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云 朱其平
摘 要:育人應從“育心”入手,當班主任的過程,就是承攬“育心工程”的過程。教育應以育人為首要任務,而教師育人的過程又不能過分苛求完美,要學會以一顆寬容之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要調(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要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當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員;要播撒寬容陽光,培養(yǎng)學生的博愛之心與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育心 成功 寬容 心理健康 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253-01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兒童都成為幸福的人”。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育人,因此我們要真正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育人應從“育心”入手。當班主任的過程,就是承攬“育心工程”的過程。下面簡單說說我在班主任育心過程中的幾點認識和感悟。
1 調(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他就有可能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形成“我不行”的思維定勢,給自己的學習乃至一生的成長帶來消極被動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孩子掉隊。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充分發(fā)現(xiàn)和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適度的表揚。課堂提問時也要給盡量多的給每個孩子發(fā)言的機會,當然對于學習成績差一點的學生,我們可以提問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
學期初剛剛結果一個新的班級時,我曾嚴格地給學生定好“約法三章”,其中包括上課必須認真地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思考,并積極地舉手發(fā)言。對上課默不作聲的同學我總是嚴厲訓斥,其中包括班級的“老大難” 王偉琪。有一次他在辦公室他聲淚俱下的跟我訴苦:“老師,我也想舉手回答,可我真的不知怎么說,同學們都笑話我笨,我也是越來越抬不起頭來?!边@件事給我的觸動很深,讓我深深理解都所謂的“后進生”其實也人人都有得到尊重,站起來與他人平行前進的渴望與需求。正如歌德所言:“如果你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點;假如你失支了名譽,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通過反思,我決定效仿英語課本中一位外國老師的做法,在單獨跟學困生私下交流談心時告訴他們我與他們的“君子協(xié)定”,那就是:我上課提問時他們都要積極舉手,真正會時舉右手,不會時舉左手。我在發(fā)現(xiàn)他們舉右手時就把發(fā)言的機會給他們,讓他們在課堂上重拾自尊。一個多月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變了,學習熱情高漲,學習自信心增強了。教師只要尊重學生,為每位學生提供成功機會,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我讓他們不會回答問題時悄悄舉起左手的辦法,只是迎合了學生渴望得到尊重與認可的最基本需求,為學困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抬起頭來與他人一起走路的合理機會,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學習與做人的信心。
2 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當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員
班主任老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只是處于責無旁貸的位置,更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職輔導員。班主任要十分重視并熱愛這項工作,輔導活動需要細致入微。由于班主任直接接觸學生,因而了解的“問題學生”也較多。在處理個案時,不能只是粗線條的,而應根據(jù)學生的問題給他號脈,啟發(fā)學生內(nèi)心自我反省,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組織開展好學生的心理障礙疏導工作。我們還特別關注和探討如何加強對獨生子女在自理方面的教育,采取不同措施教育獨生子女走出自我、走向社會、學會交往、正確對待別人,培養(yǎng)了學生靠自我力量生活的能力,學會獨立、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對貧困家庭子女的學生重在自強指導,培養(yǎng)學生在艱苦條件下生活的能力,磨煉學生的意志。在生活上問寒問暖,精神上給予安慰,學習上給予以幫助,物質(zhì)上予以支持,并組織學生向他們獻愛心、送溫暖,使他們感受到了班級及老師的真情,喚起了他們的自信心。
3 播撒寬容陽光,培養(yǎng)學生的博愛之心與責任感
美國作家?guī)煨猎凇赌悴槐赝昝馈芬晃闹羞@樣寫道:“我們當然應該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無法要求完美的。我們面對的情況如此復雜,以致無人始終都不出錯。也許正是失去,才使我們完整?!倍嗄甑慕虒W實踐和班主任經(jīng)歷,使我我深深地感到:教師育人的過程不能過分苛求完美,要學會以一顆寬容之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寬容能使學生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和春雨般的滋潤。課堂上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和安全,沒有任何負擔、壓力和恐懼,主動地思考、活動和發(fā)言,大膽地展現(xiàn)自我的才智。寬容是一種信任和激勵,寬容其實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寬容會化作一種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的力量;寬容又是一種仁愛,懂得寬容學生的老師更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設起心心相連的橋,促進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
寬容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博愛之心,讓學生學會勇于擔當責任?!柏熑胃小笔且粋€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最關鍵的品質(zhì),是做人成才的基礎,包括自己對待生活和生命的責任、對待家庭成員的責任和對待社會大家庭的責任。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孩子具有一顆“博愛”之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個人、家庭、社會三個層面中所處的不同角色,分別應當承擔的相關責任,懂得去理解別人,關愛他人,勇于擔當,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教師有責任也有必要將責任感的培養(yǎng)滲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教會學生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逐步確立起一種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要讓學生有一種堅定的信念“我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就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抓好“育心工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引導學生關愛自己,指導學生學會生存,教育學生懂得寬容博愛、勇于擔當。這就是我們?yōu)閹熣呤滓呢熑魏土x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