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丹
摘 要: 合作學習是被國家英語教育界所采用的一種教育理論,其彌補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以老師為中心的不足,使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充分參與教學。
關鍵詞: 高職英語 合作學習 學習方法指導
隨著大學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校園,班級規(guī)模越來越大。高職教育的特殊性使課時減少,學生英語基礎差等成為教學的障礙。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盡可能地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師生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首先在美國興起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是一種新型的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組織形式。美國當代著名教育評論家埃利斯和福茨在《教育改革研究》中說:“如果讓我們舉出一向真正符合‘改革這個術語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就是合作學習”。
由于合作教學在活躍課堂氛圍、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品質(zhì)等方面效果顯著,因此被世界上許多國家采用,被譽為“近十年來最重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我國學者王坦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學習策略體系?!焙献鲗W習的代表人物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時運用小組,是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及他人的學習?!彪m然專家們的表述不同,但他們共同的理解是:合作學習是以班級授課為基礎,活動的基本組織是學習小組,目的是在學生互動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活動評價的依據(jù)是團體總成績。
1.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與學的矛盾突出,學生多年學習英語卻無法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深入和外來因素的增多,各行業(yè)都迫切需要熟練掌握英語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越來越把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語言使用能力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但是,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大學英語學習課時無法增加,大學英語學習的班級規(guī)模越來越大,有些班級甚至合班授課。隨著班級規(guī)模的增大,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性,授課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也不斷增加。合作學習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合作小組的設立,能夠給每位學生提供相對多的英語操練機會,從而讓更多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傾向于單獨學習,不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特別是和自己不熟悉或者不同性格的學生。然而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與他人合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合作學習可以營造一種相互感染的氛圍,與英語水平和自己相當?shù)年犛堰M行交流,不僅有助于減輕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時的焦慮感,而且可以克服學生因害怕犯錯而不愿意開口的障礙,從而提供更多語言實踐機會。
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強化學生的社會交往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彌補我國傳統(tǒng)外語教育的不足,同伴的相互交流鼓勵、彼此接納、取長補短的學習方式可以大大融洽學生間甚至師生間的感情,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消除自我中心意識,促進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增強,充分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社會性。
2.合作學習的實現(xiàn)方法
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而如何分組才最適合學生呢?通常學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同寢室一組,或者關系較好的一組,但這樣會造成同質(zhì)同組,難以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目標。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我在學期伊始就多方面了解學生,并向?qū)W生講解異質(zhì)分組的好處和標準,而后根據(jù)教學實踐情況,將學生分成六人一個小組。首先讓每位學生找到跟自己英語水平相當?shù)囊粋€Partner,不同英語水平的三對組成一個Group。在不影響“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微調(diào)。這樣在做二人練習的時候,Partner可以有合適的練習對象,在小組練習中,組員們也可以互相影響。小組之間評比也相對公平,不會挫傷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如果小組規(guī)模過大,則有些成員便容易被忽略;如果小組規(guī)模過小,則小組數(shù)量必然增多,班級的大規(guī)模將使老師對小組的檢查工作難以操作。如授課內(nèi)容需要,六人小組可以迅速被拆分為二人或三人搭檔,以進行最大限度的生生、師生互動。
分組完成后,還要選出每個小組的組長。組長是每個小組的重要角色,不僅要布置小組任務,還要監(jiān)督鼓勵小組成員,并記錄成員的學習情況,一般是由英語成績較好、責任心較強、性格較活躍的成員擔任。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并接受老師對其進行的考核及額外的指導。
(1)在小組剛成立時,為了使小組成員迅速了解、融合,建立良好的關系,我在課堂上讓小組內(nèi)的Parnter之間互相了解對方的信息,互相做自我介紹。并讓每個小組成員為本小組選取組名,設計小組標志、小組口號,確定小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等,使小組成員很快融入組織,達成共識。
(2)高職學生的特殊性決定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必須從基礎著手。在每個單元的學習中,老師設置“讀音過關”、“詞組過關”等硬性檢查指標,由組長進行檢驗,通過檢驗的小組,以個人和小組為單位給予平時成績獎勵,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從基礎做起,取得進步。
(3)課文的學習分成項目布置給每個小組,如短語、句子結(jié)構(gòu)、段落和內(nèi)容理解等,由小組成員在課下討論,課堂上小組進行學習匯報。小組之間再進行不同意見的討論。以第一冊的第一單元為例,讓學生討論以下問題:①How long have you been learning English?②What are your methods of English study?③Among these methods,which are more effective?在討論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提示學生使用課文中的詞組或句型,對課文進行初步掌握。
(4)課文學習之后,各小組長將成員對課文的延伸理解或不同見解進行整理匯報,課堂討論。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以講故事或role play的形式表演出來。
(5)游戲是所有學生的興趣所在。每次上課都可以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游戲活動。形式可以是單詞拼寫比賽、兩人競猜、翻譯比賽,也可以是知識點抽查。此環(huán)節(jié)形式簡單,方便操作,還能增強小組凝聚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6)當代大學生不能對所處的社會一無所知,因此熱點討論是學生喜愛的項目之一。由老師選取當前熱點話題,提供相關詞匯,由小組進行討論,并形成自己的觀點。
3.合作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的職責。在課堂上提倡合作學習不是意味著教師無所事事,相反,教師要更充分地做好教學前準備、教學中對課堂進行掌控及課后進行總結(jié)與評估反饋。
(2)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小組成立后,也許部分學生無法積極參與課堂小組活動。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并采取有效的鼓勵機制,在分配任務時盡量照顧到不積極參與的學生,使其承擔責任。
(3)教師在小組活動中必須先介紹活動中會遇到的相關技巧,向?qū)W生詳細解釋要完成的任務,遇到復雜的任務最好提供可參考的模板,給出明確詳細的指令及完成任務的程序,不能含糊地布置任務,并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創(chuàng)造”完成任務的過程。
(4)由于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班級規(guī)模較大,每班小組數(shù)量偏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每一個小組關注的時間較少,小組自治顯得更重要。教師必須教會學生一些合作的技能、檢查的方法等。
參考文獻:
[1]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
[2]Johnson,D.W.,Johnson,R.T.,Holubec,E..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ve in the Classroom[M]j.Edina:Interaction Books,1993.
[3]王坦.合作學習: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理論[J].普教研究,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