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應該根除那種“偽交際”、“偽口語”、“偽教學”的癥狀,把我們的口語教學轉向真正的一種學生生活,讓這種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一、正確定位教學目標
我和孩子們的一堂口語交際課,我前幾天先布置了一個課外作業(yè):細心觀察春天到來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說說有什么感受。這是我為了本單元的作文寫“春”而布置的。我沒有給孩子們透漏要寫作文的事,我知道,一提起作文,孩子們不免有些不太喜歡,特別是寫景的文章,有的孩子不是從這里摘幾個好詞就是從那里選幾句好語句,倒也把自己的文章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有自己親身感受的卻了了無幾。這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我要真正了解一下孩子們收獲了多少。
二、科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情境,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與說話的沖動感。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因此,作為教師應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和心理發(fā)展水平下科學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有話想說、有話要說。
仍以以上觀察春天的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為例,當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觀察情境之后,學生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此起彼伏”。
“老師,我先說!”王順首先舉起了手。
“老師。我先說,我發(fā)現(xiàn)的多!”李傳收也不甘示弱地把手舉得高高的。
“老師,我……”孩子們的小手都向我搖擺著,有的孩子甚至用胳膊肘搗著桌子,暗示我讓他先來。
……
“老師,我發(fā)現(xiàn)春天到來時最先綠的不是小草,而是地里的麥苗?!蓖蹴樇辈豢纱卣f開了。
“不會吧?麥苗冬天也是綠的,就是小草先綠的?!笨熳焱醭枯x爭辯道。
“冬天田里的麥苗沒有現(xiàn)在這么綠,是春天來了才這么綠的,可小草走近看就看不到它了,怎么說是小草先綠的?”王順不服氣地回擊。
此時,我和孩子們都笑了,我不僅問道:“孩子們還記得有首詩是怎么寫剛發(fā)芽的小草的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孩子們和我極力回憶著宋代大文豪韓愈的《早春》。
這時,王順還是不服氣,我知道他說的也有道理呀,想考考他的語言組織能力,便接著問他:“那你怎么更生動地描繪出你發(fā)現(xiàn)的綠,讓他們都服你?”
此時的王順用小手撓了撓頭稍微想了一下說:“春天來了,春姑娘拿著綠毛筆,看到了田里的麥苗第一個迎接她,高興極了,就大筆一揮,給麥苗涂上了鮮綠的外衣。小草也偷偷地露出頭,一邊觀看著這個好久不見的世界一邊要求春姑娘也給它添件綠外衣,可惜太矮了,正像人們說的‘草色遙看近卻無。”我知道這個不服輸?shù)暮⒆舆€會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就和孩子們一起為他鼓起了掌。
“老師,我發(fā)現(xiàn)的綠和他的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樹當中,柳樹是最早綠的?!崩铞尾换挪幻Φ卣f。“對!對!……”許多孩子都跟著說。
“那你能接著王順的綠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的綠嗎?”我緊接著問。
李鑫抬頭看看教室的屋頂,若有所思地說:“春天來了,柳樹們看到春姑娘在為田野披綠裝,也急忙把春姑娘拉到了身邊,為自己梳上了綠辮子,還站在池塘邊美美地照著鏡子,好像在對其他的樹說:‘你們看,是春姑娘先給我染綠了長辮子,多美??!”恩,語言表達得不錯。
“老師,我最先發(fā)現(xiàn)的不是綠,而是黃色,是黃色的迎春花?!逼綍r少言寡語的王欣然站了起來,怯生生地說。孩子們都驚奇地看著她。
“那你能不能接著李鑫的說你發(fā)現(xiàn)的黃色?”
“我……”她的臉突然紅了起來,我明白她平時不怎么愛發(fā)言 ,語言表達也不太好??吹胶⒆诱f不出,我就請別的孩子為他幫忙,“誰想替她說一說,三言兩語都可以?!蔽乙贿吙粗跣廊荒羌t蘋果似的臉一邊暗示著其他孩子。
班長鄭龍浩最先伸出了援助之手:“春天來了,迎春花看到春姑娘打扮別人,也很眼饞,因為她愛美,就請求春姑娘為她戴上朵朵黃色的小喇叭,也迎著春風跳起了舞蹈。”
她靦腆地又笑了笑聲音不大地說了起來:“春天來了,迎春花看到春姑娘打扮別人,也很眼饞,因為她愛美,就請求春姑娘為她戴上朵朵黃色的小喇叭,也迎著春風跳起了舞蹈。 一邊跳還一邊唱著:我戴上花兒美如畫,杏樹桃樹你們也快戴花吧!”我看著她不由地也為她伸出了大拇指,她眼里有了光亮,高高興興地坐下了。
三、適時傳授知識技能
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不宜采用大量講授的方式。誠然,口語交際課大量講授絕對是不可取的,但必要的知識技能傳授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語速的控制、激情的把握、情感的運用;再比如哪里該講?如何講?講到一個什么程度?等等,都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著力進行研究,這樣的話,我們的口語交際課才能更加有生活性與生動性。
商繁榮,教師,現(xiàn)居山東巨野。