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婧
我國提出教育改革已經很多年了,教育改革就是為了實現(xiàn)我國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其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谛W生的年齡特征,小學學生的身心都處在迅速發(fā)展狀態(tài),所以在小學階段做好品德教育工作,為他們的人生打好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基礎,對于其后續(xù)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學階段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幾點個人意見。品德教育小學階段重要性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品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另外品德修養(yǎng)對于推動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小學生品德教育對于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新的發(fā)展形勢和教育改革背景下,要不斷改進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和方法,以確保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品德修養(yǎng)的基礎,這樣能使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淺。
一、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品德教育中的問題
(一)對小學生的品德教育不夠重視
對于小學生品德教育不夠重視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部門、教師和父母的不夠重視。受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小學還存在著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和升學率的問題。相比其他國家父母,中國的父母比較功利和虛榮,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觀念根深蒂固,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尤其是對孩子學習成績方面態(tài)度比較苛刻。從小學開始學生們就淹沒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中,課外還要被父母帶著去上各種補習班,學校、父母以及社會各方面對小學生品德教育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給學生們留出進行品德教育的充足時間。在某些學校因為過分重視主流知識的學習,主科科目的學習直接擠占了學生品德課程,甚至有些學??紤]直接取消品德課程。即使已經開展了思想品德課的學校,學生和教師也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品德課上學生不專心聽講或者是開小差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教師在進行品德課教授的時候也只是照本宣科,嚴重忽略了小學生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而在學期結束考試前,教師則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直接背題,這對提升學生品德修養(yǎng)產生了巨大的負面作用。
(二)教學模式與實踐效果脫節(jié)
許多學校采取粗暴、強硬的手段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和灌輸,這種教育模式讓學生對品德知識和操守的學習只停留在表面,難以學以致用,很難真正實現(xiàn)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提高和道德自律品質的養(yǎng)成。在沒有他律制約的環(huán)境中,很多學生就會做出有失道德水準的事情。比如很多學生在教師面前是一套,在教師離開的時候的表現(xiàn)又是另一種樣子。
另外,在品德教育工作中目標評價現(xiàn)象嚴重,在實際教育中沒有踐行“人本理論”,過分重視教學結果,不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良好道德和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在進行品德教育的時候對學生不夠尊重,沒有照顧到學生“自我實現(xiàn)”這種內在需求,品德教育模式簡單、僵化,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提升小學生品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從而指導實踐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處在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階段,所以小學生的品德教育要親切自然、貼近生活。小學生通過對身邊現(xiàn)實生活的探索和認知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所以要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其生活中去,這樣能更好的調動他們學習品德課的興趣和熱情,有效地促進了他們的世界觀的形成和品德修養(yǎng)的提高。
(二)完善德育體系,提高對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
目前我國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過度地重視課本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學生們在教師、家長和社會三方面壓力下過度學習,殘酷訓練,所有學習都圍繞教材知識和考試大綱展開,教師和家長都過度強調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性,而將學生的品德教育放在次要的地位。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監(jiān)督體系,對學校和教師進行有效的角度控制,杜絕品德課堂被擠占或者取消的現(xiàn)象。同時學校應加強和家長的交流溝通,在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下做好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三)動之以情,注重品德的養(yǎng)成教育
小學時期是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絕佳階段,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小學生養(yǎng)成的好習慣可以受益終身。教師和學生家長要從學生考試成績上移開點視線,多拿出些精力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具體做法是堅持嚴格要求,通過反復訓練讓小學生建立起相應的條件反射,在道德上形成更高層次的反射行為,最后達到習慣成自然的效果,為其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教材中,在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課中談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感受時,可以通過列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行為的相關圖片和視頻以及孩子們聽到的家長講到的一些有關日本侵略中國的故事去深刻理解,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和愛國感,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協(xié)調各分部力量加強小學生品德教育工作
品德教育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tǒng)工程,要想做好小學生品德教育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同時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社區(qū)、社會理論的引導和熏陶。要協(xié)調各部分力量首先要加強學校和家長的溝通,通過家訪或者是家長會的形式建立溝通渠道。在進行溝通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對有學習困難、過分富裕溺愛、下崗職工和單親家庭這種情況的家長進行及時深入的交流,共同討論孩子的教育對策。最后要注重利用社區(qū)相關外部渠道,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各種社會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美麗和發(fā)展前景,同時激起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操,從而達到小學生品德教育的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刻不容緩。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一線工作者在工作戰(zhàn)線上的努力探索和實踐,才有可能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品德教學方案。目前素質教育已經在某些地區(qū)和教育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素質教育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系統(tǒng)教育工程,品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教育工作者們要提高認識,切實做好學生品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3.
[2]李湘春.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2):207.
[3]劉守金.淺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幾種途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5(24):197.
[4]田苗.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初探[J].學周刊,2012,02(18):98.
[5]顏肇鵬.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08(2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