的機制,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2)探尋多元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在健美操教學中,我們應該突破傳統知識講授,機械模仿為主的學習模式,將理論課程講授、實踐創(chuàng)編與學生課外自學充分結合起來。實行梯隊教學,將學生根據情況分為小組,通過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方式,同時采用小組互學互糾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積極采用多媒體、整合經典比賽視頻等媒體材料,讓學生有更為感官的認識。
(3)建立一體化健美操訓練模式。在健美操一體化訓練模式中,通過系統層級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同時通過專業(yè)實踐以及綜合實踐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服務的意識,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說,結合新生的心理特點、學校自身師資力量以及場館設施的優(yōu)勢將健美操的項目優(yōu)勢和項目特點充分展現給學生,利用新生學時的健美操選修課,擴大人群普及度。在選修課程結束以后,對于那些對健美操有興趣和潛質的學生,可以探究俱樂部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習,健美操俱樂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xù),是在教師的輔導下進行的一種自主鍛煉的形式,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健美操學習者的質量。而在俱樂部的教學訓練中,教師可將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選拔進入業(yè)余訓練隊,作為專業(yè)代表隊的后備人才,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在不影響學生學校課程學習的前提下,承擔學校各類表演項目和其他業(yè)余比賽,同時在教師和教練的指導下,參與俱樂部的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通過業(yè)余訓練進一步提高健美操的專業(yè)人群數量,通過一體化訓練模式建立梯級教學格局。
(4)深入挖掘健美操教學內涵,建立立體的評價體系。除卻健美操基本動作套路的教學之外,健美操這項運動所體現的美學色彩與多種藝術的兼容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教師可以通過“最美節(jié)奏”、“最佳音樂”、“最佳創(chuàng)新”等形式各樣的比賽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在評價體系環(huán)節(jié),加入對學生體育態(tài)度、意志、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建立一個立體的考查體系。
(5)拓寬健美操實踐平臺,有步驟的與市場進行良性接軌。健美操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除卻學?;镜膶嵺`課程,學校應該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來拓寬健美操的實踐平臺,在舉行專門健美操比賽之外,可以將健美操與其他體育比賽、晚會結合起來,在學校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商業(yè)演出等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拓寬實踐渠道,同時使學生增加更多的就業(yè)準備。同時,學校應該加大宣傳,組織專業(yè)水準較高的學員進行社會實踐,爭取地方企業(yè)等的支持。
學校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健美操教學的支持,在場館、機械等方面給予支持,特別是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設立專項健美操研究基金,對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各項業(yè)余比賽等給予指導和支持,使健美操的發(fā)展與高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相適應。
[1]張紹程,牛乾元.健美操[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3.
[2]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3]楊小紅.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