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真
摘 要: 當前,文學欣賞課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文學作品成了被忽略的英語課程資源。作者依據已有的相關研究,論證了在高中進行文學欣賞課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中英語文學作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選用原則,并在日常文學欣賞課程教學實踐中,根據交互閱讀理論和課堂教學實踐,總結了文學欣賞課的具體教學模式:閱讀方式、課堂討論、文學評論寫作和文學作品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文學欣賞課 教學結合
英語是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基本任務的課程,是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過程。新標準要求高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因而文學作品是高中英語新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中選入的文學作品,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說The Neck- lace,沙翁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選材基本上注重情節(jié)和人物兩部分。因此,文學作品教學對老師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和欣賞文學作品,成為高中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課前準備活動
文學的讀前活動,主要是利用文學的標題、插圖和關于作品、作者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行預測。
如The Open Window的讀前部分,介紹作者的基本經歷和寫作風格,指出作品的特點是“noted for their wit and humour,which frequently have an ironic twist that leads to a surprising ending”,還指出“The Open Window is Sakis most popular shortstory,in which he tells a story of a spontaneous practical joke played upon a visiting stranger”。這兩條信息,不但指出了作者的寫作風格,還指出基本情節(jié),有助于學生預測故事的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適當了解一下即可。
熟悉了背景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作品題目、插圖等外顯信息,預測作品內容。如The Open Window在讀前部分提供了幾幅關鍵情節(jié)的插圖,并結合插圖提出了以下問題:
(1)How many character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in the story?
(2)Do you think that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
(3)Why do you think the man looks so uncomfortable?
(4)What can you see through the open window?Will the three men in the field be important in the story?Read on to see if you are right.
二、理解作品的表達形式
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源自兩個方面:意境美與形式美,即內容與形式的緊密結合,二者辯證統(tǒng)一:互為條件、互為依存、互相過渡、互相轉化;沒有內容,形式無所依憑;沒有形式,內容無從表現(xiàn);沒有意境美,作品無法經久流傳;沒有形式美,作品也就無法被認同。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然包括對文學作品形式的理解,即分析表現(xiàn)作品內容的內部組織構造和外部表現(xiàn)形態(tài)的總和,包括體裁、結構、語言、表現(xiàn)手法等。簡單地說,即關注作者的謀篇布局。
寫文章時,在下筆之前,要先構思文章的主旨,明確文章的目的??紤]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想清楚文章的結構,這是布局。結構是文學作品的骨骼,是作家思想的集合點,也是理解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思想,以及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例如以張漢熙編寫的《高級英語》第二冊中第三單元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為例,全文結構松散,呈口語化的風格。文內出現(xiàn)了兩個主題,讓讀者費解。緊接著,文章從第五段開始出現(xiàn)離題的現(xiàn)象,這種缺失對于成熟的作家來說,怎么可能發(fā)生呢?此外,文內兩種形式的語言交替出現(xiàn),既有口語化的表達,又引用了一些歷史和文學典故。全文的措詞少有大詞、難詞、抽象詞,取而代之的是短詞、簡單詞和不符合句法要求的片斷句。然而,這一切的非同尋常并非作者不善寫作,而是故意為之。他不僅要告訴讀者酒吧閑聊的獨特之處,更以一個切身的例子充分展示此主題。這樣的構思與眾不同,超乎想象,遠比直接陳述來得直觀、形象且有力,真正體現(xiàn)了“形散神不散”。
三、欣賞文學作品的繼續(xù)延伸
現(xiàn)行新教材的教學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讀寫尤為重要。因此,我在教學的時候,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言語講述故事,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文章,既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訓練寫作能力。如我讓他們自由發(fā)揮,給The necklace一個合理的結尾。學生在前面幾步學習后,都能積極參與本任務教學,也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如學生給出了這樣的結果:Jeanne and Mathilde were good friends.She feltpityon her and gave the necklace back to Mathilde.Mathilde moved back to their old house and she lived a happy life with her husband.She never went to the ball any more.
在欣賞完文學作品后,可以進行分組表演作品內容比賽,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經典句子的感受能力,以及對故事內涵的分析能力。通過表演,學生不但積累了文化知識,而且提高了學英語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最后有了成就感,學習的潛力得到挖掘??傊陨喜襟E只是我結合新標準英語總體目標在教學新高中英語教材中文學作品的初步探索,即避免教師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創(chuàng)造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人說文學創(chuàng)作是抒情編碼,而文學欣賞則是密碼解讀。在高級英語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是引導學生深層次讀書,實現(xiàn)“話變畫”,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激活思維,陶冶性情,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好辦法。通過學生的讀和品,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如果協(xié)調好其他技能,如讀、寫、譯的共同發(fā)展,則使高級英語的教學實現(xiàn)了兼納并蓄的奇妙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文燦.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名著欣賞——“威尼斯商人”教學筆記[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15-16.
[2]普通高級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胡韶林.高中英語文學作品的小組探究活動[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